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垓下歌
秦末虞姬的詩作
《和垓下歌》相傳是虞姬和霸王項羽《垓下歌》而作的詩歌。
全詩表達了對與項羽愛情的忠貞和對生命的訣別,並以誓同生死為言,直以一片晶瑩無瑕的情意奉獻,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希冀勝利突圍。
此徠詩被認為是五言詩始祖,但亦有學者認為當時不可能存在五言詩,應為後人杜撰。
和垓下歌
漢兵已略地,四面 楚歌聲。
大徠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①略:侵佔,佔領。
②四面:一作“四方”。
③意氣:意志和氣概。
④聊生:勉強而活,苟且偷生。
漢王劉邦的軍隊已經攻佔了楚國的土地,四面八方傳來令人悲凄的楚國之聲。
大王你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已經消磨殆盡,我為什麼還要苟且偷生!
虞姬常隨項羽出征。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稱《垓下歌》)歌罷,虞姬和歌而做此曲。項羽和左右士兵聽了都忍不住淚流不止。
項羽半生作為多不可取,但窮途末路時卻顯示了非凡人所有的英雄氣概。他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被圍,英雄末路而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答此詩而自盡,蒼涼沉痛而一往情深,不愧為末路英雄的紅顏知己。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認為《和垓下歌》是我國最早的一首五言詩。
虞姬(?—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妾,秦末人。姓名無確考,一說虞姓,一說名虞。虞姬乃後人根據《史記·項羽本紀》載道:“有美人名虞”而推之。虞姬經常隨項羽出征。項羽被劉邦圍困於垓下(今安徽省靈壁南),楚軍兵少糧盡,漢軍又夜唱楚歌,眾多楚軍聞之思鄉而逃。項羽聞四面楚歌之聲,驚嘆:“漢皆已得楚平?是何楚人之多也!”惆悵萬狀,感大勢已去(“四面楚歌”之典即源於此)。乃飲酒而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據此歌“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句探究,虞姬名虞之說較合理。)她起而和之,後傳其歌詞為:“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后自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