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衝突

需求理論的一個分支

內心衝突又稱動機衝突。需求理論的一個分支。指個體內部所存在的不能同時滿足的不同欲求的對立狀態。一般將衝突分為三種類型:(1)“接近一接近”型即同時遇到兩個具有誘惑性目標時,難於選擇確定,陷於困惑。如同時愛上兩個女性,無法做出選擇;(2)“迴避一迴避”型即對兩個都不願接近的目標,又必須選擇其一,為此感到困惑。如既不願去上學,又不願留在家中受冷遇,叱責,陷於強烈的緊張和不安之中;(3)‘接近一迴避”型即一個目標同時具有正負兩種吸引力的狀態,要達到有正吸引力的目標,必須通過有負吸引力的領域狀態。

簡介


如某人想竊取友人的財物,又懼怕法律的懲罰和良心的折磨。陷於上述種種衝突困惑時,有人迴避衝突,自我退卻;有人則無法自拔,陷於痛苦、恐怖和緊張不安的狀態;有人會採取進攻性解決方式,鋌而走險,導致犯罪。

處理方式


壓抑壓抑自己的情感,把那些不能接受的想法、念頭統統趕回到潛意識裡隱藏起來。比如我的朋友說他失戀了,他說要讓自己忙起來,沒有時間去難過。壓抑自己的情感暫時可以緩解一些心理問題,但實質上卻是一種逃避,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壓抑雖然可以讓你逐漸遺忘,似乎“萬事大吉”,但是你的潛意識並沒有“釋懷”,你的壓抑終歸有一天還是要更加猛烈地釋放出來,或者以一種軀體性障礙甚至是神經症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一個不喜歡學習數學的學生,把自己對於數學的厭惡強行地壓制下去,表面看沒有問題了,但是數學考試那天,這個學生卻開始拉肚子,這就是壓抑后軀體化的癥狀。
否認錯誤這種方式也可以叫做“將錯誤合理化”或者說“找借口”,一個亂髮脾氣的人,會辯稱自己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太大;一個強迫症的人會把自己的錯誤行為歸因於自己是個“病人”;可見,“否認錯誤”是一種更為消極的面對心理衝突的方式。東方講究集體主義,在歸因方面,非常容易進行外歸因,就是把事情成功與否的動力源歸於外部。比如:考試成績的高低歸因於老師的講課水平;能不能找到好工作歸因於有沒有“內部關係”等等,所以外歸因很容易將錯誤“合理化”,其實從根本上阻礙了人的精神成長。
升華是一種情感高級轉移,不是簡單的發泄,而是將心的能量注入到另一個領域,轉移的是注意力!這種方式非常“可怕”,可以造就很多的奇迹,但是需要很強的個人決心和意志力。比如:森田正馬歌德梵高等等傑出人物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無法逾越的挫折,在巨大的痛苦中,下定決心,投入到一份事業之中並忘我於其中。這也是我們倡導的最好的處理內心衝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