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二級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礦冶系,是中國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北地區布局惟一學科門類齊全的冶金科學與金屬材料加工類院(系),是中國主要的冶金科教基地之一。1994年,經原國家冶金工業部批准,在冶金系基礎上成立了冶金工程學院。

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下含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化學、金屬材料冶金製備科學與工程、鋼結構材料與工程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含冶金物理化學、有色金屬冶金、鋼鐵冶金、冶金熱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化學工藝、材料學、金屬材料冶金製備科學與工程、鋼結構材料與工程9個工學碩士點。

歷史沿革


冶金工程學院
冶金工程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建院初期師資隊伍主要由東北大學(原東北工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原北 京鋼鐵學院)、中南大學(原中南礦業學院)和重慶大學等冶金系統高校教師組成,匯聚了我國解放初期最早的一批冶金礦業方面的專家學者。1994年,經原國家冶金工業部批准,在冶金系基礎上成立了冶金工程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冶金工程學院從產-學-研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總體目標出發,積極組織和支持廣大教師開展各種科研工作。截止2014年累計完成科研項目達50餘項,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 項,省部級和橫向科技項目 48 項,獲科研經費512.4萬元;通過省市鑒定驗收的科技成果1項;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1項。
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144餘篇。論文質量不斷提高,其中被SCI、EI等收錄的達40餘篇。申請專利22項。
序號著作名稱主要完成者著作說明(期刊、出版社、時間)
1第四屆濕法冶金國際會議文集蘭新哲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4
2材料科學與工程手冊蘭新哲、趙西成、王快社等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中國金分析進展與實踐蘭新哲等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4礦物資源與西部大開發蘭新哲等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
5金屬提取冶金學王成剛,薛娟琴世界圖書出版社, 2000,9
6水平連鑄工藝與設備王忠濤陝西科技出版社,2003

研究機構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設有冶金工程研究所和化學工程與工藝研究所。

科研成果

序號 獲獎類型項目名稱獲獎者頒發證書單位獲獎時間
1項目獎提金氰化物綜合回收與治理工藝及成套裝備研究蘭新哲、趙西成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3
2論文獎Ferrous low alloy making from Jinchuan flash smelting slag by smelting reduction蘭新哲、趙西成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3
3專利獎廢舊乾電池回收處理裝置蘭新哲、翟克勇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3
4項目獎酒鋼高爐降焦節能系統研究蘭新哲、楊雙平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3
5項目獎酒鋼鍊鋼工藝優化蘭新哲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4
6項目獎稀有金屬鈦、鋯的提取與加工蘭新哲、趙西成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4
7項目獎管線鋼抗硫腐蝕實驗研究蘭新哲、張秋利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4
8論文獎Preparation of nanogold colloid by chemical reducing with PVP protection蘭新哲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4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冶金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金屬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

教學建設與成果

經過近50年的發展,冶金工程學院截止2014年博士點2個: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冶金工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有工學碩士點6個: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材料加工工程、應用化學和化學工藝;工程碩士招生領域3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和礦業工程;本科專業4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其中冶金物理化學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冶金工程專業與金屬材料工程為陝西省名牌專業及校級名牌專業。學院還在積極組織申報“鋼鐵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學”兩個博士點。建院(系)以來,先後有260餘名專家學者在學院工作,包括許多我國冶金工業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家。
學院截止2014年在讀研究生、本科生約1093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43名,博士研究生21名。建院(系)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6000餘名德才兼備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學院與國內冶金、材料加工、資源等行業10餘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校企全面合作關係,建立了產學研高速發展網路,為冶金工業的高科技信息化奠定了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基礎。

師資力量

學院截止2014年在職教職工90餘人,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37人。聘任兼職教授3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現任教師中曾先後獲得“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入選“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工作人員”,“陝西省優秀青年教師”,陝西省教育系統“三八紅旗手”,“陝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多人次榮獲寶鋼教育獎勵優秀教師獎、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截止2018年3月,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在職教職工113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6人,陝西省“百人計劃”學者7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32人。聘任兼職教授3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師資隊伍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為100%,其中博士學位比例達到86.3%。現任教師先後獲得"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 "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優秀青年教師",“陝西省科技新星”,陝西省"三八紅旗手","陝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陝西省巾幗標兵”等稱號。多人次榮獲寶鋼教育獎勵基金優秀教師獎、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所獲榮譽


經過近50年的發展,學院科研能力逐年增強。先後承擔國家“863”、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國家級項目十餘項,成果均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80年代以來承擔省部級重點項目、企業橫向項目100餘項,取得成果90餘項,其中獲省部級獎30餘項,申報獲得專利20餘項,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校學生髮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其中有80餘篇被SCI和EI收錄;本科生獲國家發明專利十餘項;學生屢次獲得國家、學校和企業設立的各類獎學金特等獎和一等獎。學院2004級本科生馬燕星、2004級研究生王訓宏、2007級研究生王文等3人先後獲得寶鋼教育獎勵基金優秀學生特等獎,占學校獲寶鋼教育獎特等獎人數的四分之三;王訓宏還榮獲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學院培養的學生深受社會歡迎,畢業生供不應求。

發展前景


學院學術氛圍濃厚,先後組織了十餘次國家級及省級學術會議,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有經常性的學術往來。學院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金屬學會、中國黃金協會的理事單位,是中國青年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材料研究青年委員會協會的理事單位,是陝西省金屬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青科聯理事長、陝西省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為參與國家和地方科技進步計劃的制訂及管理諮詢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近幾年以來,在全國高等學校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正確指導下,按照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有關標準,學院積極改善教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不斷充實師資隊伍,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在教學和教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朝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

組織機構


冶金工程學院直屬學校領導,為二級管理機構。根據學校管理體制與冶金工程學院的發展需要,設院長一名,副院長四名,(其中一人兼任學院黨委副書記),學院分黨委設書記一名,副書記一名。根據學校的規定,冶金工程學院實行院長負責制,院分黨委發揮保證監督作用。院長負責學院的全面工作並負責學科建設工作,四名副院長分工負責本科教學、科研與實驗室、行政人事、研究生教學和對外培訓等工作。學院下設行政辦公室(負責日常的行政工作),教學辦公室(負責日常本科教學管理工作)、科研和研究生教學辦公室(負責日常研究生教學和科研項目管理等工作)、學生工作辦公室(負責日常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教學輔助機構設有冶金工程學院資料室、冶金工程實驗室、金屬材料工程實驗室、化學工程與工藝實驗室、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實驗室、金相實驗室。為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學院還設有教學督導小組。學院還設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貴金屬工程研究所、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古代冶金研究所等,以利於科研、教學與實習和生產實踐相結合。學院一級組織定期召開院務會議,研究決定重大問題,院務委員會由正、副院長、分黨委正、副書記、行政秘書組成。日常工作由正副院長負責分工管理。

學院工會


冶金工程學院分工會截止2014年會員人數79人,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健全的組織機構,截止2014年工會委員5名,下設有四個工會小組。
學院分工會始終把工會工作與學校、學院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各項活動,逐步提高教職工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刻苦鑽研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覺悟,積極參與校務、院務公開、政務公開工作,積極參與重大改革措施的討論,不斷提高教職工的參政、議政意識和能力。分工會在維護職能方面,傾聽和反映群眾意見,為群眾說話辦事,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同時,分工會不斷加強組織建設,積極培養和提高工會幹部的思想覺悟和服務意識,形成了一支工會積極分子隊伍,保證了工會整體工作順利開展。
學院分工會伴隨著學院的發展而發展,分工會工作已成為學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我校改革的不斷深化,分工會在學校、學院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務也更加艱巨。在新的形勢下,分工會將以新的姿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不斷加強民主管理、民主建設工作,積極圍繞學校、學院中心工作開展活動。有信心、有能力在校工會和學院黨委的領導下,在廣大教職工的支持下,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