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

英漢

tin ten the

正文


長江三峽(英漢) 內容簡介

長江三峽不但以其綺麗的風光著稱於世,更以古老的文化和奇特的民俗風情吸引著眾多中外遊客,現擇其精華集錄一冊,供讀者神遊。 The three gorges on the yangtze river not only win fame for their enchanting scenery but also hold great appeal to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tourists for their ancient and unique for customs. This ablum intends to present both to the readship.

長江三峽(英漢) 文章節選

昭君故里
黃崖窩
鳥瞰武漢
亞洲最長的河流--長江,發源於冰峰迭起的青藏高原,在它6300多公里的流程中彙集千河百川,橫切深山峽谷,浩浩蕩蕩瀉人東海。當它流經四川盆地,接納了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幾大支流后,水量驟然增加,以不可阻擋之勢劈開崇山峻岭,奪路東下,形成了舉世聞名的三峽。
三峽,是長江風景線上最為奇美的一條山水畫廊。它西起四川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宣昌南津關,全長192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段峽谷組成。從旅遊的角度,這條路線還可向西延伸至山城重慶以北的大足石刻;向東過荊州古城,直抵武漢。在這幅綿延700多公里的山水畫卷上,神話般的勝景與古迹毗連交錯,融為一體,令古今觀者無不忘情其中,樂而忘返。
三峽奇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勝。瞿塘峽,以雄偉險奇著稱。峽段西起四川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大溪鎮。長僅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兩岸峰巒最陡的一段。乘船進入峽口,只見兩岸危崖壁立,其勢如門,稱為"夔門"。江水從此處爭流而下,氣勢非凡,景色壯麗。行至峽中,則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如行地窟。三峽中段的巫峽,以幽深秀麗著稱。峽段西起四川巫山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官渡口,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巫峽兩岸奇峰林立,峽長谷幽,迂迴曲折,雲霧繚繞。船行其中,時而絕壁前阻,時而峰迴路轉,頗有奇趣。西陵峽,以灘多水險著稱。峽段西起湖北秭歸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66公里,因寬谷相隔,實長35公里。三峽著名的險灘--新灘、泄灘、崆嶺灘皆在西陵峽。峽段內暗礁、危崖、急流密布,形勢險峻。現經過多年整治,航道已大為改善。三峽中除這三個絕壁連綿、谷狹水深的大峽谷外,還有三個相對開闊的寬谷:大寧河寬谷、香溪寬谷、廟南寬谷。在寬谷地帶,江面開闊,地勢迂緩,柑園片片,茶圃飄香,是三峽主要農耕區。
此外,三峽還有不少支流風景線。這些支流多發源於大巴山和鄂西南林區,江水清澈可鑒,峽谷益窄益深,形成了一些所謂"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的風光區,如今已成為三峽勝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三峽地區的旖旎風光與悠久歷史,滋養出豐厚的人文景觀。三峽地處中國古代楚文化發祥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西陵峽段內的湖北秭歸,是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和西漢才女王昭君的故里。三國時期,三峽地區因地處吳蜀必爭之地,風雲一時,留下了無數的名勝古迹。重檐高閣的白帝城位於翟塘峽北岸,城內有蜀主劉備的託孤處,有蜀相諸葛亮夜觀星相的觀星亭;城東沙洲磧壩,相傳是諸葛亮巧布八卦戰陣的遺跡;西陵峽段內的夷陵古戰場,留有蜀國大將張飛的"擂鼓台"。中國歷代詩文大家,面對三峽勝景無不陶醉其中,多有吟詠,使膾炙人口的詩句與絕勝風光一同流芳百世。
在四川大足至奉節段的旅遊風景線上,由於沿江城鎮密布,文化發達,頗具旅遊價值的景點比比皆是。如精美絕倫的大足石刻,歷史淵遠的山城重慶,神秘莫測的豐都"鬼城",巧奪天工的忠縣石寶寨,以及"文藻勝地"雲陽張飛廟等等。
當你登上遊船,順江而下時,一路觀奇景,吟古詩,探遺跡,會在自然與文化的交融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一次美的陶冶。這番體驗,也許對今日的游者更加珍貴。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三峽水利工程將改變峽區面貌,屆時,"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為保留三峽原始風貌,我們及時推出這本畫冊,希望能在您的心中留一方美好的山水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