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山

無鹽山

無鹽山原名盤龍山,春秋時因處無鹽邑,又建無鹽廟而易名。

大山簡介


無鹽廟
無鹽廟
據碑載:此廟始春秋,歷漢唐,宋訖工。廟宇坐落在無鹽山頂,巨石拱門,上建“玉虛宮”,殿內有元始天尊塑像。兩側是鍾、鼓二樓。進拱門拾級而上便是無鹽大殿。正面供奉著無鹽君神像,東西配座是王母娘娘泰山老母、趙君娘娘、送神娘娘。殿前廊側有猙獰二將把門。此殿飛檐斗拱,氣宇軒昂。後有“閟宮”(女媧廟)遺址。據【淮南子】一書記載:古代共工同顓頊打仗,敗陣后怒觸“不周之山”,於是天塌地陷,女媧從昆崙山趕來,用當地五色石補天。之後坐化於紫龍洞內。她專管世人生育之事。帝嚳元妃姜原曾千里迢迢來此向女媧神求子,而生神農后稷。院內紫龍洞深不可測,東院是道房。自山麓到山頂,青石鋪階,有牌坊兩處,戲樓一座。山下有四大名泉,西南槐泉號“神水”,服此可療卻百病,益壽延年。整座山上古木參天,松柏蒼翠,怪石嶙峋,堪稱我國最早的名勝古迹。
無鹽山歷史悠久,據碑載:始春秋,歷漢唐,宋訖工。規模之大,建築之宏偉,便可想而知了。然而,在這之前就有廟宇了。據有關史書和山海經載,無鹽山原名盤龍山,是女媧(地宮老母)的道場。共工怒觸不周之山後,於是天塌地陷。女媧從昆崙山趕來,煉當地五色石補天。之後,便坐化於此山。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在此山建了座閉宮,供奉女媧娘娘。女媧專管人間婚姻生育之事,有求必應。帝嚳之妃姜原,五十未孕。帝嚳北巡狩獵時,聞聽此事,便齋戒五日,同姜原來盤龍山求子。閉宮門前的青石板上,有一巨大腳印。姜原踏上后,頓感遍體酥麻,身懷有孕,於回宮途中產下神農后稷。有關女媧賜子的傳說,在當地廣為流傳。
無鹽山位於徂徠山之陰,汶水之陽,形如盤龍探海。漫坡松柏覆蓋,蒼翠欲滴,久負盛名。極頂有一廟宇叫無鹽廟,是巾幗英雄鍾離春的道場。此廟前後三院,無鹽大殿坐落在前院,東邊院落是道房。再往前是拱門樓式建築,名曰玉虛宮,供奉著元始天尊的塑像。門前的青石台階直通山下。此山,每年三月初三日廟會,在山下魁星樓舉行,六天。遊戲班、雜技助興,涉及半個山東。

大山十怪


一:無鹽觀汶。汶河之水自東向西滾滾而下,站在山頂望去,宛似飄帶一般,令人心醉神往。
二:晨鐘暮鼓。拱門兩側坐落著鐘鼓二樓。道士清晨嗚鍾,日暮擊鼓。其聲宏亮動聽,遠聞十里之外。
三:槐泉神水。山西南麓有一泉水,甘甜沁腑。用此水煮茶,香氣十足。附近村民喜用此水烹茗侍客。據傳此水能療百病,曰神水。每年三月三日清明廟會時,遊人皆把此水帶些回去品嘗。此泉雖小,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怪石玲瓏。此山怪石遍地,千姿百態,玲瓏剔透,極有觀賞價值。
五:黃蠍畏人。此山之蠍是一種名貴藥材,能祛風化濕,聞名遐邇,然得之不易。奇怪的是:若把它砸死,再掀動石塊,又會出現一隻黃竭,昂首翹尾,令人觸目驚心。
六:龍洞紫雲。雨後天晴后,若此山龍洞口現出紫雲,天必連陰多雨,是天然的預報站。
七:龍洞聯豬。此山純石灰岩構成,其龍洞深不可測。若在洞口點燃柴草,幾小時后遙觀豬山,便見屁股洞裊裊升起一股濃煙,狀如蘑菇,無不令人覺奇。
八:元尊顯聖。雨後日斜之時,此山頂偶爾出現彩虹,狀如環佩,景象十分可觀。因這裡供奉著元始天尊神像而得名。
九:夜下觀火。秋後凈坡之時,夜登無鹽山,烏瞰原野,只見磷火遍地,耀眼彤明,猶如火海一般。
十:翠柏合抱。此山土質脊薄,然柏樹長勢尤為旺盛,蔥蘢如蓋,粗大合抱,虯枝參天,蔚為壯觀。

古代傳說


1
清朝末年,泰安無鹽山廟宇有一道人叫周玉壇,泉林庄人氏,酒量過人,每次能飲5斤,從末醉過。但是,他的節制能力很強,平時不喝,到年三十才飽飲一頓。山北小莊子也有一人叫沙灘,同他一樣。二人情投意合,年年三十便到山頂同道人一起開懷暢飲。
一年除夕,周道人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酒友而來。心想或許有事,便自斟自飲起來。突然,門外傳來腳步聲,抬頭一望,沙灘來了。問道:“怎麼今天來得這麼晚?”沙灘道:“家中來了客人,故爾來遲。”周道人客氣地說:“還提酒來作什?”沙灘道:“你的日子也過得不容易,不能老是喝你的。”周道人斟上酒,遞與沙灘道:“老交情了,不分彼此。”沙灘接過酒一飲而盡。周道人又斟上一杯,還是那樣。周想:“我這酒友怎麼變得這麼沒出息了?反正有的是酒,就讓他喝吧。”今晚兩個人足足飲了十二斤,周道人有些口渴,到廚房提水去了。回來一看,沙灘不見了,桌底下躺著一隻狐狸。周道人不由大吃一驚。
正在這時,門外又傳來腳步聲,抬頭一看原是年交吳希忠。吳希忠下庄人,在泰山為道,法力較深,逢年過節便回家探望父母。只要回家,就到無鹽山同周道人敘舊。這次來真令周道人如臨救星。吳道人進門就問:“我怎麼聽到山後好像有人喊叫?”周道人側耳一聽,果然如此。顧不得那隻狐狸,便同吳道人奔向後山去了。到那裡一看,頗為吃驚,沙灘的兩臂竟被反綁在樹上。周道人問:“這是怎麼回事,不是剛才我們還好好地在一起飲酒嗎?”沙灘說:“快鬆開繩子再說。”吳道人趕緊把繩子給他解開。只聽沙灘訴起苦來:原來他提著酒進山,半路上遇到一位白髮老人。那人摸了下他的頭,他便昏了過去。醒來時卻被綁在樹上,酒也沒了。想必遇到歹徒,於是呼喊起來,恰被路上行走的吳道人聽見。
他們邊走邊談,周道人這才恍然大悟,道:“那老者是只狐狸,變作你的模樣,提著酒找我來了。可能喝多了酒,現了原形。”進屋一看,那東西還在那裡躺著,沙灘從門后摸起棍棒就要去砸。吳道人說:“且慢動手,看來它沒害人之意,只是討杯酒吃罷了,放它一條生路吧。”
不多時,那狐狸醒過來,搖身變作老人,千恩萬謝地去了。他們三個又痛痛快快地飲起來。
山下有幾個強盜,經常到無鹽山搗亂。後來遇一白髮老者,用法術屢把他們制服。這可能就是那狐狸所為,倘如此,那便是個仁狐了。
2
無鹽山位於泰山東南三十里處,北靠徂徠山,南依大汶河,松柏蓋地,鬱鬱蔥蔥,風光十分秀麗。山頂有一廟宇,早年傾圮。有人投資施工修建,雇來挖掘機,挖溝埋水管和電纜線。由於此山經常出事,施工人員要求謹慎作業,並燒紙祈福禱告。司機是個青年人叫愣怔,不管三七二十一。
一天,在半山腰挖出一條長蛇,足有兩米。愣怔要把它砸死,施工員說:“不可,聽說蛇是靈物,放他一條生路吧。”愣怔說:“什麼靈物,別騙我了!”一松剷頭把那蛇分為兩截。施工員看不下去,遂把那蛇埋了。
不多時,愣怔的手機響個不停,掏出一看是家裡打來的。忙問什麼事。家人告訴他家裡出了事。他問到底出了什麼事?家人說:“回家就知道了。”愣怔摸起輕騎就往回趕。施工員對大家說:“不是好事,唉!不聽話的孩子。”
愣怔騎著車進了村口,見本族幾個人跑來跑去,忙停住車問本家大娘:“到底出了什麼事?”大娘說:“你娘突然昏迷不醒,大夫說他是腦溢血,趕緊送往醫院搶救。”愣怔一聽,眼裡噙滿了淚水。
不多時,救護車響著警笛來了,等車停穩,幾個青年把愣怔娘抬到車上。醫生給他量了量血壓,高得超出警戒線。急忙送到搶救室。經醫務人員搶救,雖脫離危險,但落了個半身不遂。整天躺在床上哼哼,說什麼:“疼死我了,好不該這麼狠心!”一家人莫名其妙。
愣怔的舅媽知道后,從東北回來看她。這人叫桂花,是地地道道的巫婆,在東北很有名氣。回家一看問:“誰砸死長蟲了?”愣怔媳婦說,“沒有呀。”桂花反問:“沒有你媽怎麼病成這樣?不要忽悠我了,快說實話吧,不然你舅舅回家絕不讓你們。他可不是好惹的。”愣怔媳婦說:“舅媽,真的沒人砸死長蛇,我能瞞你嗎?”正說著愣怔回家了,見了姑媽客氣了一陣。愣怔媳婦問:“你在外砸死過蛇嗎?”愣怔說:“前些日子在無山挖溝時砸死一條。”姑媽說:“這就對了。唉!你也太手賤了,好端端的一條蛇,砸死他幹麼?你不知道無山上的蛇有靈氣?那都是女媧娘娘的後代,他老人家能饒恕你嗎?快快備上紙馬香錁,去無山祈禱。”愣怔一聽笑著說:“這都是迷信,我不信這套。”忽聽房內大聲喊叫:“你這兔崽子,怎麼不聽舅母勸說?你不無辜傷害蛇,我就中了病魔嗎?都是你這不屑之子作的孽。你若聽話倒還罷了,如若不聽,我就死給你看。”說完大哭大叫起來。嚇得愣怔媳婦忙跪下說:“你這老爺,聽姑媽的話吧,她老遠回家幹嘛,是為我們好呀。你若不聽規勸,我就拉著孩子走了,從此再不進你這家門。”妻子這席話還真管用,只聽愣怔說道:“我聽舅母的話不就是了嗎,何必這樣火氣?好!我這就去買紙馬香錁。”說完把輕騎推出大門,一抬右腿坐在位子上,打開油門飛也似地去了。舅媽望著他的背影說:“這還算聽話的孩子!”
半晌,愣怔騎著車回來了,妻子趕忙出去迎接。看了看買的東西不少,除了紙馬香錁還有雞、魚、丸子、肉。愣怔放下手裡的東西笑著說:“舅媽老大遠回家,鄉下沒什麼好吃的,買了幾樣土特產,孝敬孝敬老人家。”舅媽一聽嘻得合不上嘴。
第二天頭午,舅媽擺上貢品,拈香燒紙,口中念念有詞。然後讓全家人懺悔祈禱。說來也怪,病人果見好轉,幾天就下床走路了。
再說無山有個看山的姓張,這人也手賤,那天看到長蛇被愣怔斷為兩截,就把埋的蛇尾扒出來帶回去餵了貓。第三天走親戚,回來黑了。半路上忽見對面有輛輕騎,亮著燈直衝他而來。沒來得及躲閃,被撞進路邊溝里,右臂摔折了。這天傍晚沒有月亮,伸手不見五指,路上又沒行人,只好自己忍疼走到醫院。幸好醫院有值班大夫,接著動了手術。出院那天一結賬,花了萬元。又沒看清那小青年是誰,只好自己支了一切費用。
事情為什麼這樣巧合?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這蛇真的有靈?筆者以為,就是無靈,蛇乃益蟲,不該無辜傷害於它。為警後人,以記之。王永河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