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路
登州路
登州路是青島最古老的道路之一,明朝萬曆年間,將青島河入海口的青島村開放為海上貿易的青島口,青島村至楊家村有一條崎嶇小路,後來這條小道成了驛道,可一直通往即墨縣城。清朝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四營兵力移駐膠澳,修築了四條可通行騾馬車的官道,登州路便是其中的一條。德佔時期,這條路進行整修,命名為Hauptmann Müller Straße即“米勒上尉街”,日佔時期將其與東關街(今大學路)合併,稱為巽町(日佔時期,今大學路也被稱為東山通,今登州路也稱艮通)。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后,以山東省登州府命名,定名為登州路。
登州路跨市北、市南兩區,南起大學路,向北蜿蜒至松山路,折向東南,向東止於延安二路。登州路被稱為九曲八彎,卻是舊時通往台東鎮的主幹道。
登州路上最早的建築是青島三大兵營之一的毛奇兵營(亦譯毛爾梯克兵營),它的對面是建於1903年的日爾曼啤酒公司。
德國人是習慣飲用啤酒的,相傳當年兵營外就有啤酒店銷售啤酒。1903年英德合資建了日爾曼啤酒廠,初期年生產能力2000噸,行銷至上海、天津。這是青島最早的現代企業。1906年,他們生產的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覽會上獲最高榮譽金獎。
日佔青島后改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日文中稱啤酒為麥酒),生產太陽牌啤酒,也就是朝日啤酒。抗日戰爭勝利后,青島成立齊魯企業公司,下轄青島啤酒廠,生產“青島牌”啤酒,英文名為當時青島的英文名稱Tsing tao,圖案為棧橋,這一商標一直使用至今。這裡至今是青島啤酒集團的總部所在。當年的舊樓還有保存,甚至還保留有初期的機械設備。
登州路啤酒街
登州路上建有私立盲童學校,因經費困難而瀕於關閉,市政府於1932年9月接辦,改叫青島市盲童學校。1934年設音樂、工藝等技術學科,又改稱市盲童工藝學校。學校學制6年,除授公民、國語、算術、常識等文化課外,並教授實用技能,音樂教授中西樂器,該校學生的民樂合奏、獨奏,在青島很有聲望。工藝分藤工、條工、墩布製造等,在學校大門附近設有展銷室展銷師生工藝製品。校長楊純是盲人,曾任新加坡盲人院主任,其藤藝製品久負盛譽。另外,德平路上還曾有私立英華聾啞學校,亦為半工半讀制。解放后二者合併在登州路校址,曾稱青島市聾啞學校。
在登州路、松山路口曾有日本第三尋常小學,抗戰勝利後作為山東大學校舍,後為青島醫學院校舍。
它的對面曾是青島第二公園,登州路繞公園半周,園內植有花木,設有涼亭、石桌椅,抗日戰爭時期遭毀壞,抗戰勝利後作為美軍一處露天倉庫,花木全被破壞,公園從此消失了。
青島山西麓曾有泉水,再貯溪水、雨水成了一個小湖,湖水盈後向山下流去,形成了河流叫青島河,注入青島灣。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湖的面積日益縮小,又遭人為傾倒垃圾,形成亂崗。修建登州路時,在河上先建了石橋,再鋪柏油路面。
解放后,因廣大工農群眾在舊社會沒有讀書,政府決定開辦速成中學幫助他們提高文化水平,山東大學辦的工農速成中學就建在這裡,以後改稱青島三十九中。這所學校湧現出一批藝術人才,有唐國強、倪萍、趙娜等人。
梁實秋任山東大學外文系主任時,聘著名詩人、翻譯家孫大雨來青島任外文系教授。梁實秋與孫大雨原都是“新月派”的詩友。孫大雨來青島后住在登州路,在翻譯莎士比亞劇作的方法上與梁實秋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梁實秋認為應以散文體翻譯,孫大雨則認為應以詩體翻譯,二人互不相讓,不歡而散。後來孫大雨離開了青島,在這裡上住了不到一年。
老舍一家初到青島也曾住登州路,因房間太暗,不久搬到了金口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