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禪陵

河南焦作修武縣七賢鎮的禪陵

漢獻帝禪陵位於修武縣七賢鎮古漢村南,南距修武縣城約23公里。禪陵北依太行山,其餘三面皆為平原。陵東南400米處有一低矮山丘,因禪陵在此而得名,曰古漢山。北約5公里的太行山中有一幽靜凹區,曰百家岩,內有一高約10米的高台,當地群眾相傳,漢獻帝常來此避暑遊玩,高台上建有漢獻帝廟。陵北500米處是因陵而得名的古漢村。

基本介紹


東漢獻帝劉協及曹皇后的陵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修武縣方庄鎮古漢村南。據記載,漢獻帝薨於曹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庚寅,謚孝獻皇帝,葬於禪陵。陵墓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後堂方一丈五尺,角廣六尺。陵墓高二丈,周圍二百步。現存每邊長20餘米、周長100餘米,封土夯築,東北、東南各有一座陪葬墓。

禪陵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曹丕,自己被封為山陽公,死後葬於禪陵。
漢獻帝禪陵
漢獻帝禪陵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獻帝駕崩,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壬申,葬於禪陵。
公元220年10月,漢獻帝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建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廢獻帝為山陽公,曹皇後為山陽公夫人,勒令搬出宮去,但仍然可以用漢天子禮樂。漢獻帝做了大半輩子的傀儡,到最後也沒有擺脫被取代的命運。十四年之後,即魏青龍二年(234年),獻帝死去,終年54歲。魏明帝曹叡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謚號“孝獻”。
禪陵位於修武縣方庄鎮古漢村南,距離通往雲台山風景區的主要幹道僅幾公里遠,是豫北地區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也是焦作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陽故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1988年,漢獻帝劉協的玄孫阿知公的後人原田先生曾專程從日本來到焦作祭祀。
公元234年,山陽公劉協病死,享年54歲。
劉協病死的時候,曹丕已經死去好幾年了,這時的曹魏皇帝是魏明帝曹睿(叡)。
曹家對這位東漢末代皇帝、曹家的女婿還算厚道,以漢天子的規格和禮儀安葬了他,謚號孝獻皇帝,陵曰禪陵。和東漢大部分帝陵在洛陽附近不同,獻帝陵孤零零地在今修武縣方庄鎮古漢村。
公元260年,曹皇后與漢獻帝合葬禪陵。
據介紹,許昌市張潘鄉也有一個獻帝陵,稱為“愍陵”,為衣冠冢。這是因為劉協因曾居許昌二十五年,後人為表紀念而建陵,今僅存一長方形土台。
禪陵陵園不大,也沒有帝王陵墓常見的石人石馬。陵墓有封土,但不方不圓,高約七八米,上面長滿了樹木及荊棘雜草。陵園的東側有座不高的孤山,山名古漢山,陵園所在的村莊叫古漢村。
在採訪曹操墓時,記者曾了解到曹魏時期提倡薄葬,陵墓沒有封土堆,獻帝陵為什麼有這麼高的封土?馮清長解釋說,據傳,劉協死後山陽百姓紛紛前去送葬,人們用帽子、衣服盛著黃土倒入墓穴,堆起了山一樣的墓堆。當然,捧土為陵只是傳說。可能當時就有封土,漢獻帝雖然死在曹魏時期,但是以漢禮下葬的。
馮清長透露說,20世紀80年代,陵園東南角漢獻帝孫子劉康的墓曾被盜,他曾從盜洞進去過,墓室是用小青磚砌成的,墓內淤土很深,也沒有發現什麼東西。
第一代山陽公劉協死後,劉協的後代世襲山陽公,一直到西晉後期塞北少數民族南下建立政權,山陽公國於公元309年滅亡。
修武縣博物館原館長馮清長說:魏明帝派將作大將為漢獻帝營造了陵墓,置園邑,並設有“園邑令丞”專職進行管理。因為有山陽公國的存在,獻帝陵一直進行著比較好的管理。劉協的後人劉康和劉瑾也葬在了禪陵周圍。山陽公國滅亡后,各代皇帝每年都派使臣赴漢獻帝禪陵祭奠。
馮清長指著一塊碑告訴記者說,這塊碑立於清代雍正年間,內容是針對陵園被當地人侵佔的情況,地方政府專門派人對陵園進行了整修、丈量,刻碑為證。
記者在碑文的結尾處清楚看到這樣一行字:奉委看守漢陵道人楊和順立石。
漢獻帝陵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省文物局組織專家對獻帝陵進行了考察。
專家們認為,東漢帝陵只有劉秀、劉協兩座有確切位置,禪陵是豫北地區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在研究帝王陵寢制度中有其特殊地位,符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
2009年12月,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局推薦漢獻帝禪陵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公布漢獻帝禪陵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禪陵簡述


漢獻帝陵坐北朝南,陵內有兩個陪葬墓。
漢獻帝陵現存封土,由於常年自然和人為破壞,現呈不規則方形土冢,南側和西側均已呈直立狀。現存每邊長約20餘米,周長100餘米。封土夯築,但夯層不明顯,夯土中包含有漢代筒瓦、板瓦和鵝卵石。新發現的清代“漢禪陵基址碑記”和“漢獻帝陵寢碑”立於冢前。
陪葬M1:位於禪陵東北130米處。當地群眾雲,早年此冢封土略比禪陵小,現封土大部分已被平掉,所剩封土平面直徑約2米,高約1米。
陪葬M2:位於禪陵東南80米,封土呈半圓狀,築夯,現有高度約2.5米。
漢獻帝陵保存的兩通碑:
1、漢禪陵基址碑:青石質,上圓下方,高1.4,寬0.55,厚0.23米,上刻“碑記”二字,碑文小楷,陰刻。漢禪陵基址碑記:
獻帝陵載在邑乘,在縣北古漢,四至各九十步,廣袤共計三萬二千四百餘步。積年來為居人隱佔侵作已業,止留居中一杯土,又為牛羊踐踏樵牧橫施。雖重陽有祀,然及期循例不過餼羊故事而已。方今聖天子乘乾御極,百度維新,歷代帝王陵寢,嚴查修理,我修適值賢侯陳老父台蒞事,親詣禪陵丈量,明白標以石柱,削奪土人積久之期隱而不顧也。無可!以內難解綬,侵肥者乘其卸事,復曉曉致爭幸奉憲乘乏者,又得賢侯胡老父台按律執法,毫不假代,鈞批一下,貪鄙奪魄,漢陵地數乃成鐵案。陵東玉帝廟住持黃冠子祝余為言,立石以垂不朽。余惟獻帝之挾制,篡奪於逆曹父子也,四百餘年承統天子敢於降而為公,彼其時方欲於塞天下後世之口生,且任其播弄顛倒,無所忌憚,及其死豈肯崇其名號,恢其廬墓,以滋物議哉。然則陵地之基址廣廓,此必六朝唐宋以後,聖君賢臣特為之表正統,而抑僭叛耳。惜乎!歷年久遠,制度體統依舊埋沒於斷壠衰草間。余嘗過其地,曾作絕以吊之曰:披史何須氣不平,到頭公道自分明,漢陵春草年年綠,疑冢榛荊幾處生。蓋以廢死之天子,猶得以陵名,而又哀鉅典墮弛,欲其隱忍泉下也。欣逢皇恩浩蕩推及於神明,孱弱之裔使得枯骨逢春,而我邑兩賢侯同心同德,后先濟美,秉公執法,直令千百年若存亡之荒陵,煥然興高光,並永始知天理之正、人心之公、名分之嚴、歷古而不變。今而後觀斯盛也,可以寒權奸之膽,可以消覬覦之心,可以作有形之春秋,可以作無言之南董。異時修史及此,我皇上度越百王之大典,誠莫與並哉。而兩賢侯輔佐之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余故表而出之,為載筆蘭台者,草創之稿,邑人張六計撰文謹識,秦采臣沐手書丹。大清雍正九年歲在辛亥秋九月上浣之吉。
2、漢獻帝陵寢碑:
碑為青石質,上圓下方,高1.55,寬0.585米。楷書,陰刻。
題首刻:大清乾隆五十二年暮春秋旦。
中刻大字:漢獻帝陵寢。
落款:河北鎮總兵方城王普立石。
總之,漢獻帝禪陵是東漢12座帝陵中唯一一座不在洛陽附近的帝陵,對其陵寢制度的深入研究,將有助於開展對東漢帝陵陵園形制和陵寢制度的研究,特別是將進一步推動對光武帝“無為山陵”和孝明帝“無得起墳”等問題的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