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帽
虎頭帽
虎頭帽以老虎為形象的虎頭帽,是中國民間兒童服飾中比較典型的一種童帽樣式。它與虎頭鞋、虎圍嘴、虎面肚兜等成為兒童服裝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特色,這些以虎為形象的兒童服飾寓意深遠,深受中國傳統虎文化因素的影響。
在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人類在自然力和自然現象面前常常顯得軟弱無力,處於十分艱難的狀態,於是具有原始思維的蒙昧性、混沌性和幻想性特點的一些氏族部落將威風八面的虎作為本民族的圖騰,將虎形象刻畫在自己身體明顯部位的皮膚、服飾上或用具、武器、房門上,以虎的形象作為自己氏族的名稱、特殊標誌和神聖護符,把虎視為整個群體共有的保護神而虔誠地頂禮膜拜,有的甚至還給虎畫上了雙翅,使之變成威力更加不可一世地“飛虎”,成為一種神獸。
虎頭帽
傳說原始社會時,我國中原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黃帝(軒轅氏)就曾率領包括以虎為圖騰崇拜的部落在內的眾多部落聯盟軍,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打敗了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也對此有所記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列子·黃帝》中也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虎為前驅,以雕、鷹、鳶為旗幟。”的描述。此外,在《大戴禮記·五帝德》和《論衡·率性》都有關於這段傳說故事的記載。可見,實力強大的虎圖騰部落在當時是阪泉大捷中以黃帝為首部落聯盟軍的主力部隊之一。
虎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自古以來就被用於象徵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多用虎將、虎臣、虎士、虎賁、虎師、虎威、虎步、鷹揚虎視、燕頷虎鬚等詞語,讀上去就有一種不凡的氣勢。《漢書·王莽傳》中記載:“莽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將北軍精兵數萬而東。”,後來虎將也就成了勇將的通稱。從周朝開始,軍隊中設立有虎賁,主要作為皇室的衛隊,軍官中也有虎賁中郎將、虎牙將軍等職,據說“武王戎車三百兩(輛),虎賁三千人,擒紂於牧野。”可見虎賁為武王滅紂立下了汗馬功勞。虎賁的意思是猶如猛虎之奔走,形容其一往無前。三國時,蜀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被封為“五虎上將”。魏國的許楮也因為驍勇善戰,膂力過人,號稱“虎痴”,當馬超與其交戰時,更其為“虎侯”,不敢掉以輕心。我國古代把處理軍機事物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將帥的營帳稱為虎帳,“柳林春試馬,虎帳夜談兵”成為古代軍營生活的寫風,唐朝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一詩中也有:“三軍江口擁雙旌,虎帳長開自教兵。”的句子。
虎頭帽是一種民間插花、刺繡手工製作的工藝用品。它源遠流長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主要品種有虎頭帽、虎頭鞋、兜肚、披肩、鞋底等;在柘城縣老王集鄉會做這種工藝的已為數不多了。目前西街村委會只有十幾戶上年紀的老人會做,工序非常繁瑣複雜,要經過剪、貼、插、刺、縫等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做一頂完整的虎頭帽,需要五六天時間,做一雙虎頭鞋需要三四天時間才能完工。一頂虎頭帽兩側、後面均可以刺繡上各種藝術表現力和想像力非常豐富的圖案。可以綉上凌空飛翔的鳳凰,可以綉上爭奇鬥妍的梅花、荷花;還有生動真實的喜鵲、水鳥,還有麻雀、燕子、蝴蝶、花瓶等各種花鳥草蟲都可以綉上,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動,表現出了人民群眾純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審美趣味。
現在這種手工藝流傳越來越少了,目前西街村的虎頭帽已遠銷到北京、新疆、上海等地,虎頭帽可以賣80元到140元,虎頭鞋可以賣到30元到50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這些工藝用品是古代人們用來保護兒童消災避邪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勞動智慧的結晶。
起源一:中國自古是一個傳統的農耕社會,在索取大自然物質中經歷千辛萬難,各種求助威震災難的象徵物和神力的形式層出不窮,虎作為一種積極的象徵意義,被人們認作庇護神,可以阻擋一切災難,虎圖騰在眾多鎮邪的崇拜中傳承至今。人們把這種崇拜作為一種信仰逐漸滲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發展出虎頭帽等獨特的手工藝服飾。
起源二:中國虎頭帽可能起源於古希臘的“獅頭帽”。據說“獅頭帽”由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製作,作為戰盔。後來因為亞歷山大大帝特別崇拜赫拉克勒斯,專門模仿了赫拉克勒斯頭戴獅頭帽的樣子。而亞歷山大征服的主要地區,是亞洲的波斯帝國,其地域涵蓋土耳其、中東直到與中國交界的帕米爾高原西鄰地域,也就是後來佛教傳到東亞的主要發源地。所以,赫拉克勒斯的“獅頭帽”,首先在佛教造像藝術中得到運用。後來,隨著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特別是公元4世紀后,北方信奉佛教的胡族政權確立,這些頭戴獅子戰盔、源自古希臘的護法神,以金剛和天王等形式,成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中的常客。
武士虎頭帽
在佛教傳入中國后,通過各種接觸渠道,隋朝時期的中國武士,也開始仿效對方的形象。不過,中國武士在仿效製作過程中,並沒有完全照搬,而是將“獅頭”改為了“虎頭”。隋朝時期,帶虎頭盔、著明光鎧的武士俑形式在墓葬中保留下來,證明帶虎頭盔的武士形象開始出現在世俗文化中。唐朝時期的虎頭帽武士俑在西安,洛陽等地多有出土。唐太宗愛將尉遲敬德墓出土了彩繪虎頭帽武士俑,虎頭帽將軍俑,由此或可推測唐代時虎頭帽從天王形象已經和世俗文化完全結合,武士虎頭帽至此已經發展到極盛。宋代至明清時期的世俗武將甲胄中少有虎頭盔,武士虎頭帽至此走向消亡。
兒童虎頭帽
西安東郊韓森寨唐墓出土有一件唐代虎頭帽襁褓陶俑。此陶俑頭帶虎頭帽,身穿圓領衣,體裹襁褓,真實反映了唐代嬰兒服飾中的虎頭帽和襁褓,它也是所見嬰孩頭帶虎頭帽最早的實物例證。關於宋元明清時期,兒童虎頭帽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及實物流傳均不多見,或可推測兒童虎頭帽始於唐朝,並未盛行。20世紀初,恰逢清末民初,戰爭頻仍,社會動亂,兒童成活率低,人們寄希望於威猛的虎來保佑孩子遠離邪魔,虎頭帽才一度盛行起來。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衣著西方化,虎頭帽告別了盛期,於城市裡逐漸消失。
中原地區虎頭帽從保護與保暖人體頭部的功能出發,將帽體結構分為帽頂、帽身和帽簾三部分。依據這三種結構的組成,將虎頭帽形制分為兩類,這兩類虎頭帽由於帽體結構的組合形式不一樣,致使帽子的長短和立體程度也發生變化,以此適應不同季節的穿戴使用。
第一類為徠帽頂與帽圈相連,無帽身。虎頭帽帽圈的造型一般簡潔,其形制如同明清女子眉勒,可將頭髮紮成髮髻固定在眉勒中,以防止鬢髮散開在外,從而保持額頭整潔。在中原地區民間虎頭帽中,其帽圈一般為左右對稱兩片式,在其前中縫合,並在後中處左右兩片疊加固定,其功能是為了適應兒童隨著年齡增長,頭圍加大后,可進行大小調節。帽圈形制簡潔,但其裝飾手法較為複雜,尤其在圖2圖案裝飾上,常用打籽、平針、輔針、散針、盤金等針法進行工藝刺繡。由於刺繡針法豐富,所形成的圖案多以生活實景為主,如以石榴、荷花、梅花等為題材,從而形成相應的石榴帽圈、荷花帽圈、梅花帽圈等。
第二類虎頭帽為帽頂、帽身與帽簾相連而成,其形制較第一種虎頭帽為複雜(如圖3所示)。整個帽體為三層結構,分為面料層、里料層和夾層,夾層多為棉絮手縫固定製成。帽頂立體仿生虎型,帽身下垂,長及過耳,其虎的面龐位於頭頂之中,虎眼有神;在背面有帽簾護頸、脖部位,帽簾頂端縫製2條寶劍形彩帶,頂端綴有彩色流蘇,行走時流蘇微微顫抖。頜下用繩帶(都用彩色棉繩)系扎,以起到固定虎頭帽穿戴安全的作用。
虎頭帽
虎頭帽一般用絲綢或棉布做成。不同地區風俗習慣和審美不同,虎頭帽的樣式特點也不盡相同。中原地區的虎文化最為發達,常用虎本身的黃色和大紅大綠等對比鮮明較為顯眼的顏色作為主色,十分喜慶;北部地區黑吉遼多用黑色、綠色和白色,風格粗狂敦實;南部地區(以江浙一帶為主)的刺繡業比較發達,也秉承了南方一貫的婉約氣質,虎頭帽樣式風格細膩、精巧、雅緻、恬靜、色彩層次比較豐富,製作更加逼真。
在象徵寓意上,虎之勇猛強悍和震懾力,從武士延伸到兒童,充分表達了中國母親們對孩子的殷殷愛戀。戴上威武的虎頭帽,遠離邪魔病毒,健康成長,兒童虎頭帽里貯滿了平安幸福的期盼。虎和孩子已經融為一個整體,虎就是孩子,孩子就是虎。所以,兒童虎頭帽的象徵功能在於對孩子的祝福,保佑兒童健康成長。
虎,作為華夏文明的圖騰象徵符號具有重要的社會關係意義與民俗文化意義,尤其在民間極為普及。因此,以虎塑造為型的服飾層出不窮,如虎頭帽、虎頭鞋、虎衣等,而這也正成就了民間兒童服飾的主要日常穿著的需要。在精神世界極具強大的古代,虎頭帽更多承載的是父母長輩對孩子的希望,希望他們在成長道路中能消除邪魔,像虎一樣強大,並健康茁壯成長。虎頭帽正是這類民間兒童服飾的典型代表之一,無論是其形制、文化內容還是工藝結構都具有中國傳統服飾特色的影子。虎頭帽上的圖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動,表現出了人民群眾純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審美趣味。
2015年9月,鹿邑虎頭鞋虎頭帽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
2019年2月,淄川區虎頭帽製作技藝入選山東省淄博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西部的高原,這種虎頭帽尤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