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需求理論
相互需求理論
相互需求理論是西方庸俗經濟學派在20世紀30年代前的國際貿易理論。約翰·穆勒承上啟下,對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做了重要的補充,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馬歇爾第一次把幾何數學方法引入國際貿易的理論分析中去,並對相互需求原理做了進一步的分析。約翰·穆勒是19世紀中期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通常被看作“最後。一個古典主義者”,他也自稱斯密、李嘉圖的追隨者。由於李嘉圖沒有闡明國際商品交換比率究竟如何確定以及貿易利益將怎樣分配的問題,也未考慮需求因素對國際貿易的重要影響,於是約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學說”(Reciprocal Demand Doctrine)。
20世紀30年代前,廉價學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論,約翰·穆勒承上啟下,對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進行了重要的補充,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論;用以解釋國際間商品交換髮比率。他使用了比較利益的概念,解釋貿易雙方在利益分配中各佔多少的問題。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穆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供應條件(或提供條件)曲線,用幾何方法來證明供給和需求如何決定國際交易比率。
穆勒和馬歇爾的理論共同構成了相互需求論,論述了貿易條件,即國際貿易中兩國產品交換形成的國際交換比率是如何決定和達到均衡的。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1848年提出。穆勒認為,兩國進行交換,其交換比率取決於雙方對各該項商品需求的大小,並穩定在輸出貨物恰好能抵償輸入貨物的水平上。例如,以同一勞動量,英國可生產呢絨10碼或亞麻布15碼,德國可生產呢絨10碼或亞麻布20碼。在此情況下,英國可專門生產呢絨,德國可專門生產亞麻布,然後相互進行貿易,英國以10碼呢絨換取德國的17碼亞麻布,這樣對兩國都有利。但若英國對亞麻布的需求減少或德國對呢絨的需求增加,交換比率成為10碼呢絨對18碼亞麻布時,貿易條件對英國較有利;若交換比率成為10碼呢絨對16碼亞麻布時,貿易條件對德國較有利。這兩種情況下,貿易都不易展開。只有在兩國相互需求的商品價值相等時,貿易才能實現穩定的均衡。相互需求理論是對比較成本說的補充,只能適用於經濟規模相當、雙方的需求對市場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兩個國家。
相互需求理論是對比較成本論的重要補充,因為比較成本論雖然揭示了分工和交換能為分工國帶來利益,但是卻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一是貿易給各國帶來的利益有多大;二是這個範圍內雙方各占的比例是多少。而相互需求理論正好對這兩個問題做出了補充,從而使比較成本論更完善。
第一,國際貿易條件,即用本國出口商品數量表示的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其水平高低取決於兩方面因素:“其一,外國對本國商品需求的數量及其增長同本國對外國商品需求的數量及其增長之間的相對關係;其二,本國可以從服務於本國消費需求的國內商品生產中節省下來的資本數量”。因而,“在國際貿易中享有最為有利的貿易條件的國家正是那些外國對它們的商品有著最大需求,而它們自己對外國商品的需求最小的國家”。
第二,一個國家向其他國家出口商品的意願取決於它因此能從外國獲得的進口商品的數量。即:一國的出口規模隨其國際貿易條件而變化。基於國際貿易條件由兩國間的相互需求決定,在某一特定貿易條件下,一國願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數量正好等於其貿易夥伴國在同一貿易條件下所願意購買的進口商品的數量,或一國的出口總額恰為它願意支付的進口總額。也就是說,某一特定的貿易條件為貿易雙方共同遵守。在這樣的貿易條件下,兩國的進口需求與出口供給兩兩對等,國際貿易處於均衡狀態。
第三,在雙邊貿易中,對對方出口商品的需求,以及貿易雙方共同遵守的國際貿易條件,隨著由各國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等因素決定的對對方出口商品的需求強度的相對變動而發生變化。倘若外國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甚於本國對外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外國的相對需求強度較大,本國的相對需求強度較小,則外國在同本國的競爭中就不得不做出某些讓步,本國就可以享有比較有利的國際貿易條件。
具體說來,對對方出口商品的相對需求強度較小的國家,在貿易雙方的相互競爭中佔有較為有利的位置,最終決定的國際貿易條件比較靠近外國的國內交換比率,因而本國可以獲得相對較大的貿易利益。簡言之,貿易雙方之間的相對需求強度決定著國際貿易條件的最終水平,進而決定了國際貿易總利益在交易雙方間的分割。
如果以Px和Pm分別表示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和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在多種商品的情況下,Px = ∑XiPi,Pm = ∑MjPj),則貿易條件指數可以表示為T = Px / Pm 這裡的T稱為商品貿易條件指數。如果T值上升,意味著每單位出口商品可以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這種情況稱為貿易條件改善,反之則稱為貿易條件惡化。
兩國等量投入的產量
英國 | 德國 | |
亞麻布 | 15碼 | 20碼 |
細棉布 | 10碼 | 10碼 |
表中顯示,同樣單位的投入,德國比英國多生產10碼亞麻布,因此德國生產亞麻布有優勢,而兩國在細棉布上同樣投入得到相同的產出。但與生產亞麻布相比,英國生產細棉布的不利程度較小。於是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兩國在這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分別形成專業化:英國專業化地生產細棉布並出口,德國專業化地生產亞麻布並出口。國際交換比率的區間:兩國進行貿易時的交換比率肯定界於兩國兩種產品的國內交換比率之間,且不等於兩國的國內交換比率。
國際交換比率是由“國際需求方程式”決定的。交換比率取決於對方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兩國對兩種產品的進口需求決定了產品的(相對)價格。在國際貿易中,可以把出口視為對對方的供給,把進口視為本國的需求。穆勒將這種情況稱為“相互需求”。商品的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雙方的力量共同決定的,市場價格也會自行調整,以使供求相等。因此,商品的國際交換比率就是由兩國相互的需求來決定,並且將確定在雙方各自對對方產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國際交換比率除了取決於相互需求之外,還“取決於該國可以從國內消費用的本國商品的生產中抽出多少資本。外國對該國商品的需求較之該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愈大,以及該國為生產出口產品所能抽出的資本較之外國為生產該國需要的產品所能抽出的資本愈少,則交易條件就對該國愈有利,也就是說,該國用一定數量的本國商品,就可以換得較多的外國商品。”穆勒談到的其實就是機會成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