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貢區

雲南省昆明市下轄區

呈貢區,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為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呈貢區位於雲南省滇池東岸,距昆明主城區12公里,是通往滇東、滇南的重要樞紐,轄區面積461平方公里,下轄龍城、斗南、吳家營、雨花、洛龍、烏龍、馬金鋪、大漁、洛羊和七甸10個街道。“呈貢”為彝語,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

呈貢是古滇文明的發源地,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3萬年前,“昆明人”就在呈貢龍潭山一帶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紀,楚國大將庄蹻率部入滇,在呈貢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古滇王國;公元1275年(元十二年)設立縣制,2011年11月1日正式撤縣設區。呈貢過去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菜花果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花卉第一縣”,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留下“遠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貢”的讚譽。 

2019年7月,呈貢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歷史沿革


呈貢歷史悠久,在距今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昆明人”在此生息繁衍。
春秋戰國時期,呈貢屬於古滇國的中心區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在古滇國區域設置益州郡,呈貢屬於益州郡谷昌縣地,歷經漢晉南北朝而未改。
隋唐時期呈貢為昆州益寧縣地。南詔大理國時期,呈貢屬於三十七部強宗部,彝族先民建有呈貢城。
呈貢新空樓
呈貢新空樓
元平大理后,先於憲宗六年(1256年)立呈貢千戶,隸屬善闡萬戶,下轄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安江、安棚、大吳龍和烏納山區。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6城及烏納山區首置呈貢縣,為中慶路晉寧州領縣。由於原呈貢千戶所轄的南部地區被分設為歸化縣,所以區域明顯縮小。不久呈貢縣改為晟貢縣。
明洪武16年(1383年)復為呈貢縣,下轄4里。
清康熙7年(1668年)歸化縣制撤銷,所轄2里併入呈貢縣,並廢里改鄉。清雍正五年(1727年)呈貢縣改屬雲南府晉寧州領縣。民國呈貢縣直隸雲南省。
1927年,呈貢縣所轄6個鄉改為4個區,區下共轄69個鄉(鎮)。
1950年1月12日,呈貢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雲南省玉溪專區,下轄平原、三台、果園、七星、梁王、海寶6個區。同年8月,並平原、三台為平原區,並果園、七星為果園區,並梁王、海寶為梁王區,3區共轄27個鄉。
1958年全縣建為樂園、幸福2個人民公社,下轄19個管理區。同年12月10日,呈貢縣建制撤銷併入晉寧縣為呈貢人民公社。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
1961年4月從晉寧縣劃出龍街、吳家營、大漁、洛羊、馬金鋪5個人民公社成立呈貢區,隸屬昆明市。1963年呈貢區增設七甸人民公社,全區轄6個人民公社。
1965年9月1日恢復呈貢縣建制,仍隸屬昆明市。
1984年全縣撤公社建為1鎮6區,下轄59個鄉、3個鄉級鎮和3個鄉級辦事處。
1988年區(鎮)改鄉(鎮),全縣設龍城、洛羊2個鎮和龍街、七甸、吳家營、大漁、馬金鋪5個鄉,下轄65個辦事處。
1999年龍街鄉更名為斗南鎮,全縣轄4鄉3鎮。
2003年5月,根據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湖四環”、“一湖四片”的現代新昆明的戰略構想,呈貢縣的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大漁鄉的160平方千米區域被確定為現代新昆明的東城區,后又稱為呈貢新城,2006年9月後改稱為呈貢新區
2007年12月,呈貢縣所轄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建制撤銷,分別設立龍城、洛羊、斗南、吳家營4個街道,其轄區範圍分別為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的轄區範圍。
2008年5月1日,呈貢縣馬金鋪鄉的86.88平方千米範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大漁鄉的24.99平方千米範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洛羊街道的71.44平方千米範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全縣轄區面積461平方千米,實管龍城、斗南、吳家營3個街道和七甸鄉,實管面積277.69平方千米。
2008年9月23日後,呈貢縣按照縣改區的體制機制,強化區的功能,弱化縣的功能,減少行政層級,縣、新城管委會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實體化管理改革:成立“中國共產黨昆明呈貢新區工作委員會”和“昆明呈貢新區管理委員會”,並與中國共產黨呈貢縣委員會和呈貢縣人民政府合署辦公,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成立呈貢新區洛龍烏龍、雨花吳家營、龍城斗南片區建設指揮部和呈貢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為“三部一委”),實行指揮長(主任)負責制,各部(委)設定人員為50人,主要職能是負責管轄範圍內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征地拆遷、農民安置、招商引資、經營管理、社會事務等,並完成新區黨工委(縣委)、新區管委會(縣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明確了各部(委)建設管轄範圍、機制體制、人員編製、管理許可權、工作經費、內部機構設置及各部(委)領導組成人員、片區實體化管理辦法。同年10月6日,呈貢縣將實際管理的4個鄉(街道)調整設置為7個街道,為新區黨工委(縣委)、新區管委會(縣政府)派出機構。一、保留龍城、斗南、吳家營3個街道。其中,龍城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9.47平方千米,轄城內、古城、龍街3個社區;斗南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1.27平方千米,轄殷聯、斗南、梅子、江尾、小古城5個社區;吳家營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56.39平方千米,轄萬溪沖、前衛營、段家營、劉家營、柏枝營、繆家營、郎家營、中庄、王家營9個社區。新增設洛龍、烏龍、雨花3個街道。其中,洛龍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7.76平方千米,轄洛龍、吳家營、白龍潭3個社區;烏龍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8.41平方千米,轄上可樂、下可樂、烏龍、七步場、三岔口、松花6個社區;雨花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6.54平方千米,轄下庄、雨花、回回營3個社區。七甸撤鄉改街道,行政區劃、轄區面積不變。
2009年,七甸鄉和已託管的大漁鄉、馬金鋪鄉先後撤鄉改街道。
2010年7月1日,呈貢縣七甸街道的126平方千米範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陽宗海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
昆明市呈貢區
昆明市呈貢區
2011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同意雲南省調整昆明市部門行政區劃的批複》(國函〔2011〕58號),同意撤銷呈貢縣,設立昆明市呈貢區。此後、根據國務院批複,省、市、縣三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就呈貢縣撤縣設區的有關問題相繼作出決定、決議。
2011年11月1日,昆明市舉行呈貢縣撤縣設區暨加快呈貢發展大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分別為昆明市呈貢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授牌授印並從即日起正式啟用。
2011年末,呈貢區轄龍城、斗南、吳家營、洛龍、烏龍、雨花6個街道29個社區及已託管的洛羊、大漁、馬金鋪、七甸4個街道36個社區,轄區面積461平方千米。呈貢區委、區政府實管龍城、斗南、吳家營、洛龍、烏龍、雨花6個街道29個社區,實管面積151.69平方千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呈貢區位於雲南省滇東高原腹地,滇池東岸,距南市區12公里,長水國際機場15公里。東經102°45′~103°00′,北緯24°42′~25°00',國土面積461平方公里。

地形

呈貢區東南方和東北方都是高山,東部和西部為陽宗海和滇池,地勢東部高,西部低。呈貢區海拔1775~820米之間,境內最高為梁王山主峰,海拔2820米。

氣候

呈貢氣候宜人,屬低緯度高原季風型,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2200小時,年均溫度14.7℃,最冷月均溫度7.7℃,最高氣溫月均溫20.6℃,全年無霜期285天,全年平均降雨789.6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

水文

呈貢境內東界為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嶺地帶,主要有梁王河等5條季節河,均屬長江水系河流。總長99.1公里,徑流面積429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1.02萬立方米。境內地下水分佈廣泛,儲量豐富,湖泊有陽宗海6平方公里、滇池75平方公里水域。陽宗海為珠江水系。

土壤

呈貢土壤分為5個土類、10個亞類、18個土屬、26個土種。其中棕壤土,佔全縣總面積的0.75%;水稻土,佔全區總面積的10.87%;紅壤土,佔全縣總面積的52.53%,為區糧果主要用地;沖積土,佔全區總面積的0.7%;紫色土,佔全區總面積的4.5%。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4年,呈貢主要有磷礦、硫鐵礦、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煙煤、石灰石、鈷等,已探明磷礦儲量上億噸,品位在27~33%,石灰石分佈較廣,累計探明D級儲量為296萬噸。

生物資源

呈貢境內生物資源豐富,其中有林地面積19萬畝,有多種用材林、果林、野生藥材及花卉品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呈貢區轄10個街道,65個社區居委會,155個自然村。
截至2019年,呈貢區轄10個街道,81個社區居委會,155個自然村。呈貢規劃控制面積160平方公里,有人口40萬。 
街道名稱社區名稱
龍城街道城內社區、古城社區、龍街社區、洛龍湖社區、龍城社區、眾合社區
洛龍街道洛龍社區、吳家營社區、王家營社區、白龍潭社區、碧潭社區
斗南街道殷聯社區、江尾社區、梅子社區、斗南社區、小古城社區
烏龍街道烏龍社區、上可樂社區、下可樂社區、松花社區、三岔口社區、七步場社區、星浦社區、春融社區、彩雲社區
吳家營街道中庄社區、柏枝營社區、前衛營社區、郎家營社區、萬溪沖社區、繆家營社區、段家營社區、劉家營社區、毓和社區、致遠社區、萬青社區
雨花街道雨花社區、下庄社區、回回營社區、營盤社區、明潭社區
七甸街道七甸社區、頭甸社區、廣南社區、松茂社區、馬郎社區、野竹社區、胡家莊社區、大哨社區、水塘社區
洛羊街道倪家營社區、大沖社區、大洛羊社區、小洛羊社區、大新冊社區、小新冊社區、黃土坡社區、果林社區、春漫社區、石龍湖社區、水井山社區
大漁街道月角社區、大漁社區、大河社區、新村社區、海宴社區、石城社區、常樂社區
馬金鋪街道化城社區、化古城社區、馬金鋪社區、高登社區、中衛社區、白雲社區、林塘社區、大營社區、莊子社區、小營社區、橫衝社區、風口社區、秋木箐社區

人口民族


2012年,呈貢區總人口3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含已託管的4個街道)194419人。戶籍人口中,總戶數64789戶,總人口194419人。其中,男性96341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49.55%;少數民族人口14293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7.35%。年內共出生人口1965人,出生率為10.1‰;死亡人口849人,死亡率為4.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3%。全區戶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2人。
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37.1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6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74.62%。人口自然增長率7.63‰。年末實際管轄區戶籍總人口133427人。其中,城鎮人口133427人,占戶籍人口比重為100%。 
呈貢區是一個以漢族人口居多的多民族聚居區。2011年末,全區居民主要分為漢、彝、回、白、哈尼、壯、傣、苗、傈僳、拉祜、佤、納西、景頗、瑤、藏、布朗、阿昌、怒、普米、德昂、獨龍、蒙古、基諾、水、滿、布依等44個以上民族。

政治


2019年,呈貢區黨政機構改革總體完成,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更加科學合理,機構運行更加順暢高效。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數量大幅縮減,編製使用效能和公益服務供給質量不斷提高。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國資國企、行政審批、投資融資、財稅金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營商環境提質年”各項部署和“3550”改革措施,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和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3個、5個和3個工作日。

經濟


綜述

2012年,呈貢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2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07億元;固定資產(含託管區)投資完成206.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9.8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52.4億元,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4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4:46.1:48.5;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35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0991元。
2020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505億元、同比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7.37億元、同比增長8.02%,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同比增長6%,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同比增長13%,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3.5%和7.5%。

第一產業

2012年,呈貢區爭取雲南省市資金670餘萬元,扶持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1家。農業龍頭企業銷售蔬菜5萬噸,鮮切花4億枝,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利潤2700萬元,上繳稅金1400萬元,創匯2500萬美元,示範帶動農戶3萬戶,戶均增收1300元。今年上半年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項目4個和市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1個。

第二產業

2011年,呈貢新區共引進項目69個,其中內資64個,外資5個,引進利用的內資和外資分別達42.51億元和6661.38萬美元。
2013年,呈貢區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0戶;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38億元,有中鋁昆明銅業、雲鋁、雲白葯入駐呈貢工業園區。

第三產業

呈貢被稱為“中國花卉第一縣”,“斗南花卉”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斗南花卉市場和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區,成為雲南旅遊的“名片”,被譽為“花卉市場的風向標”,產品遠銷東南亞、南亞、西歐等國家和地區。2011年雲南省呈貢區斗南花卉的市場交易量已發展到50億枝,交易額達37億元,佔全國花卉交易50%(冬季75%)以上,一直穩居全國交易量(額)之首。
201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5.96億元。截至2011年10月末,呈貢支行各項存款餘額為超1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3億多元。
截止到2014年,呈貢區服務業重點建設四大產業園:呈貢信息產業園、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三台山文化旅遊產業園和中國昆明醫療醫藥產業園四個園區。
2019年1-12月,呈貢區限額以上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2167.2萬元,同比增長17.1%。其中,實際管轄區內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41393萬元,同比增長34.3%
其中批發業累計實現4508041.6萬元,同比增長14.3%;零售業累計實現652565.9萬元,同比增長15.3%;住宿業累計實現41901.9萬元,同比增長11.5%;餐飲業累計實現374446.4萬元,同比增長16.5%。

文化


文物古迹

張天虛故居
張天虛故居位於呈貢區龍街中段,建於1890年,2008年修繕。坐東向西,佔地193平方米。為四合院二層樓民居建築,前三間臨街為鋪面。張天虛於1911年12月8日誕生於此。
張天虛(1911—1941),原名張鶴,呈貢龍街人,中共黨員,著名“左聯”作家,著有《鐵輪》等文學作品300多萬字。曾在日本親理摯友聶耳善後,主編《聶耳紀念集》,攜其骨灰回國。抗戰時期,赴延安參加八路軍西北戰地服務團,從事戰地演出。1938年隨六十軍參加台兒庄等戰役,1939年赴緬甸仰光,擔任《中國新報》編輯,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讚:“西南二士,聶耳天虛”。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列為市級掛牌博物館。201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冰心默廬
“冰心默廬”原名“華氏墓廬”,為呈貢斗南村華氏民國時期守墳祭祀先輩使用的祠堂。抗戰時期,為避敵機轟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一家隨西南聯大輾轉南遷至昆明呈貢。1938年至1940年居住於此,冰心應邀義務任教呈貢中學,題寫了“謹信弘毅”的校訓,為《呈貢縣立中學校歌》作詞。冰心陶醉於默廬的自然美景之中,她取“墓”的諧音字“默”,創作《默廬試筆》讚美呈貢的風光景物,以對自然和對學子的愛來撫慰自己一顆憂國憂民的心。1940年2月28日《默廬試筆》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默廬”雅號流傳至今。

名優特產

呈貢寶珠梨
呈貢寶珠梨是雲南省聞名的特產水果。2005年9月,“呈貢寶珠梨”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成功註冊,是呈貢縣重點打造的五大品牌之一。果圓形,一般重200~330克,大者達500克,皮薄,淡黃綠色,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濃甜,微香,食后無渣。寶珠梨是雲南眾多梨果中的佼佼者,中國優良品種梨樹。薔薇科梨落葉喬木。溫帶果樹。原產雲南省呈貢縣,是東方梨系統沙梨類經濟栽培種。據記載,栽培歷史最早見於明代。適於溫暖濕潤氣候,樹姿開張。果近球形,果皮呈黃綠色,萼片脫落,果實不經成熟即可鮮食,味甜質酥,石細胞稍多。
呈貢臭豆腐
臭豆腐是雲南民間頗為盛行的一種名特豆製品,以昆明市呈貢縣所產品質最佳,且歷史悠久。呈貢臭豆腐質地軟滑,散發異香。一般都是邊燒邊吃。呈貢臭豆腐相傳始於清康熙年間,最早是由該縣七步場村的王忠發明的。康熙帝品嘗后,對其美味甚是讚賞,列為"御膳坊"小菜之一,並賜名為"青方臭豆腐"。

文化遺產

呈貢花燈之鄉、七甸板凳龍之鄉、斗南滇劇之鄉、呈貢豌豆粉、呈貢臭豆腐等18項被命名為縣級保護項目;草編菱角編製、山歌劇、呈貢剪紙等13項被命名為市保護項目;2008年呈貢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花燈之鄉和中國農民畫之鄉;李永福、鄭其寬、袁獄蘭等先後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民間美術藝人、美術師、高級美術師和音樂師;龐剛、高汝情、萬樹青等10人被立為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社會


文化事業

2007-2012年,共有31項文物獲批列入區級以上保護文物,30個非遺項目獲批列為區級以上保護項目。修繕張天虛故居等3處文化遺址。

衛生

2019年,呈貢區加快“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社會保險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 
2020年6月2日,呈貢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科技

2012年,呈貢區科研經費達2227萬元,是2007年的9倍。共完成專利申請和授權630件。先後被評為省級、國家級科技進步先進縣,兩個社區成功申報省級科普示範社區。
2019年,呈貢區全社會R&D經費投入達4.76%,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作試點縣(區)。深化校地融合發展和人才培育,協助雲南大學舉辦“魁閣”80周年暨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圓滿完成“一帶一路”海外人才2019昆明創新峰會分會場活動。
2019年,呈貢區加快“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社會保險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 
2020年6月2日,呈貢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民生教育

2007-2012年累計投入教育經費5.83億元。參保人數達60294人。城鄉低保標準由2007年的農村居民60元、城鎮居民210元統一提高到370元。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9%以上。
繼續實施“三名工程”,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本土學校品牌培育,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高考一本率達63.94%,本科上線率達90.36%。建立小學生課後服務制度,著力解決群眾“三點半”難題。

生態建設

2007-2012年累計投入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資金22.07億元。共完成40家企業的關停轉任務。萬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超額完成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減排任務。五年累計植樹2.4萬畝、359萬株,完成面山生態修復9245畝,新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從2007年的8.49%、8.91%提升到2012年的42.6%、47.7%。

城市建設

截止2012年底,城市建成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0.5%。五年累計完成征地4.72萬餘畝、搬遷居民10132人、拆遷各類建築65.81萬平方米,共完成土地供應21656畝。路網建設累計投資達139.14億元,建成城市道路75條、118公里。9所高校建成招生,入駐師生達15萬人。

城區發展

2007年至2012年累計投入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資金22.07億元。共完成40家企業的關停轉任務。萬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超額完成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減排任務。五年累計植樹2.4萬畝、359萬株,完成面山生態修復9245畝,新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從2007年的8.49%、8.91%提升到2012年的42.6%、47.7%。 
截止2012年底,城市建成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0.5%。五年累計完成征地4.72萬餘畝、搬遷居民10132人、拆遷各類建築65.81萬平方米,共完成土地供應21656畝。路網建設累計投資達139.14億元,建成城市道路75條、118公里。9所高校建成招生,入駐師生達15萬人。 
2019年,呈貢區全力推進斗南花卉小鎮建設,啟動花卉產業服務區、國際花卉創新中心、世界名花園等項目建設,花卉大數據展示中心建成交付使用,小鎮鮮切花交易量達76.32億枝、交易額達61.56億元。
門戶樞紐效應加快釋放,高鐵客運吞吐量達2103.19萬人次,昆明南站綜合樞紐汽車客運服務中心加快建設。
新區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加快推進,城市天際線等專項規劃基本完成。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花都路、67號路等11條道路建成通車,古滇路等20條道路加快建設,彩雲中路交通節點改造完成,軌道交通4號線呈貢段建設保障有力,滇池航運碼頭即將完工。
“智慧呈貢”建設穩步推進,呈貢大數據中心專享雲、首批5G試點站建設完成。常態長效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開展“治臟”“治亂”“治差”綜合整治行動,市容環境有效提升。紮實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 

鄉村振興

2019年,呈貢區鄉村振興步伐加快,與雲南文投集團等企業攜手啟動4A級萬溪生態花園建設。深入開展征地供地工作,完成土地徵收2706.9畝,土地供應1604畝,處置閑置土地4宗457畝,土地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完成“植物王國”等42宗628.88畝“大棚房”清理整治和南都步行街等143宗違規違法用地整治,拆除臨違建築556宗140萬㎡。
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對口幫扶,組織開展送崗下鄉、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行動,累計提供就業崗位7586個,接收安置建檔立卡農村勞動力808人。
涉農居民安置房建設穩步推進,雨花五號地塊一期、龍斗三號地塊一期等5個項目共120萬㎡安置房具備交房條件,龍斗一號地塊一期、龍四地塊一期等10個項目加快建設。

社會保障

城鄉低保標準由2007年的農村居民60元、城鎮居民210元統一提高到370元。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9%以上。 
2019年,呈貢區紮實推動涉農居民、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新增城鎮就業715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379人。

旅遊


梁王山
梁王山原名羅藏山。因元朝成吉思汗之孫世襲封號而得名,山勢雄偉壯麗,峭壁千仞,群峰簇擁,古木參天,海拔2820米。登上頂峰,方圓數百里盡收眼底,有一山觀三海(滇池、陽宗海、撫仙湖)之壯景。夏秋之季時見頂峰白雲籠罩,或許白雲環繞山腰,多為有雨之兆;秋日山花爛漫,繁花似錦,故有“梁峰兆雨”、“白雲兆雨”、“羅藏秋色”之景。
滇池
滇池古稱滇南澤,又名昆明湖、昆明池。是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的影響而構成的高原石灰岩斷層陷落湖,海拔1886米,面積297平方公里。滇池兩岸有金馬、碧雞兩山夾峙,滇池周圍有大小數十個山峰。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三台山
三台山位於滇池東岸,海拔高度1956米,因山勢三疊成台而得名。中台形如鳳翥,又稱鳳嶺。滿山松柏蔭翳,古木參天,為呈貢十六景之一。三台山是觀賞滇池全貌的最佳點之一,園內有望海廊、東驤閣。

所獲榮譽


2019年7月,呈貢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96。
2020年6月2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確定為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