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轄街道

城北街道隸屬江蘇省如皋市,位於如皋市的西北部,東與東陳鎮如城街道交界,東南依磨頭鎮,南與搬經鎮緊鄰,北與海安市接壤,西與泰興市毗鄰,面積106平方公里,人口16.6萬人,共下轄40個村社區。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城北街道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
如皋經濟開發區是1993年1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也是一個城市依託型、生態環保型、產業集聚型、服務高效型的都市型、城市型開發區。
如皋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9月,1993年12月成為江蘇省首批13個省級開發區之一,2008年底實現“以區帶鎮、區鎮合一”發展新格局,2013年1月17日成功晉級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3月20日,再次區劃調整,運行“以區帶街、區街合一”機制。
2014年末,轄40個村(社區),其中村20個、社區20個,總人口16.5885萬人,企業1000多家,工業總產值近千億元,綜合實力全面邁進江蘇開發區第一方陣,是江蘇蘇中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潛力最大的開發區之一,已發展成為如皋對外開放的窗口、經濟發展的主體、科技創新的先導、輻射帶動的基地、城市化建設的品牌、因您而變的服務高地。
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
區內初步形成海陽北路城北新城、花城大道現代製造產業園、連申線物流園、中山西路城西產城融合區、萬頃良田現代農業園等五大板塊,致力建設世界級單體規模最大的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生產基地、國家級輸變電特高壓電力設備及配件產業基地、中國最具特色的光伏光電產業製造基地、長三角綠色食品產業一體化基地、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數控成形裝備產業基地、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和集流通、運輸、倉儲、配送、交易及配套服務於一體的蘇中最大商貿物流基地等“八大基地”。先後獲得中國最具潛力經濟園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江蘇省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江蘇省環境優美開發區等殊榮。
闊步前進中的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瞄準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方陣目標,搶抓上海自貿區建設、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南通陸海統籌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國家賦予的行政、土地、科技、人才、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優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突出創新驅動,不斷提升服務軟實力,堅定不移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加快形成以國際化企業為主體、國際化城市為基礎、國際化人才為支撐的對外開放新局面,在江蘇引領“兩個率先”的新征程中,積極發揮窗口、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交通


城北街道[江蘇省如皋市下轄街道]
城北街道[江蘇省如皋市下轄街道]
佔據沿海經濟帶和沿江經濟帶“T”型交匯節點的特殊地位,位於長三角經濟網路的“緊密圈層”、上海1.5小時經濟圈內。
新長鐵路、海洋鐵路、204國道穿境而過,北臨江海高速,以204國道相接;東臨沿海高速,構成沿海高速——蘇通大橋構建沿海大動脈;200公里範圍內,擁有七個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南通興東機場、鹽城南洋國際機場)、十條高速(京滬高速公路、滬陝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江海高速、通錫高速公路、常台高速公路、鹽靖高速公路、常合高速公路)、五個航運碼頭(上海洋山港、南京港、南通港、洋口港、如皋港)、七個跨江大橋(崇啟長江大橋—上海長江隧橋、蘇通長江大橋、江陰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揚中長江大橋、潤揚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四橋、南京長江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