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

郵票

《徠長江三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展現中華大地山河的壯美風貌,於1994年11月4日發行的,志號為1994-18的特種郵票。郵票全套六枚。

發行背景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風景壯美。1994年11月4日,為了展現中華大地山河的壯美風貌,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長江三峽》特種郵票。

制票參數


志號1994-18印刷版別影寫版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楊文清 李德福背面刷膠[G]發行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
圖序圖名面值發行量規格整張枚數齒孔度數
6-1白帝城10分3984.1萬枚50mm×30mm32(4×8)P12
6-2瞿塘峽20分9377.7萬枚50mm×30mm32(4×8)P12
6-3巫峽20分7776.1萬枚50mm×30mm32(4×8)P12
6-4神女峰30分4880.9萬枚50mm×30mm32(4×8)P12
6-5西陵峽50分5148.9萬枚50mm×30mm32(4×8)P12
6-6屈原祠1元3915.3萬枚50mm×30mm32(4×8)P12
(參考資料:)

票面圖案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
郵票全套六枚。白帝城(6-1)圖案描繪了長江三峽白帝城的自然景觀;瞿塘峽(6-2)圖案描繪了長江三峽瞿塘峽的天然景貌;巫峽(6-3)圖案描繪了長江三峽巫峽的自然景觀;神女峰(6-4)圖案描繪了長江三峽神女峰的秀美姿態;西陵峽(6-5)圖案描繪了長江三峽西陵峽的自然景觀;屈原祠(6-6)圖案描繪了長江三峽屈原祠的風貌。

郵票賞析


這套郵票的6枚圖案,採用寫實手法,以點概面,既有長嶺連綿,峭壁如削,又有急流浩蕩如雷。氣勢崢嶸壯觀,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生動地傳達出了大自然於鬼斧神工中創造出的一種獨特的生命野性。在色彩上,採用長江流域隨處可見的幽綠色為基調,但又隨著地貌和植被的不同變化。由靛藍而入翠綠。再由翠綠漸趨深黃,譜寫出了一段撼人視覺的色彩旋律。
白帝城(6-1)中的白帝城,背倚高山。前臨大江,沐浴著絢麗的朝霞,紅牆碧瓦掩映於古木蒼峰之中,江中白帆點點,創造出了唐代詩人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詩句的意境。
瞿塘峽(6-2)描繪的是翟塘峽西端雄奇的夔門景觀:緊鎖一江春水,門下萬流洶湧,航標燈閃爍著桔黃色的光,一派“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險峻磅礴氣勢。
巫峽(6-3)中的巫峽,峽長谷深,雲騰霧繞。江流曲折,奇景相接,帆影點點,頗富“疊嶂千重碧,長江一帶清”的情韻。
神女徠峰(6-4)中的神女峰,纖腰素手,姿態嫵媚,神采奕奕地佇立於輕紗般的游雲之間,彷彿在欣賞著江水中蕩漾的小舟,透著一種長江三峽百姓征服險灘惡水的無畏精神。
西陵峽(6-5)中的西陵峽,峰巒夾江壁立,峻岭懸崖橫空,江流曲折迴環;奇石嶙峋,飛泉垂練,蒼藤古樹遮天蔽日,創造出了一種激人登舟揚帆競發的境界。
屈原祠(6-6)中的屈原祠,背依崇嶺,前臨大江,重重松柏,點點紅桔,鮮明地烘托出了祠廟的紅牆和屈原高潔的人 品,令人肅然起敬。

版本信息


《長江三峽(小型張)》
《長江三峽(小型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在發行這套郵票的同時,又發行了一枚《長江三峽(小型張)》。
小型張圖案採用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方法和俯瞰角度,在寫實的基礎上,對景物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經過精心構圖,精細刻畫,全景式地展現出了長江三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宜昌葛洲壩380公里長的全貌風光,峰迴江轉,突出表現了長江三峽猶如長龍般騰躍於峭壁峽谷間的豪邁氣魄,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小型張邊飾採用水波紋。進一步烘託了長江三峽的氣勢。
郵票志號1994-18M圖名長江三峽面值5元
發行量3059.4萬枚規格120mm×40mm小型張規格140mm×78mm
齒孔度數P12設計者楊文清 李德福印刷版別影寫版
背面刷膠[G]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參考資料:)

榮譽表彰


1994年,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中國集郵總公司和郵電部郵票發行局贊助,中國集郵出版社、工人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人民郵電報社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最佳郵票評選中,《長江三峽》被選為最佳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