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濕地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濕地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濕地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濕地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成立於1997年,2008年進入院級重點實驗室序列。實驗室以沼澤濕地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流域為單元,系統開展全球變化背景和在人類活動干擾下濕地系統關鍵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不同類型退化濕地恢復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濕地環境變化區域效應及其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研究。並通過對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過程、演變規律及環境效應的分析研究,揭示濕地複合生態系統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關係,為國家與區域解決生態安全、糧食安全、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具體研究方向包括濕地生態過程與機理;濕地恢復與濕地管理;濕地農業與資源可持續利用。
中國科學院濕地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濕地科學是研究所長期研究形成的優勢領域和重點學科發展方向,圍繞濕地生態學、濕地水文學、沼澤學、泥炭地學開展原始性科學創新,突出濕地關鍵物理、化學與生物過程、生態系統演變與環境效應、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與生態保育、濕地水土優化調控與高效利用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為我國生態保護、環境建設與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的科學理論與相關的關鍵技術支撐。
在濕地生態系統的理論、技術與方法研究等方面,均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為我國濕地科學和環境科學領域培養了多名專門人才,為濕地科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和國家生態安全保障、糧食安全與水安全保障做出了重要貢獻。
實驗室總體定位
以沼澤濕地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流域為單元,系統開展全球變化背景和在人類活動干擾下濕地系統關鍵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不同類型退化濕地恢復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濕地環境變化區域效應及其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研究,為發展濕地科學理論體系和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與水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近期目標
通過濕地水文過程、生物/生態過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構建濕地系統過程綜合模型;基本建立中國濕地科學理論體系;定量刻畫人類活動驅動下濕地演替的時空規律及生態效應;開展東北區域退化濕地的生態修復/恢復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從生態安全、糧食安全和水安全層面,建立濕地保護與農業生產協調發展模式。為東北區域濕地的合理利用、退化濕地生態修復/恢復提供科技支撐,促進自然與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長期目標
針對我國複雜自然背景下,濕地類型多樣性、過程複雜性、人類活動強烈性等特點,加強濕地過程的集成研究,發展和完善我國濕地科學理論體系,成為國家濕地科學創新基地、濕地管理決策諮詢中心、濕地科學研究人才重要培養基地,為國家濕地保護、管理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大興安嶺濕地
研究方向1:濕地系統關鍵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
以濕地水陸相互作用過程為主線,通過長期定位監測與實驗研究,揭示濕地形成、發育和演化規律;明確濕地水循環規律及水文生態過程與作用機理;研究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擾動下濕地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生物多樣性變化和生態適應性特徵,揭示濕地生態系統主要生態過程對全球變化的影響與響應機理;研究濕地生態系統結構、過程與服務功能的關係。
研究方向2:濕地修復與濕地管理
研究多因子協同作用下濕地退化的過程與機制;研究食物網與功能群在濕地修復中的作用及濕地修復過程中的主要生態功能變化;提出退化濕地修復的理論及不同類型退化濕地修復的途徑與關鍵技術,建立退化濕地修復過程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濕地系統減緩和應對全球變化的對策及適應途徑;進行流域濕地修復的多情景分析研究,提出以流域生態安全為目標的濕地優化管理模式。
研究方向3:濕地環境變化區域效應與資源可持續利用
通過野外定位觀測、綜合RS/GIS、模型模擬和同位素示蹤等技術,高精度的研究濕地環境變化的區域環境效應及未來趨勢,提出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和健康評價的指標體系;通過示範研究,探討珍稀動植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途徑,環境友好型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學原理及綠色產業模式,濕地開墾后農田的水土調控與增糧技術、鹽鹼化濕地綜合治理技術;天然濕地保護與高效利用的農業生態工程模式。
(1)濕地演化過程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研究
通過系統調查、“3s”技術應用、野外定位觀測,確定濕地類型及發育階段,研究人類活動干擾下典型流域濕地雙向演替典型階段的濕地現代過程及濕地結構特徵,在流域尺度上探討濕地系統過程-結構-功能的關係;建立濕地功能模型,評價與預測濕地功能的未來變化趨勢;研究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貨幣化評價方法。
(2)沼澤濕地碳、氮循環的關鍵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通過野外調查、定位觀測、模擬試驗,研究濕地系統中碳、氮、水耦合循環的關鍵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機理;建立濕地系統化學物質從非生物環境到生物環境再回到非生物環境的過程模型,研究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與濕地系統演變的關係,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與營養、水文條件間的關係及作用機制;研究濕地農田化過程中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適應性機理,定量評價濕地水文過程的環境效應。
(3)退化濕地修復技術與優化管理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濕地水文過程和濕地格局形成與變化的關係,揭示濕地退化機理;進行不同類型退化濕地恢復途徑研究,提出退化濕地關鍵恢復技術及恢復過程主要監測與評價指標,並進行技術集成與示範,建立基於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的水資源配置模式,並提出區域或流域合理的水資源配置模式;針對松嫩平原商品糧建設形成的農田退水,開展鹽鹼濕地對農田退水凈化效能研究,揭示農田退水對濕地生態系統影響,評估利用乾涸的鹽鹼泡沼蓄存農田退水的生態效應,探索利用農田退水恢復退化鹽鹼濕地的方法與技術體系。
(4)濕地農田化的區域環境效應及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研究
研究我國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長江中游濕地農田化過程及其對生態系統主要生態過程的影響;探討三江平原不同時段濕地景觀格局變化及其對局地溫度、水文過程、生境和生物多樣性、土壤碳庫和溫室氣體排放等的影響,提出濕地-農田景觀優化格局;研究濕地景觀功能中從斑塊到景觀的冷濕效應與濾過作用的空間尺度轉換方法,揭示濕地景觀生態功能變化的環境效應;研究濕地水文調節閾值,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區域水文效應;研究三江平原低濕農田水土優化調控模式與培養關鍵技術、松嫩平原鹽沼濕地種稻節水高產技術,建立天然濕地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工程模式,提供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相關技術體系。
近5年(2003-2008)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發表SCI論文近80篇;獲國家專利20餘項;出版論著10多部;發表CSCD學術論文近500篇。多次舉辦了高級別的學術研討會。實驗室研究編製的《國家重要濕地評價標準》被國家林業局採用。
現任領導
三江平原沼澤濕地生態試驗站
副主任:宋長春 研究員、王國平 研究員
學術委員會主任:劉興土院士
人員組成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9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百人計劃”1人;研究員10名;副研究員8名;助理研究員13名;技術支撐人員7名;流動人員108人(其中客座研究人員20人,博士后8名,博士研究生50名,碩士研究生30名)。
設備狀況
實驗室裝備整體構成了東北地區一流的、以濕地生態與環境學科為重點的權威實驗平台,是國內同領域專業特色突出的、知名的實驗室。
實驗室現有大中型實驗儀器設備透射電子顯微鏡、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連續流動化學分析儀、C N H S元素分析儀、濕地水質凈化模擬系統等30餘台。實行開放機制。
標本館
館藏濕地植物標本近1.3萬份。其中種子植物近1.2萬份,蘚類植物及蕨類植物近1000份。以東北區(三江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區、松嫩平原、遼寧海島)沼澤濕地植物為主,也藏有新疆、西藏、橫斷山、若爾蓋等地及少量南方各省(廣東、廣西、江蘇、浙江、湖南、海南、四川西昌等)的濕地植物標本,還包含一定數量其它國家的濕地植物標本,如:芬蘭、阿爾巴尼亞、加拿大、奧地利等。
野外台站
三江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興凱湖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大興安嶺森林濕地生態觀測研究站
研究團隊
濕地生態系統管理學科組
濕地與全球變化學科組
濕地恢復與濕地農業學科組
水文與水資源學科組
環境生態學科組
水環境污染與防治學科組
區域大氣環境學科組
土壤生物修復學科組
濕地生物多樣性學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