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埸
詞語
疆埸,漢語辭彙。意思是邊界,邊防;田邊,田界;疆土,領土;指戰場。
目錄
⒈ 田界;田邊。
《詩·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
毛·傳:“埸,畔也。”
朱熹·集傳:“於畔上種瓜,以盡地利。”
宋·司馬光《太子太保龐公墓誌銘》:“麟州屈野水西有田與夏虜相接,疆埸不明,數十年來,虜盜耕之。”
⒉ 邊界;邊境。
《左傳·桓公十七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
孔穎達·疏:“疆埸,謂界畔也。”
楊伯峻·註:“埸音易,邊境也。疆埸為同義連綿詞。”
《荀子·富國》:“觀國之治亂臧否,至於疆易而端已見矣。”
楊倞·註:“易,與‘埸’同。”
《三國志·吳志·士燮傳》:“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餘年疆埸無事。”
⒊ 猶疆土,領土。
章炳麟《箴新黨論》:“甲午遼東之役,喪師糜財,疆埸日蹙。”
⒋ 指戰場。
宋·王安石《王凱贈節度使制》:“將帥之臣,出乘疆埸,而有執敵捍患之材,入總營屯,而有折衝銷萌之用,則序功録德,當以厚終。”
章炳麟《政聞社員大會破壞狀》:“或謂民知愛國,則自以效命疆埸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