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蔭嘉

王蔭嘉

王蔭嘉(1892~1949),字蒼虯,號殷泉,江蘇吳縣人。早年就讀於北京,愛好金石考古、目錄版本之學,尤愛錢幣,藏有歷代錢幣、古今紙幣金銀幣錢範等數萬枚。所藏吳王張士誠天佑通寶”錢5種為罕見之精品。其藏品於20世紀80年代歸上海博物館所藏。王蔭嘉是上海泉幣學社主要發起人之一,負責社刊《泉幣》總校對工作,又是主要撰稿人,先後在《泉幣》雜誌發表論文80餘篇。王蔭嘉還是《壽泉會》的倡議者之一,參與出刊《壽泉集拓》工作。

簡介


王蔭嘉先生字蒼虯,江蘇蘇州人,祖籍浙江秀水。隨父入京城,遂留在北京讀書,先生之父王次歐先生自日本考察憲政返國,原擬在湖北省任官,后因病而逝。至宣統二年返蘇州,前後在北京一共五年之久,先生由京返蘇州,即留在蘇州掌理家業,娶妻周氏
王蔭嘉所藏錢幣
王蔭嘉所藏錢幣
先生喜治目錄,中國古典文學造詣頗深,先生留心錢幣有關掌故,予以註解或轉載,在四十年代的《泉幣》雜誌,先生特辟有“泉緯叢談”,例如有紹興二十七的御書通寶錢,萬曆本泉志十五卷,趙為叔手稿本章安雜說,明代涌錢之載記,咸豐寶鈔官票上條陳十四條,以及近代史料如張文襄公粵省購辦機器試鑄銀銅錢全案,湖北銀元局叢稿,先生得其原稿,得知來歷,詢其究竟,綱目畢張,此種孜孜不倦為學之研究精神,最為吾輩學習,身後所遺之善由夫人於1954年捐贈給北京圖書館
家藏古籍甚富,其父因得到一方有28孔的端硯,遂將藏書處名為“二十八宿硯齋”。除繼承家藏外,遍訪各地書市、書賈,又收各親戚家變賣的古籍和當地藏書家流散之書。編撰有《二十八宿硯齋善本書錄》,稿本,未見刊印,今藏於蘇州圖書館。著錄元刻本1部,明刻本、稿本73部、清刻、清抄本80餘部,總數500餘種,后全部捐獻給北京圖書館。編撰《二十八宿硯齋善本書錄》和《二十八宿硯齋珍藏書目》稿本一冊,著錄吳中文獻數百種。藏書印有“變化氣質陶冶精神”、“蔭嘉手校”、“王氏二十八宿硯齋秘籍之記”等。錢幣藏品歸上海博物館收藏。

人物生平


經歷

王蔭嘉先生自北京返蘇后,就跟他的一位父輩之古錢收藏家周仲芬先生邂逅於蘇州古玩店,時時切磋研究,在1920年左右,先生獲得了嘉興金硯雲氏全部藏品,金硯云為嘉慶年間的一位古泉收藏家,在金氏
王蔭嘉
王蔭嘉

事迹

品中有不少珍罕稀品,例如大蜀通寶,鐵廣政,泰和通寶小平,至正之寶權鈔伍分,南宋臨安府貳伯文,參伯文,伍伯文三等錢牌,以及安南刀環紹豐錢等等,由於有這些大量藏品實物可研究,加上他的古典文學基礎好,研究有志,遂漸入佳境。久之,先生之研究與鑒定古錢學問造詣日深,與當時江浙一帶及上海等錢幣收藏家,如張叔馴鄭家相、張綱伯,戴葆庭均有來往,研究討論錢幣。

經歷二


事迹

先生日後又得拾古齋泉,中有奇品,如半半五五、天福天寶大字等,之後又得到劉鐵雲小部分周仲芬之藏品,其中有通行泉貨面星背月,大樣闊緣,以及洪武三濟等。先生也得小部分周仲芬藏品,提起周仲芬藏品之收受源流,藏家均喜知其詳。光緒年間福山人王文敏氏。好古泉,他是發現商遺物古龜甲骨文的第一位,官居北京團練大臣,在庚子之亂殉難,后其藏品歸劉鐵雲氏,加上劉氏自己先後搜集數量巨又精美,享年五十三,身後藏泉見於市肆,然大部分歸於吳縣周仲芬,後周仲芬又得歸公物,其藏更富矣,齊齋得先生作緣,得其最精稀品十餘種,大部分歸日本平尾氏,成為昭和泉譜之藍本。先生在三十年代後期至四十年代初旅海上期間,也時有收穫,例如由上海馬定祥先生獲得元豐篆書折二鐵母錢,咸豐祖泉寶蘇小平,光緒言通寶福銅母錢,當年馬定祥先生少年英俊,致力收集,往返於申杭北京天津等地,獲得罕品不少,先生喜歡鄉土之物,素有寶蘇局錢癖,當年馬定祥讓給先生的咸豐寶蘇祖泉,愛不釋手,系之袖帶。先生在戰前就集成了八十餘種咸豐寶蘇局,戰後盡付盪如,可惜之甚,雖然戰後重新收集寶蘇局,已難得以前之成績了。

美談

在先生最珍貴的是祺祥通寶寶蘇小平樣錢,現已歸上海博物館收藏。先生喜歡自己鄉土之物,也能體諒他人對鄉物的珍惜,當年羅伯昭篤好五代十國錢,身為蜀人,而沒有鄉物之大蜀錢,也是遺憾,於是先生把自己之藏品,大蜀通寶送給羅伯昭,楚弓楚得,此種逸趣的事,遂留於錢幣界傳為美談。

成就


成就一

王蔭嘉
王蔭嘉
先生集三十多年的古錢,其數目在萬枚以上,尤喜歡中國北宋宣和錢,明錢,太平天國錢以及清錢,對外國如朝鮮,安南,日本也有研究,早年有意以自己藏品為主,把中國古錢有系統歸類起來,奈何日軍侵佔蘇州后,蘇州藏泉之一部分被洗劫一空,因此十餘年之長編巨作願望與愛搜羅之心力,付之東流,令人惋惜。所幸的是部分珍貴錢幣與文稿尚由哲嗣王健先生保存下來,例如天德重寶背殷,此錢為王延政天德二年鑄天德重寶當百泉,傳世至罕,尤以隸體為所藏古泉之冠,愛自號曰“殷泉”,又有通行泉貨背月,永樂通寶折三、祺祥通寶寶蘇局,不幸的是有一張稀世彩繪《湖北官錢局銀元壹大元》之祖票及文稿均在文化大革命動亂中散失,1986年,藏品由哲嗣王健悉歸上海博物館收藏。

成就二

1937年春,先生應張叔馴,陳仁濤兩位先生之約,自蘇州赴上海商討成立上海泉幣社及出版泉幣雜誌等等。然適逢上海八一三事件,滬杭一帶先後淪陷,翌年張叔馴先生一家移民美國,提倡古泉學,錢幣界頓時熱鬧非凡,於是泉幣社成立,壽泉會之成立,泉幣雙月刊出版,其一切經費由羅伯昭負責,泉幣社每星期六午後四至六時半開談論會於羅伯昭家裡,當時羅家是在上海巨潑來斯路七號,專討論錢幣,並備茶點,又每月第一星期三晚上聚會。壽泉會是由丁福保,羅伯昭,鄭家相,王蔭嘉,戴葆庭,張季量,陳亮聲,等十人組成,依時間排定,而先生為第一位壽星,是日同好公宴於羅君宅,並各位出拓三品珍泉,每品十份,分別粘訂十冊,名為《壽泉集拓》,各人一冊,留作紀念,當時羅伯昭拓大陰大布,嘉定元寶利州,五銖千萬三泉,取蔭嘉千萬歲義也,張季量拓有王氏濟陰圜錢嘉定元寶背大吉等三品。
王蔭嘉
王蔭嘉
《泉幣》雜誌雙月刊是在1940年7月出版,編輯者為鄭家相,校正者為王蔭嘉,發行者為丁福保,會計庶務為戴葆庭,先生任《泉幣》雜誌校正,責任重大,勤勞尤著,每稿校正四五遍,為了工人排字錯誤,又親自到印刷所糾正,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身疲力盡,後來因血壓高身體不適,在1942年4月30日率眷返蘇州靜休,先生仍不忘關心《泉幣》雜誌,用郵寄繼續負責校正出版事宜,並同時介紹蘇州社員參加,並潛心著述,當時軍事倥傯,紙張印刷困難,物價上漲,經費不足,到了最後一期勝利號,印刷費高達中央儲備券六十萬元,其中羅伯昭負責四十萬元,戴葆庭負責二十萬元,這樣《勝利號》始得出版,先生返回以後,雖然古泉古書未獲,但與愛錢幣者有不定期的討論錢幣,雖對古錢未有所獲,但對近代銀幣也頗有所得。
有關泉幣之學先生著述多,先生不僅注重那些珍貴錢而且也對普通提倡研究,這才是真正求學之道,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先生先後撰寫泉幣文章有百篇以上,這包括杭州之《新光》郵票雜誌、上海古泉學、在上海《泉幣》雙月刊就有八十五篇,在日本《貨幣》雜誌中討論古和同銀,並草與寶辯一文,日本田中啟文推先生為中國人在其志中討論日本錢之始。先生的文章用殷泉、蒼虯、蔭嘉、二十八宿研齋主人等署名,同鄉俞一先生,台北蔡養吾先生年青時也時時求教研討古泉之學,蔡先生出版《連理錢譜》一書,請先生為序,該書共有三十拓圖,是為慶賀其而立之年,先生又為羅伯昭先生之沐園四十泉拓序跋,王健先生曾為此撰文於1987年香港錢幣年刊。在1943年9月先生寫信給后素樓的信曾提到先生之病情,謂“近加臂痛劇烈,醫謂濕痰之留戀,每草一文,作一書,動以絕筆自,多見其不支矣,然泉幣之興……”致年腦溢血與世長辭,年僅五十七歲,錢幣摯友聞此事,無不由衷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