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爾反爾
漢語成語
出爾反爾,漢語成語,拼音是chū ěr fǎn ěr,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后,後來又反悔。比喻言行自相矛盾,反覆無常,說話不算數。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覆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原指你怎樣對人,人也怎樣對你。現指言行前後矛盾,反覆無常。鄒國跟魯國打仗,鄒穆公問孟子,在這次戰爭中,我的將官死了三十三人,老百姓誰也不去救援,真是可惡。殺了他們吧,殺不勝殺;不殺他們罷,他們瞪著眼睛坐視不管,著實可恨。您看怎麼辦?孟子說,在災荒年月,您的百姓年老體弱的大批死亡,只好把遺骸扔到山溝里。再加上壯年人四處逃亡,總數將近千人。而大王您卻糧倉飽滿,國庫充實,主管官員也不把這種嚴重災情向您報告。他們高高在上,不僅不關心人民疾苦,而且還殘害人民。曾子說過,要警惕呀,要警惕呀!你怎樣對待人家,人家便會怎樣對待你。過去鄒國官員是那樣殘酷無情地對待百姓,今後百姓只要一有機會,就會以同樣手段回敬那些長官了。您別責怪他們。只要您實行仁政,那麼,老百姓便會敬愛君主和長官,並樂意為他們獻出自己的生命了。
食言而肥、翻雲覆雨、言之無信、自食其言、言而無信、言而不信、口中雌黃、反覆無常、反覆不定、朝三暮四、三反四覆。
一言為定、言行一致、說一不二、始終如一、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當今世道混亂,笑裡藏刀多有人在,更何況是出爾反爾?
back and fill
原文
鄒與魯閧①。穆公②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④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飢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⑤,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6)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註釋
①鄒與魯閧:鄒國與魯國交戰。閧,爭吵,衝突,交戰。
②穆公:即鄒穆公。孟子是鄒國人,所以穆公問他。
③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裝,“之’”指“有司”。意思是“沒有人為他們而死。”
④疾:憎恨。
⑤轉:棄屍的意思。
(6)幾:接近,差不多。
(7)曾子:即孔子的學生曾參。
(8)尤:動詞,責備、歸罪。
譯文
譯文1
鄒國與魯國交戰。鄒穆公對孟子說:“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而犧牲的。殺他們吧,殺不了那麼多;不 殺他們吧,又實在恨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災荒年歲,您的老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屍于山溝,年輕力壯的四處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里堆滿糧食,貨庫里裝滿財寶,官吏們卻從來不向您報告老百姓的情況,這是他們不關心老百姓並且還殘害老百姓的表現。曾子說:‘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現在就是老百姓報復他們的時候了。您不要歸罪於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會親近他們的領導人,肯為他們的長官而犧牲了。”
譯文2
戰國時,有一年鄒國與魯國發生了戰爭。鄒國吃敗仗,死傷了不少將士。鄒穆公很不高興,問孟子道:“在這次戰爭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殺死了三十三個,然而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去拚命的,他們眼看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可恨得很。要是殺了這些人吧,他們人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卻又十分可恨。您說該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記得有一年鬧災荒,年老體弱的百姓餓死在山溝荒野之中,壯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糧倉還是滿滿的,國庫也很充足,管錢糧的官員並不把這嚴重的災情報告給您。他們高高在上,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殘害百姓。”
孟子在回顧了這辛酸的往事後,接著又說:“您記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說過的話嗎?他說,要警惕呀!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個報復的機會,就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待那些長官了。”孟子最後告訴鄒穆公說:“所以,大王不要去責怪他們、懲罰他們。如果實行仁政,您的百姓就會愛護他們的長官,並且願意為他們獻出生命。”
賞析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就是“一報還一報”,近於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但後世演變為成語“出爾反爾”,則成了言行前後矛盾,此一時,彼一時,反覆無常的意思了。
在孟子這裡,實際上還是說的君與民、官與民的關係問題。孟子的意思很簡單,普通老百姓看到當官的戰死而見死不救固然是不對,但當老百姓災荒年歲餓死或逃荒時,你當官的見死不救就對嗎?當官不為民作主,又要你這當官的來幹什麼呢?說到底,就是我們常說的“你不仁,我不義”,一報還一報,也就是曾子所說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話說回來,只要你當官的施行仁政關心加民眾的疾苦,那麼,自然就會出現“你仁我義”的情況,那還是叫做一報還一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所以,“出爾反爾”的思想其實與《易經》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相通的。善惡都是報應。當然,這裡的報應不是佛教神秘意義上的來世因果報應,而是現世現報,不是天報神報,而是人報。但其因果關係卻是存在無疑的。
引申開來,當然不只是君與民、官與民之間才有這種關係,就是我們平常的人際交往中,也同樣存在著這種關係。我們周圍的多人,不就是因為沒有善處這種關係而弄得來“你不仁,我有義”,今天你打我一個小報告,明天我戳你一下脊梁骨,關鍵時間讓你丟人現眼,下不了台。就這樣愈演愈烈,最後釀成公衝突,甚至大打出手,鬧出事端來的也不鮮見。遇到這種事情,最後解決的時候追根溯源,多半會發現正是“出爾反爾”所致。甚至我們偶爾看新聞報道某個殺人案件,其事端也正是起於“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後果如此嚴重,難怪得曾子在說這句話時一再提醒我們:“戒之戒之!”難道我們不應當“戒之”嗎?
《出爾反爾》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像
1.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2.既然你已經答應幫助他,就應該儘力而為,不能出爾反爾。
1.爾;不能讀作“ér”。
2.爾;不能寫作“耳”或“而”。
3. 出爾反爾和“反覆無常”都形容常常變卦。但出爾反爾偏重在說話上;指說話前後不一致或說話不算數;“反覆無常”偏重在表現上;強調行為變化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