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徠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截至2014年底,共有在職職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員450人、科技支撐人員83人;該所科研系統由7個實驗室(中心)、30個研究室(中心)組成。

歷史沿革


•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地理研究所。1937年中央研究院開始籌建中國地理研究所,並聘李四光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后因戰亂及經濟問題未果。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會創建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在重慶北碚正式成立,黃國璋任所長。所內設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測量、海洋四個學科組、分別由李承三、林超、曹謨及馬廷英四人主持。所內並設地圖、圖書資料、事務等室,全所職工約40人。1946年上半年,黃國璋辭職,由李承三代理所長。1946年8月,中英庚款董事會由於無法維持中國地理研究所,將中國地理研究所改隸屬國民黨教育部。因李承三離所,所長由林超繼任。1947年夏中國地理研究所由重慶北碚遷至江蘇南京。1948—1949年由羅開富代理所長。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6月南京市軍管會文教部接管中國地理研究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1950年4月,由南京軍管會文教部暫時代管的中國地理研究所,移交中國科學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有許多地理學的問題需要解決。中國卓越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教授倡導在中國科學院重建地理研究所。1950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籌備處成立,由竺可楨、黃秉維任籌備處正、副主任。籌備期間設地理、地圖、大地測量三個研究組,分別由周立三、方俊、曾世英負責,施雅風任所務秘書,有工作人員29人。籌備工作歷時3年,1953年1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有人員40多名,黃秉維任地理研究所副所長、代所長,周立三任副所長。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地理研究所分為南京、北京兩部分,南京是地理研究所,北京是中華地理志編輯部和地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中華地理志編輯部於1952年秋成立,辦公地位於東城區乾麵衚衕。1953年10月,中華地理志編輯部根據院部要求於遷入中關村,成為中國科學院在中關村的第一批研究機構,也是中關村的第一批居民,人員不到二十。
1956年8月,經中國科學院院務會議討論並經國務院同意,大地測量組獨立成為測量製圖研究室,任命方俊為主任,1957年遷往武漢,1958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測量製圖研究所。
1958年國務院決定,地理研究所南京部分遷京集中,11月,地理研究所正式由南京遷到北京西郊中關村生物樓,當時全所100餘人。第一副所長、代理所長黃秉維,黨委書記李秉樞。部分人員留南京另行組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后改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1964年4~5月間,地理研究所由中關村遷到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3號917大樓辦公。1963年,地理研究所協助西南分院籌建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由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地貌、經濟地理、地圖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員調整到成都,與西南地理研究室合併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后獨立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90年代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同年以地理研究所沙漠和冰川凍土方面的研究力量為基礎,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冰川凍土研究所”(後分別建立“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現合併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1972年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併入地理研究所,1975年又從地理研究所分出。
1978年以航空像片判讀利用研究室和地圖研究室製圖自動化組為基礎成立“地理研究所二部”,1979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地理研究所二部獨立,成立“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1986年地理研究所改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1997年2月,地理研究所不再實行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完全由中國科學院領導。
• 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最早組織的科學考察始於1951年,即西藏工作隊對西藏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及社會人文等進行了考察研究。1952年與1953年,廣東省與中國科學院組織了華南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隊。1953年中國科學院會同黃河水利委員會及其他有關部門在黃河中游地區進行了調查研究。1955年,由中國科學院組織院內外數十個單位的十多個專業,正式組建了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科學考察隊。同年,還組建了中蘇合作雲南紫膠工作隊。1955年4月為了更好地組織領導中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中國科學院成立“綜合調查工作委員會”。1955年6月2日,郭沫若院長正式提出中國科學院將成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委員會”,以適應全院日益繁重的綜合科學考察任務。1955年7月,成立“綜合調查委員會”,領導綜合性的資源調查研究工作。1955年11月,在中國科學院報送國務院陳毅副總理《關於調整和改善科學院院部直屬機構的請示報告》中,提出了“擬成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委員會,協助院長、院務會議統一領導此項綜合科學考察工作”的建議。1955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成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委員會”,竺可楨兼任主任。至1957年底中國科學院已有7個考察隊同時開展工作,即新疆綜合科學考察隊、鹽湖調查隊、黃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隊、黑龍江流域綜合科學考察隊、紅水河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隊、雲南熱帶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隊和土壤隊。
1957年制定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的任務範圍:(1)明確通過國家計劃委員會接受國家的任務,由國家計委與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2)主要工作是從國家遠景計劃出發,進行科學的綜合科學考察,收集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情況等資料,綜合成自然區劃、經濟區劃,包括農(林牧)業區劃,並提出合理配置生產力的方案。在積累各地區資料的基礎上配合有關方面進行全國性的各種區劃工作和全面的綜合。
1966年,“文革”期間,科學考察工作基本停頓。經國務院批准,1972年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撤銷,除部分人員分散到院內各研究所及省市單位外,大部分人員對口合併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1974年12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恢復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機構名稱為“中國科學院綜合科學考察組(簡稱綜考組)”,主要任務是:根據中央的統一計劃,組織、協調自然資源(農、林、牧、水等)的綜合科學考察。並指出籌建新機構,要切實貫徹“精兵簡政”、“精減機構”的原則,綜考組暫定編製不超過160人。1980年8月,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報請中國科學院改名為“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研究委員會”。198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在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能源研究室的基礎上,建立由國家經委、中國科學院共管的能源研究所(后改為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
198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劃委員會發出《關於對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實行雙重領導的通知》。1998年1月1日起,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不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完全由中國科學院領導。
• 合併發展
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整合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建設體系。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辦公樓
辦公樓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截至2014年底,地理資源所共有在職職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員450人、科技支撐人員83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3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39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96人;共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新增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9人(新增2人),“青年”入選者1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選者2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新增1人),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新增1人),“外專”1人(新增1人)。
兩院院士
姓名院士類別姓名院士類別姓名院士類別
孫鴻烈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文華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九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成虎中國科學院院士
石玉林中國工程院院士陸大道中國科學院院士
資料來源: 
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姓名入選年度主要研究方向
於 強1997農業生態學、生物氣象學、生態系統模型
於貴瑞1998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理論和方法、生態系統碳水循
夏軍2000陸地水文學及水資源
朱阿興2003地理信息科學技術開發及其在自然地理過程模擬的應用
李召良2003定量熱紅外遙感、區域地表蒸散發的遙感反演方法
黃河清2005泥沙運動力學與河床演變、水土資源綜合利用、理論地貌學與應用,洪澇防治與生態補償
邵明安2005土壤時空變異性、生態系統中物質遷移模擬等
蘇紅波2006遙感水文學
康躍虎2006農田水分養分循環、現代節水灌溉理論及技術
李勝功2006植物生理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全球變化
王輝民2007全球變化與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徐明2007氣候變化與生態系統科學
周成虎2007空間數據的知識挖掘、地學智能計算
張林秀2008貧困與農村發展
陳同斌2008植物修復、土壤環境化學
陶福祿2008生態系統生態學、全球變化生態學和農林氣象學
陳報章2009定量遙感學、全球變化生態學和表層地球系統模型的研發與應用
蘭恆星2009地理信息系統與自然災害
方紅亮2009遙感定量反演
郭慶軍2009化學地理、土壤環境質量與修復,地球環境演變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姓名獲得年度主要研究方向
黃季焜1997農業經濟政策、農業決策支持系統、發展經濟
邵明安2000土壤時空變異性、生態系統中物質遷移模擬等
康躍虎2001農田水分養分循環、現代節水灌溉理論及技術
張林秀2002貧困與農村發展
於貴瑞2002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理論和方法、生態系統碳水循
周成虎2002空間數據的知識挖掘、地學智能計算
陳同斌2003植物修復、土壤環境化學
李召良2004定量熱紅外遙感、區域地表蒸散發的遙感反演方法
葛全勝2006全球環境變化和旅遊科學
黃河清2007泥沙運動力學與河床演變、水土資源綜合利用、理論地貌學與應用,洪澇防治與生態補償
岳天祥2008資源環境模型與系統模擬
王金霞2009水資源管理、制度與政策
劉衛東2011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發展研究
趙艷2011古生態與古氣候學
鄧祥征2012土地利用管理與政策研究
王訓明2012風沙地貌與沙漠化
郭大立2013生態系統生態學、根系生態學
湯秋鴻2014陸面模型、水文氣象、環境變化、定量遙感

科研部門

地理科學館
地理科學館
截至2015年4月,地理資源所科研系統由7個實驗室(中心)、30個研究室(中心)組成,形成了以重點實驗室為紐帶的“一三五”科研組織模式;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與其他單位共建國土資源部、北京市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資源利用與環境修復所重點實驗室、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並設有理化分析中心和五個專業實驗室構成的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擁有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3個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野外站。建成3個全國性觀測研究網路,共同構成了研究所野外觀測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數據共享平台,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和共享服務網、“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數據匯交中心、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綜合中心、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國家電子政務工程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分中心設在該所。
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徠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生態系統網路觀測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院重點實驗室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禹城綜合實驗站、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野外站:禹城站、拉薩站、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
全國性觀測研究網路:中國物候觀測網、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路(ChinaFLUX)和同位素觀測網

設施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圖書館館藏外文現刊100餘種,中文刊350種、報紙15種,從二、三十年代至今的中外文地理與資源專業過刊29600冊,中文圖書44400餘冊;外文圖書41700餘冊,古籍文獻17000餘冊,新版地方志1500餘冊,內部資料70000餘冊,地形圖24000幅,專業圖5600套,航空照片500000張,電子全文文獻庫10個。在文獻資源建設上注重文獻的系列化建設,在已形成二百多個系列,以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縣級(綜合型、專業型)四級統計數據型文獻進行系列化管理,在中國國內文獻情報部門中獨具特色,其中包括:建國50年來歷年的國家級、各省級綜合型統計年鑒(年報);1980年-1999年國家級、省部級各有關專業(土壤。森林。氣候。水利。能源。旅遊。鋼鐵。煤炭。石油天然氣。水產。人口。環境。海洋。城市。地質礦產等)的統計數據(年鑒等);1949年-1999年國家級、各省級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基礎數據;1949年-1999年全國20餘個省的縣(市)級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基礎數據;以及1981年-1998年的全國各站點的氣象月報與氣象年報。
該館已基本形成以地理與資源學科文獻為核心,以地理、資源、生態、環境、宏觀經濟、區域開發與研究為重點的藏書體系。
• 設備設施
設備設施
平台類別子平台儀器設備(試驗場地)概況
室內分析平台理化分析中心擁有MAT253穩定性同位素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離子色譜儀、激光粒度儀。
生態要素分析實驗室擁有連續流動分析儀、總有機碳分析儀、氣相色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及其它常規分析所需中小型儀器設備。
環境化學分析實驗室擁有連續流動分析儀、GC-MS色譜-質譜聯用儀、原子熒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及其它常規化學分析設備。
環境修復與資源工程實驗室擁有微波消煮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形態分析系統、總有機碳分析儀、氣相色譜儀及其它常規分析設備。
水土過程實驗室其擁有的陸地表層水土過程實驗系統包括以下子系統,即:地殼升降裝置、人工模擬降雨系統、五水轉換動力模擬裝置、坡面徑流槽及侵蝕水槽、科普教育微型模型體系、多功能自動控制測橋、河流供水加沙系統、模型河流測驗與採樣系統、激光掃描地形測量系統、侵蝕基準面控制系統、製做初始模型人工智慧技術系統。
古環境分析實驗室新增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系統(數字化高純鍺γ譜儀),重點開展土壤137Cs分析,標定土壤侵蝕等變化過程。
野外觀測平台禹城農業綜合試驗站
擁有自動換位式波文比儀、遙感信息自動操作系統、大型多功能土壤蒸滲儀、冠層溫度分佈自動觀測裝置和IAG-II型中子土壤水分儀、渦度相關技術、水分和CO2 通量測定儀、20M2水面蒸發池等儀器設備
。並且擁有農田生態系統綜合觀測場、農田水量平衡觀測場、農田微氣象觀測場、水面蒸發場、常規氣象觀測場、農田養份平衡觀測場、遙感試驗場等試驗場地。
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擁有農田生態系統綜合觀測場、稻田碳氮耦合過程試驗場、中亞熱帶人工林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場、中亞熱帶人工林土壤呼吸觀測場、常規氣象觀測場、農田養份平衡觀測場、降水轉移和人工灌溉實驗、生物炭輸入實驗、樹榦莖流觀測場、森林生態系統氮沉降模擬、冰雪災害恢復實驗場、農村面源污染試驗場等試驗場地。
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設置了達孜農田生態系統綜合試驗區(達孜本部)、當雄高寒草甸氣候變化研究試驗基地(當雄試驗基地)、和那曲退化草地重建實驗基地(藏北實驗基地)。擁有氣象、土壤水分、化學分析、生物測定、光合生理等方面的觀測儀器數十套,主要分為生態環境監測儀器和試驗研究儀器兩大類儀器。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路擁有8個微氣象和16個箱式/氣相色譜法觀測站。
數據服務平台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平台、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服務網、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
備註:以上資料來源於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 

國際合作

園區雪景
園區雪景
根據研究所2015年8月官網顯示,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全球碳計劃亞洲區域辦公室和全球土地計劃北京節點辦公室、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等13個國際組織或科學計劃的相關分支機構設在該所。
截至2014年6月,該所歷年舉辦的國際會議有:中德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第三次過去全球變化——亞洲兩千年氣候重建”國際研討會、森林聯盟之關鍵帶生物地化循環及地下生態學聯網研究2014國際研討會、“中國超大城市健康風險”國際會議、氣候變化與適應性水管理國際研討會等。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底,地理資源所共有在研項目/課題1160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5項、承擔課題30項,主持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重大項目1項、課題9項,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課題18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7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項、課題7項、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項目2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劃項目2項、重點項目18項、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1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面上項目205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項目2項、課題10項,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創新集群及重要方向項目15項,中國科學院STS項目14項,中國科學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2項;承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衛星及應用產業專項項目2項,科學技術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4項、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外交流國際合作項目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承擔經費在100萬以上國家部委委託項目14項、與地方政府合作項目48項。
2014年,地理資源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11項。其中,第一完成單位的成果“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國家平台構建、關鍵技術與應用服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單位的成果“南海及周邊地區遙感綜合監測與決策支持分析”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毛烏素沙地砒砂岩固沙造田技術研究應用及其生態改善作用”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重金屬污染農田污染物阻隔技術集成及應用”獲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2014年,地理資源所共發表論文1805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750篇,中國國內刊物913篇,EI、ISTP及其他國外刊物論文142篇。出版學術著作(地圖集)50部,獲得受理和授權專利24項,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60項,完成區域(全國)發展規劃31項。19份諮詢報告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或被中辦、國辦刊物採用。
2020年12月29日,地理資源所入選“2019年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研究機構”,位列第6名。

學術刊物

• 地理類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是地球信息科學領域的學報級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以地球系統信息流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地球信息機理、地球信息認知方法、地球信息時空圖譜、“數字地球”戰略以及全球變化等科學問題為研究內容的原創性學術論文、創新型工程應用論文以及相關評論與簡訊;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資料庫(CSTPCD,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其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總排序和學科排序逐年上升。在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中,《地球信息科學學報》已躋身於先進期刊之列,2010-2013年連續3年影響因子排名測繪科學技術學科領域第二名。
地理學報》是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學報級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學科最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綜合研究進展,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研究前沿理論,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並有較大應用價值的地理科學論文。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地理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交叉學科的具有創新意義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以及對地理學應用和發展有指導性的研究報告、專題綜述與熱點報道等。2008年影響因子達到2.246。
• 資源類
自然資源學報》是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自然資源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報道自然資源學科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評價、自然資源研究中新技術與新方法的運用、區域自然資源的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成果,綜述和簡要報道中國國內外自然資源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自然資源學報》連續7次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2008年和2011年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2年被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和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評為2012年度“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2006—2011、2013年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項目資助。
資源科學》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刊登資源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的論文,報道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相關的學術評論,介紹學科的前沿動態,為建立和發展資源科學理論體系、促進中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資源管理服務。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地理資源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截至2015年4月,該所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並設有環境科學1個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設有8個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專業碩士培養點。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此外,2011 年,該所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獲評中國科學院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地理學、生態學、生物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地理學(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專業4個二級學科)、生態學、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氣象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農業經濟管理
專業碩士培養點: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推廣)、農業信息化(農業推廣)、環境工程(專業學位)

教學建設

地理資源所研究生教育始於上世紀 50 年代。1955 年起,該所共選派留蘇研究生10人,他們中有知名學者左大康劉昌明朱震達等人。1957 年開始招收培養在職研究生,至文革開始共24人,他們中包括著名科學家符淙斌陸大道牛文元等人。截至2015年4月,該所共有在學研究生777人(其中碩士生272人、博士生487人、香港地區博士生1人、外國留學生17人),在站博士后249人。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所徽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徽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徽
整個徽標呈正圓形。圓的外層上半部為中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對應的下半部為英文“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圖案中心以旋轉的“G”、“地球”、“綠葉”等為主要元素,象徵地質學(GEOGRAPHIC)和自然資源學(NATURAL RESOURCES),象徵兩大一級學科的緊密結合。
• 所訓
求是精神
關於“求是”的涵義,竺可楨曾作過多次闡述,他在《求是精神與犧牲精神》的演講中說:“所謂求是,不僅限為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說得最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須審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隻眼,來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瞭然於心,然後盡吾力以行之,諸葛武侯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他所倡導的求是精神就是科學精神、犧牲精神、革命精神、奮鬥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

社團文化

廣場噴泉
廣場噴泉
該所自2003年起成立研究生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新年聯歡晚會,公益宣傳日活動、趣味運動會、登山比賽等,豐富了研究生的業餘生活。該所於2005年創建了“全國地理學研究生聯合會”(簡稱地研聯),該社團著力於搭建全國地理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生的學術交流平台,發展了理事單位50多個,覆蓋全國地理學相關領域的高校和研究機構,是全國地理科學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研究生學術團體。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葛全勝所長
劉 毅黨委書記、副所長
周成虎副所長
於貴瑞副所長
高星副所長
封志明副所長

歷任領導

屆別姓名職務任期
第一屆劉紀遠所長1999.12-2003.12
劉 毅黨委書記1999.12-2003.12
第二屆劉紀遠所長2004.1-2008.1
成升魁黨委書記2004.1-2008.1
第三屆劉 毅所長2008.1-2013.5
成升魁黨委書記2004.1-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