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盃”之美譽,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級(即初三至高三)中學生的科學競賽。其前名為科學服務社(Science Service)於1950年創辦的美國中學生科學博覽會。英特爾公司將贊助這一賽事至2019年。競賽學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學和部分社會科學內容,它為全球最優秀的小科學家和發明家們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
每年有來自超過75個國家大約1800名的青少年科學家為贏得22個科學類別和1個團隊項目類別的總價超過400萬美金的獎學金和獎品展開激烈的角逐。獲獎者除了高額獎金外,還可參加當年諾貝爾頒獎典禮,還能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小行星發現機構)以獲獎者的名字為小行星命名。並且能優先就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以及北大等國內名校。
2010年度第61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於5月9日-14日在加州聖何塞舉辦。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是由美國科學與公眾社團(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其前名為科學服務社(Science Service)於1950年創辦的美國中學生科學博覽會發展而來。美國科學與公眾社團是設立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個公益組織,其宗旨是推動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作為對支持贊助ISEF的企業回報,科學服務社把競賽的冠名權授給領銜贊助的企業。
每屆Intel ISEF都在美國不同的城市舉辦,這一賽事迄今已有60年的歷史。1996年,英特爾公司投入巨資成為該競賽的領銜贊助,並通過一系列的支持活動來推廣這一賽事。隨後的10多年來,英特爾逐步開發、提升了給予學生的獎勵,增設教育家論壇(Educator Academy)和與大賽相關的其他活動,使得大賽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擴大。
從2000年起,英特爾公司開始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合作,每年贊助中國學生參加在美國舉行的Intel ISEF總決賽。迄今為止,已經有180名中國學生帶著117個項目參加了這一賽事,獲得了128個 獎項。2004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辦的第55屆Intel ISEF上,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朱元晨,憑藉“3D計算機圖形”項目成為Intel ISEF頂級獎項 ——“英特爾基金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的三名得主之一。
Intel ISEF每年邀請1,000多名不同科學和工程學學科的專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負責評判項目,並在大獎賽期間與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每位Intel ISEF評委必須擁有博士學位,或擁有8年相關科研經驗。裁判由主辦機構的組委會遴選。
動物科學,行為與社會學,生物化學,生物醫藥與健康科學,生物醫藥工程,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化學,計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嵌入式系統,能源化學,能源物理學,機械工程學,環境工程學,材料科學,數學,微生物學,物理和天文學,植物科學,機器人與智能機器,軟體系統,轉換醫藥學。
The Gordon E. Moore Award:最高獎項,獎勵$75000
Intel Foundation Young Scientist Awards:Best of Category Award中選取兩位,獎勵$50000
Intel ISEF Best of Category Awards:22個學科組中各選一個最佳項目,獎勵$5000,並有$1000獎勵至選手所代表學校及賽區
Intel ISEF Grand Awards:給與22個學科中的:
一等獎:$3000
二等獎:$1500
三等獎:$1000
四等獎:$500
Intel ISEF Special Awards:由各大公司及機構贊助的獎項
Intel ISEF Experiential Awards:獎勵學生去其他國家交流學習或參賽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2000年第51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安徽和浙江4省市的18名學生,8個項目獲得決賽資格。在最終的角逐中,共有6個項目,12名學生獲得了6個獎項,這是中國青少年代表團首次參加Intel ISEF國際大賽。
2001年第5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蘇、福建、廣東的16名學生,11個項目獲得決賽資格,共有9個項目,13名學生獲得了17個獎項。
2002年第53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江蘇的21名學生,13個項目獲得決賽資格,共有8個項目、14名學生獲得17個獎項。
2003年第54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廈門中學曾國壽老師獲得“英特爾傑出科技教師大獎”(因非典事件,本年度參賽學生於2004年赴美參賽)。
2004年第5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福建、江蘇、浙江、湖北、河南、廣東和山西36名學生,24個項目參加總決賽,共有16個項目,25名學生獲得32個獎項。
2005年第56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山東、遼寧、四川和甘肅的32名學生,22個項目參加總決賽,共有12個項目,17名學生獲得22個獎項。
2006年第57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湖北、廣東、吉林、河南、四川和甘肅的29名學生,22個項目參加總決賽,共有12個項目,16名學生獲得16個獎項。
2007年第58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共有24人參加、參賽項目17個,共獲得13個獎項,其中專項獎5個,等級獎8個。北京、上海、湖北、福建、天津、遼寧、吉林、成都分別有項目獲獎。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都獲得學科一等獎兼最優秀項目獎。
2010年第6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2012年第6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段沛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地黃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生物化學類別一等獎,美國生理學會二等獎
徐毅華,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學,植物浸提液趨避蜜蜂防止農藥對其毒害的研究,動物學類別一等獎
鞏炳辰,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基於“手機KEY”的文件保密櫃,計算機科學類別二等獎,安捷倫科技獎
彭菁菁(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田園(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馮卓立(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用於泥石流監測的土壤水分感測器研製,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二等獎,美國地質學會三等獎
雷振東,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一種高選擇性甲烷檢測新方法——基於納米分子分揀技術,環境科學類別二等獎
余晟興,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基於新型基因工程單鏈抗體的芋螺毒素檢測試劑盒,生物化學類別三等獎,國際創新科技協會(IAIST)二等獎
Xin, Kevin Z,上海美國學校 - 浦西學園,通過胰脫氧核糖核酸酶與抗菌劑結合治療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治療方法,微生物學類別二等獎
衛晉穅、雷逸文、袁健康,香港英皇書院,聚苯胺制毒氣探測器,化學類別二等獎
潘駿生、崔雍建、黃耀德,香港中華基金中學,可捲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電池,能源與交通類別二等獎
許令瑋,湖南長郡中學,中國洞庭湖濕地血吸蟲病傳播源的以蜣控疫生態治理研究,醫藥與健康類別三等獎
高杭、羅可仁、張露予,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水稻芽期耐低氧資源篩選及基因表達分析,植物學類別三等獎
Chow, Kevin Kaiyi; Christenson, Nathanael Graham; Schuster, Luke Alexander,成都國際學校,基於網路攝像頭的指尖檢測,計算機科學類別三等獎
黃萃榆,香港聖保祿學校,以纖維素廢棄物處理水污染和漏油事故,環境管理類別三等獎
余修銘,江蘇省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新型防翻折仿生傘,材料與生物工程類別四等獎
董美麟,北京市第八中學,可變輪輻水陸兩棲移動式機器人,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四等獎
曹家駿、吳依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李薇(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環形電磁驅動技術研究和模型設計,物理與天文學類別四等獎
Guo, Courtney Kate,北京順義國際學校,俄羅斯方塊是否讓人更聰明?——縱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行為與社會科學類別四等獎
2015年第6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本次大賽中共有42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青少年科學愛好者。其中,16名中國學生憑藉12個創新項目,獲得包括一項頂級獎項、一項同類最佳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在內的個人和團體共計17個獎項。這也是中國大陸學生連續兩年在這項大賽中摘得學科“同類最佳獎”。
2018年5月,在被譽為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的第6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上,人大附中女生丑瑞華因研究惡劣天氣下路況環境增強感知系統,斬獲“系統軟體學科最佳獎”,為此將有一顆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這也是參賽19年來,北京學生獲得的最佳成績。
在2012年第6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中來自美國馬里蘭州克朗斯維爾市的Jack Andraka因為其新的胰腺癌診斷方式而榮獲今年的頂級大獎。在糖尿病試紙的基礎上,Jack創造一個簡單的測探感測器,通過測試血液或尿的方式確定患者是否患有早期胰腺癌。該方法的精確度超過了90%。與目前的測試方法相比,這個正在申請專利的感測器的速度高28倍,價格低28倍,而且敏感度超過100倍。Jack榮獲75,000美元的戈登·摩爾大獎,該獎項以英特爾聯合創始人、已退休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戈登·摩爾先生命名。
兩名英特爾基金會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是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皮克靈的Nicholas Schiefer以及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利斯堡的Ari Dyckovsky,他們分別獲得由英特爾基金會提供的50,000美元獎金。Nicholas的研究旨在提高搜索引擎的能力,從而反過來加強信息訪問。Ari研究的量子隱形傳送使得對數據安全性要求極高的機構可以在發送加密信息時避免被攔截的風險。
在2014年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中,Nathan Han擊敗了1700多名年輕科學家,獲得75000美元的最高獎項資助。除了Nathan Han以外,還有3位青少年的研究也具有諸多潛在的健康創新。
Joshua Meier,18歲,通過細胞/分子生物學的分類識別與幹細胞早衰有關的6種基因。
Tai Hei Chan,開發檢測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軟體,具有更快(只需10分鐘)和少入侵的特點。
Harry Paul,17歲,在材料與生物材料類領域開發了一個植入兒童的穩定脊柱,避免兒童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脊柱側凸,有望改善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