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回鍋肉的結果 展開

回鍋肉

一種四川傳統菜式

回鍋肉(Twice-cooked pork slices),是一種四川傳統菜式,屬於川菜系列。製作原料主要有豬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

回鍋肉起源四川農村地區。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會製作。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

回鍋肉色香味俱全,是下飯菜中大部分人會選的菜。配料各有不同,除了蒜苗(青蒜)還可以用彩椒,洋蔥,韭菜,鍋盔等來製作回鍋肉,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四川回鍋肉“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歷史起源


回鍋肉
回鍋肉
傳說回鍋肉起源於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發明。然而,真相併非如此,回鍋肉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宋,具體於何時誕生、由何人刨制、自何時流行已無法考證。到了明代,回鍋肉基本定型。清末豆瓣的創製,大大提升了回鍋肉的口感和品質,使回鍋肉成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
如果說目前還不能斷定宋朝爆肉與回鍋肉是否相同;那麼,明代的油爆豬則清晰地呈現出回鍋肉的基本特徵。明人宋翊《竹嶼房雜部》這樣記載:“油爆豬,取熟肉細切膾(切片),投熱油中爆香,以少醬油、酒澆,加花椒、蔥,宜和生竹筍絲、茭白絲同爆之。”

製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五花肉150克
蒜苗5根
料酒1勺
生抽1勺
老抽1勺
冰糖2顆
豆瓣醬1勺
黃豆醬半勺
花椒10粒
干辣椒5-6個
生薑1塊
大蒜3-4瓣
豆豉5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食材:五花肉,蒜苗,生薑,大蒜,黃豆醬,干辣椒,豆瓣醬,花椒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五花肉冷水下鍋煮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洗凈蒜苗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生薑切絲,大蒜拍碎,干辣椒對半切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豆豉和豆瓣醬剁碎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開鍋后打去血沫,加一勺料酒和兩個八角,一坨拍碎的生薑,繼續煮15分鐘左右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蒜苗拍一下,斜刀切斷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撈出五花肉待冷卻后切片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鍋內熱油3g左右下冰糖小火化開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倒入五花肉翻炒出油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加干辣椒花椒和薑絲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再下豆瓣醬炒出紅油接著下黃豆醬料酒老抽熱生抽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再下蒜苗翻炒(先下蒜苗白再下蒜苗葉)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翻炒30秒左右即可出鍋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成品 你細品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五花肉150克
洋蔥1個(中等個頭)
螺絲椒3個
郫縣豆瓣醬1大勺
生抽1勺
老抽0.5勺
薑片8片(煮肉用一半)
4瓣
大蔥1小段
白酒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先來生料大集合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五花肉涼水下鍋,加薑片、白酒煮沸后再煮10分鐘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煮好的五花肉切片,洋蔥和螺絲椒切片備用準備蔥姜蒜、豆瓣醬、生抽老抽汁兒備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蔥姜蒜在菜油鍋內爆香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倒入郫縣豆瓣醬爆香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倒入切好的五花肉片兒,烹入幾滴白酒,大火翻炒幾分鐘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至肉微微焦黃,倒入清水煮沸,再轉中小火煮。(注意水剛剛沒過肉即可)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看鍋內水差多收到圖片的程度,再倒入生抽老抽汁兒繼續煮。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汁完全收幹了,肉有點焦邊兒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這時候倒入洋蔥和螺絲椒繼續翻炒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至螺絲椒皮微焦、洋蔥變軟,就可以出鍋了。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咬一口,軟軟糯糯,肉皮部分還有一些Q彈,口感和味道都好極了!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五花肉400克
洋蔥300克
青椒100克
郫縣豆瓣醬2勺
生抽一勺
花椒十幾粒
鹽糖適量
生薑一小塊
料酒兩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五花肉冷水下鍋,鍋中加料酒,大火煮開后煮15分鐘左右。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筷子能順利插進肉里就可以關火了。取出過冷水,至不燙手。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切均勻的盡量薄的片,全部切完,備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洋蔥切塊。備用。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青椒切塊。備用。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姜切粗絲,備用。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熱鍋冷油,小火爆香花椒后取出花椒,棄之不用。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加入肉片,盡量鋪平,中小火。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炒到肉有點焦,肉皮有點打卷的狀態。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把肉推向一邊,鍋側過來,改成小火。下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后和肉片炒均勻。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加入洋蔥,翻炒到略略變軟。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加鹽糖,生抽,蚝油。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加入青椒塊兒,翻炒一下。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沿著鍋邊倒一勺醋。翻炒均勻就可以裝盤啦!

菜品特色


回鍋肉
回鍋肉
回鍋肉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濃香。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作為一道傳統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級經常用回鍋肉作為首選菜肴。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它色香味俱全,顏色養眼,是下飯菜之首選。

食用指南


營養成分

回鍋肉
回鍋肉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一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還含有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回鍋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
青椒果實中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維C含量比茄子、番茄都高,其中芬芳辛辣的辣椒素,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含有的抗氧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強人的體力,緩解因工作生活壓力造成的疲勞。其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K,可以防治壞血病,對牙齦出血、貧血、血管脆弱有輔助治療作用。其特有的味道和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青蒜中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營養成分。它的辣味主要來自於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醒脾氣、消積食的作用。還有良好的殺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青蒜對於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對預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營養功效

回鍋肉
回鍋肉
1.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
2.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3.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4.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
5.回鍋肉中所用的豬肉油脂含量高,甜麵醬及豆瓣醬均含鈉,故高血壓患者不宜多吃

食物相剋

回鍋肉
回鍋肉
豬肉(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
牛奶與瘦肉不合適同食,因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里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國外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鈣磷最佳比為1:1到1:1.5之間,此時互相促進吸收。

注意事項

熱鍋中油到四成溫燙,就可放肉煎熬。切好的肉,放了一陣子,肉片就會粘連在一起,若要炒散,容易使肥瘦分離,若讓肉片待粘連的油化開,自己分散,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膩,煎熬不均勻,因此,煮肉的湯要保持一定溫度,肉片下鍋前,用漏瓢將肉在湯中氽散,再入鍋煎熬,這樣,肥瘦不斷,而且,肉片上一定的水分,還可保持肉的嫩軟。四川人把回鍋肉又叫做熬鍋肉,烹飪技藝中,沒有“熬”法,它是將炒、爆、煸、炸四法融為一體,使烹制的菜具有由四法而得的風味特點。
一些在家裡主廚的人,習慣冷鍋放油,還習慣直接放生油熬熟后做菜,一般來講,這都是烹飪之忌。冷鍋熱到勁起,油溫過高,生油熬熟,油煙太重,熗入菜中,大敗菜的本味。因此,應該待鍋熱后,放入已經熬熟的油,做回鍋肉也要先放一點油,最好是熬熟的菜油,菜油與肉中的豬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應該待鍋熱后,放入已經熬熟的油,菜油與肉中的豬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當今城裡人,已很少用菜油的,況且,市面上也很少能買著質地清醇的菜油,那就只好用調和油了。還有人怕油太重,乾脆不放油,直接將切好的豬肉放入鍋中煎熬,這樣做,油是不重了,但肉也干焦了,入口難以化渣,全無了回鍋肉乾香中徐徐而來的細軟。其實,嫌油太重,下配料和作料前,倒出一些就是。
回鍋肉
回鍋肉
正宗的回鍋肉,應該用香蒜苗作配料。在四川,夏秋時節,這種又細又長的蒜苗上市了,人們知道,一年中,吃回鍋肉的好時候到了。有人用一種很粗、葉子又長又寬的蒜苗作配料,川人叫它是蔥蒜苗,一股沖鼻的壞蔥味,真壞了回鍋肉的舉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