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新史學的結果 展開
新史學
第3卷
本卷洋溢著新文化史的氣息,注重從觀念與社會、學術與信仰互動關係的角度探討問題,剖析精彩個案,如馬釗從女性視角對“職業”概念與話語歷史內涵的別緻揭示,曹新宇對傳教士漢學向漢學人類學轉變的譜系學分析,李淑珍對林語堂信仰歷程的細膩把握,讓人深感學術的魅力。赫胥黎對斯賓塞的批評世變日亟花園與叢林討論邱澎生:清末兩種中國“百科全書”的經濟與法律之學前言《洋務經濟通考》中的“經商”與“禮法”之學《普通百科新大辭典》的法律與經濟“新學語”實用知識的建構與斷裂。曹新宇:異端的譜系:從傳教土漢學到社會科學引言:歷史主義式的韋伯批評韋伯的漢學知識來源、漢學家的異端發生學韋伯式的異端動力漢學家的同齡挑戰者小結李淑珍: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新史學》是探索史學發展新路的連續出版物,已出版兩卷。本卷洋溢著新文化史的氣息,注重從觀念與社會、學術與信仰互動關係的角度探討問題,剖析精彩個案,如馬釗從女性視角對“職業”概念與話語歷史內涵的別緻揭示,曹新宇對傳教士漢學向漢學人類學轉變的譜系學分析,李淑珍對林語堂信仰歷程的細膩把握,讓人深感學術的魅力。另外,知名學者汪暉、王銘銘的文章也為本卷增色不少。
序言: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
概念、觀念與話語
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三種研究模式,或“概念史”的來龍去脈
歷史沉澱於特定概念
概念的社會性和歷史性
概念是代號,是思想的出口
典型的誤解
概念史研究的必要裝備
馬釗:女性與職業:近代中國“職業”概念的社會透視
“職業”定義:一個辭彙的演變
“職業”內涵:工業經濟和生產性勞動
職業的空間和時間:女招待的節奏
職業、就業、失業;婦女的經濟基礎
職業與革命:受壓迫女工的出路
余新忠:防疫·衛生行政·身體控制——晚清清潔觀念與行為的演變
引言
傳統認識中的清潔與疾疫
衛生防疫視野下近代清潔觀念的生成
作為衛生行政的清潔行為
健康或者自由:身體的近代選擇
結語
黃興濤:新名詞的政治文化史——康有為與日本新名詞關係之研究
日本新名詞引入、傳播的動力和途徑
從《日本書目志》到《日本變政考》——康有為使用和傳播日本新名詞的文本考察
“改良”與“社會”:康氏新名詞實踐的意義和特點
新名詞傳播之反響與1904年康氏的反戈一擊
教訓梁啟超與堅執國粹論:議論及反思
文本、知識與信仰
王道還:《天演論》原著文本及相關問題
前言
赫胥黎的羅曼斯講座講詞
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偏激個人主義”?
赫胥黎對斯賓塞的批評
世變日亟
花園與叢林
討論
邱澎生:清末兩種中國“百科全書”的經濟與法律之學
前言
《洋務經濟通考》中的“經商”與“禮法”之學
《普通百科新大辭典》的法律與經濟“新學語”
實用知識的建構與斷裂。
曹徠新宇:異端的譜系:從傳教土漢學到社會科學
引言:歷史主義式的韋伯批評
韋伯的漢學知識來源、
漢學家的異端發生學
韋伯式的異端動力
漢學家的同齡挑戰者
小結
李淑珍: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論林語堂的二度改宗經驗
前言:林語堂的“一團矛盾”
東風與西風
從清教徒到異教徒
二十世紀道家
回歸精神原鄉
結論
視線交錯的思考
汪暉:跨體系社會與區域作為方法
兩種區域主義敘述
地方的非地方性:穩定與流動的辯證
區域的中心一邊緣及其相對化
兩種或多種新勢力
時空結構的差異性
橫向時間與政治文化的非人格化
王銘銘:線條與結構,人物與境界——文明、歷史形態與人生史
結構、形態與“治亂”
“天才”與文明:克虜伯與楊聯隉的論述
莫斯、“人物論”與傳記
文明、人生史與人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