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所村

北京懷柔第一大村

渤海所村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沙峪鄉。渤海所懷柔第一大村,現有1300戶,3800口人。

歷史沿革


《昌平文史資料》第二集45頁記載:“唐建中三年(782年)幽州節度使朱滔聯合其他重鎮節度使反唐,起兵攻京師,滅燕州,城內建築毀於火梵”。燕州淪陷后,民不聊生,為躲避戰亂,他們紛紛逃亡。其中此前由東北遷徙而來的渤海國的後裔們也在逃亡之列。這部分人經橋梓、北宅,入關渡河,沿懷沙河畔蜿蜒而上。當他們行至渤海所一帶時,見眼前是一片草木茂盛的開闊地,便產生了落腳於此的想法。就這樣,這些逃亡而來的渤海人便在這裡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因這部分人原籍屬渤海國,又因戰亂流離失所,不免對故土產生思念之感,為抒發這種思鄉之情,他們便稱自己為渤海人。由於渤海所一帶山清水秀,擁有繁衍生息的優越自然條件,到了元代,這裡的村落已有一定規模。
明朝弘治年間(1503年左右),隨著明十三陵部分陵園的建立和附近長城的修建加固,渤海地區的地理位置顯得尤為重要。於是朝廷下令,在今渤海所村設立“拱護陵京”千戶所,並建設了渤海城池,布防了千餘人的軍隊,統管居庸關以東、慕田峪以西的長城隘口,擔負起了內護皇陵、外防敵寇的重任。由此完成了渤海人到渤海所的演變。明朝以後,渤海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這些說法誰對誰非,還有待於專家的進一步論證。

文化


村名傳說

這是關於慕田峪長城西南渤海所村的故事。
傳說二郎神來幫助秦始皇修邊。這一天,二郎神從很遠很遠的西南方,用趕山鞭把巨石趕來。當走到渤海所村,二郎神饑渴難挨,實在趕不動了。於是,便坐在村邊一棵栗子樹下休息。
正當二郎神口乾似火,坐立不安之時,忽然見身邊走來抬水的一老一少。老婦發白如雪,小孫女黑髮如墨。娘兒倆把水抬到樹下時,已是汗流浹背了。二郎神連忙上前乞水,那老婦慷慨禮讓。待二郎神喝足,桶里只剩下一口水了。二郎神聽后大驚,又問:“老人家為何去如此遠的地方抬水?”老婦又說:“只因此地無水,糧果欠收,百姓塗炭。我們娘倆為拯救此地生靈,每隔三天從渤海抬水一次,施捨村民。”二郎神聽罷老婦言語,低頭一看,只見桶中之水已剩無幾,忙說:“老婦為解我口喝,枉行三天三夜呀,我實實於心不忍,就在此地為百姓造一眼井吧,也免去您老人家的遠涉抬水之苦。”老婦聽后連忙阻攔,開口說道“壯士且慢,這裡地下本無水,若是有水,我們娘兒倆何至於苦行萬里汲水呢。”二郎神道:“這不要緊,你們不是從渤海抬的水嗎?我今天就把渤海之水從地下引來至此。”老婦又回道:“不可。之前諸路神君曾經引過海水,但是水引來后,神走水即走,存不住呀!”二郎神思忖了一會兒,說:“那依您之見,應該如何是好?”這時,只聽站在一邊的小孫女爽爽快快地說:“除非您把水鎖在這裡。”二郎神頓時高興地說:“對,我把渤海之水鎖於此處。”原來,二郎神等的就是人說出這個“鎖”字。老婦聽罷,也拍手稱是,心想以後再也不怕因缺水發愁了。於是她將桶內僅有的一點兒水,澆於栗樹下,說道:“給你喝個夠吧,多多給栗子。”據說,栗樹不怕雨水多。民諺說“旱棗澇栗子”之說,就是從此來的。
後來,二郎神引來渤海之水,將此村名改為“渤海鎖”,意為鎖住渤海的水。並告訴百姓,一定要叫此村名,否則,這裡還將無水。
之後,此村仍叫渤海所,只是將原來的“鎖”字改成了如今的“所”字了。
渤海所村
渤海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