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廖沫沙的結果 展開

廖沫沙

中國當代作家、雜文家

廖沫沙(1907年1月16日—1991年12月27日),男,原名廖家權,筆名繁星,湖南長沙人,上海藝術大學肄業,著名作家,雜文家。

1961年參加編輯《前線》半月刊《三家村札記》專欄。代表作有《鹿馬傳》《分陰集》《廖沫沙文集》(四卷)等。

解放后先後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教育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1991年12月27日病逝。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07年出生於江蘇省一個軍人家庭。后全家遷回湖南。

教育經歷

5歲上私塾。
1919年入長沙縣立高小讀書。在湖南省立一師附小完成小學學業。
受到五四時期新思想新文化的啟蒙教育,也受到何叔衡、謝覺哉等革命教師的思想影響。
1922入長沙師範學校,后求學於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

工作經歷

廖沫沙的風雨歲月
廖沫沙的風雨歲月
1932年任職於上海明日書店,后又任《遠東日報》編輯,以後兩年中寫了大量雜文。
1938年至抗戰勝利前,先後在湖南《抗戰日報》、桂林《救亡日報》、香港《華商報》晚刊、重慶《新華日報》任編輯主任。
抗戰勝利後去香港恢復《華商報》,任副主編、主筆。
1949年5月應中共中央電召,到北平市委機關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長、北京市委統戰部部長,第三、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北京市政協副主席。

寫作經歷

《分陰集》------廖沫沙的代表作
《分陰集》------廖沫沙的代表作
撰文《人間何世》,批評林語堂創辦的宣揚“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人間世》,林語堂著文反擊,掀起一場筆戰。得到進步文化界的了解和支持。
1927年到上海,在田漢主辦的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旁聽,在《南國月刊》等雜誌上發表了《燕子磯的鬼》等戲劇小說作品。
抗戰時期寫過一些歷史小說,1949年結集為《鹿馬傳》由三聯書店出版。
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人民日報》曾為他和夏衍等人開《長短錄》雜文專欄。北京市委刊物《前線》曾為他和鄧拓、吳晗開設《三家村札記》雜文專欄,由吳晗、鄧拓、廖沫沙三人輪流撰稿,吳晗出“吳”字,鄧拓出“南”字(筆名“馬南村”),廖沫沙出“星”(筆名“繁星”),統一署名“吳南星”。吳南星的這些雜文緊密聯繫現實,敏銳地提出問題,為人喜聞樂見。
1968年因迫害被關押了8年。在關押期間,他在獄中用煙盒作紙、火柴當筆寫詩,后結集出版,名《餘燼集》。
1979年初平反昭雪,後繼續潛心創作,並整理大量舊作,由北京出版社、三聯書店先後出版。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48年在喪偶10多年之後,與《華商報》記者陳海雲結婚。

健康狀況

1991年12月27日病逝。

個人作品


主要作品

《鹿馬傳》《分陰集》《廖沫沙雜文集》《紙上談兵錄》
《三家村札記》(與鄧拓、吳晗合著)《瓮中雜俎》《餘燼集》《廖沫沙全集》五卷

人物事件


受害人廖沫沙出庭作證(右)
受害人廖沫沙出庭作證(右)
1930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1934年加入“左聯”。在上海,黨組織安排他承擔秘密工作任務,開展地下鬥爭。曾三次被捕入獄,都堅貞不屈,表現了頑強的鬥爭意志。
1936年夏,經營救出獄。
1966年5月和鄧拓、吳晗三人被錯定為“三家村反黨集團”,遭到殘酷迫害。從1966年5、6月份起,連續遭受批鬥。
1968年到1975年在獄中整整被關了8年,后又被送到江西林場勞動3年。
1979年初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