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論

統一論

統一論是一種世界觀。該觀點認為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間都是統一的,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在宇宙大同一的條件下運行的。

起源


統一理論是人類很早就存在的一種世界觀,從現有資料看。在中國上古時期,就有著萬物統一的理論,《易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典型的統一論。其後的諸子百家。以及對中國古代思想形成深遠影響的儒道釋三大派,都有著《易經》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論基礎,也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獨特特色。
在西方世界中,無論是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希臘神話,還是基督文明,都體現著世界萬物統一的思想,從柏拉圖康德到馬克思,也都在辯證之中,論證著萬物統一的理論。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人類的統一進步,和諧與統一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社會境界。

研究對象


1、自然界客觀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2、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關係;
3、人與自然、人與自然界萬物、人與人的關係。

基本觀點


思維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是迄今哲學上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爭論不休的基本問題和最高問題。
哲學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它對人類社會具體科學和實踐活動具有普遍的導向作用。也就是說如何解答哲學的基本問題關係到人們的世界觀正確與否,從而關係到人類社會一切具體科學和實踐行為是否正確。
解決哲學理論上的這一基本矛盾對人類的和平、進步與發展,尤其是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世界觀


• 宇宙無邊無際,浩瀚之極。物質是宇宙最根本的屬性。充滿宇宙的一切物質都在永不停息的運動和變化。運動和變化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物質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矛盾是物質內部和物質彼此之間的既對立又統一。例如:原子在相互作用中核外電子的得失就是這個對立和統一。這種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也就是事物的不平衡與平衡。“對立”就是不平衡,“統一”就是平衡。自然界一切物質就處於既互相對立,又相互統一的狀態——既處於普遍而連續不斷地打破原有平衡,又整體上持續不斷地協調到新的平衡的自然狀態。概括整個物質世界,儘管“對立”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然而它只是一種事物內部或局部的客觀存在,它不是事物綜合的全面完整的屬性。事實上,物質世界無論如何演變,完全的看來,始終就是一個混然的統一體。整個宇宙不是統一的對立,而是對立的統一。“統一”是事物的總體屬性,也是終歸屬性。
• “對立”只是存在於物質運動變化趨向“統一”的過程中,而“統一”不僅體現在物質運動變化的各個階段,也是物質運動變化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立”是相對的客觀存在;“統一”是絕對的客觀存在。因此“對立與統一”這對矛盾是事物局部與整體關係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亦即佔主導和支配地位的不是“對立”,而是“統一”。“對立”與“統一”不是同一層次的並列的關係,是從屬關係。“對立”從屬於“統一”,受“統一”支配;“統一”決定“對立”,“對立”趨向“統一”。”對立“只是普遍存在於事物內部或局部,造成運動變化,不是體現在總體的事物變化的共同趨向上。
• “對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統一”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總的趨勢和必然的狀態結果。否則,眼前就不會存在如此平衡狀態的一統天體世界。
• 在廣漠無垠的宇宙,從微粒到星體,大大小小的物質赫然遍布。充滿宇宙的物質並非雜亂無章。儘管宇宙中風雲變幻,斗轉星移,然而一切物質競是那麼的井然有序,各行其道,循規蹈矩。其運動變化必然有著統一的規律,事實正是如此。就宇宙中一切物質的運動變化來說,其總的規律就是不斷地打破原有的平衡,永無休止地趨向無限完美的整個宇宙天體的平衡,亦即“統一”。

唯心唯物


辯證

• 唯心主義觀點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源或本質;物質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識、思維的派生物或表現。為何古往今來有不少學問高深,知識淵博者持這種觀點呢?這是應當慎重關注的。
辯證法告訴我們,不應當輕率地否定某種觀點。眾所周知,觀察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會只有一個而是多個觀察點。立足點不同,察看的角度不同,結論就不一定相同——就好比盲人摸象。要全面、準確的弄明白某個事物,不僅須用全方位的,通透的眼光,還須調動其他所有感管來共同參與,尤其是須運用腦的思維功能。這還不夠,還要顧及到該事物與其它事物千絲萬屢的聯繫。因此,嚴格的說來,一個事物的正確的判斷結論,是很難用語言來準確表述的,也可以說用語言無法表達詳盡——這就是“真理”所具有的特點。“真理”——意會有得,言傳有訛。既然如此,我們用模糊的文字,來評判含糊的語言,也就難避以謬正謬,痴人說夢之嫌。然而希冀所在,又不得不拋磚引玉,以啟迪真知。
我們首先來弄明白,唯心主義者是否高瞻遠矚放眼整個大自然即遠遠超出人類社會的時空範圍觀察世界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唯心主義的觀點是:先有精神,後有物質,物質是精神派生的。這就是說,在宇宙產生之前就有精神存在。而事實上,不必說人類,即使誕生出人類的地球,並次第擴展到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更廣大的星系都不是永恆固有的;況且宇宙的起源從時間上是追溯無窮的,而地球世界與宇宙存在的無限漫長時空相比較,只不過是曇花一現;附載精神的人類存在於地球上的時間則更加短暫。無須贅言,足見“精神派生物質”的唯心主義觀點何其荒謬。
然而,我們換個視角,僅以狹隘眼界駐足人類社會,就可謂懸河難辯了。因為在人類社會,人類主宰一切,而主宰人類一切活動的就是意識;物質是不能直接支配人的行為的。在勞動生活中,人們可以憑主觀意願支配一切能夠支配物質,改變一切能夠改變的物質存在的形態。
我們不妨拋開自然界原有的物質形態,試看人類創造的一切形態的物質——毫無疑問是由人的意識所決定。儘管大自然鬼斧神工,卻不能夠代替人類巧奪天工的發明製造。而由人類組合、加工的任何形態的產品,無可爭辯和無一例外地都是源於人的意識。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就說明人在意識支配下的獨創性。試想,人們要研製一種全新的東西,一定是先有該意識,而後才可能製造出該形態的物質。事實上今天人類發明創造的許多東西,既是古往今來,人類一代又一代傳承和發揚光大的幻想所化為的現實,又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天然物質條件固然重要,但並非盡如人願,許多時候還是要靠人的智慧創造種種必要的條件。人們所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可見,意識在人類社會中所具有的主導性和決定性作用。
從這個角度說唯心主義觀點是有合理內核的。
• 但是,一些唯心主義者卻誇大了精神的先決性。
他們把觀察人類社會局部所得到的某些認識,概括到整個自然世界。他們夢幻般認為:宇宙是神——上帝創造的,人類也是上帝創造的。宇宙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和控制的,即上帝的意識主宰著一切。而事實上,不用說古代,就是現代高科技手段都沒有探索到上帝的存在。荒唐可笑的是那些斷言上帝決定一切的人,又有那一個見過上帝?假如就算是有上帝,那上帝自身是由何構成?假設由物質構成,那不就自相矛盾了?假設是主宰一切的意識,那就虛無縹緲了。因為你看不到,摸不到,用盡手段也探索不到,豈不是捕風捉影,胡思亂想。難道唯心主義者詔告天下的主張就是憑藉荒誕無稽的幻想嗎?
如果說上帝屬於自然界存在的某種統一性意念(或叫作“意量”),那還得加以辯證。
1992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王習加、吳建勛合著的一本名叫《統一論》的書中說:
“我們從用全息取代物質範疇入手進行重建科學基礎的工作。全息論不再把運動看成是物質的屬性,而看成是和物質一樣的宇宙現象。從而賦予能量與質量一樣的本證量地位。更重要的是,全息論還把思維也當成和物質一樣的宇宙現象。這樣一來,物質範疇即可界定為:以質量形式表現的客體;而運動則可界定為以能量形式表現的客體。在這裡我們提出第三種本證量——意量,即作為表現思維的量。我們實際上獲得了全息的三種存在狀態——物質態、運動態與思維態,正像水具有固態、液態和氣態的三種狀態一樣。”
他們所說的“物質態”、“運動態”和“思維態”都是真實的存在,把“物質態”與“運動態”和“思維態”並列到同一個層次。這裡的物質概念是指有質量的存在體,並不是傳統哲學意義上的物質概念。物質、運動、思維是三個本體的存在,它們三者是統一於全息的。全息是指宇宙本身,包括人在內。也就是他們是從宇宙本身出發的,顯然是唯物主義的觀點。
• 那麼,唯物主義是否完全正確的世界觀呢?
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本質上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派生的,是對物質的反映。顯然,唯物主義者有著比唯心主義者較高較廣的視野。可謂高瞻遠矚,放眼世界。但唯物主義者顧此失彼,只注重了宇宙抽象的“共性”,卻忽略了人類社會的“個性”。試想,忽視了人類社會實際個性的觀點,對於人類的實踐行為還能起正確的引導作用嗎?這個“個性”是什麼呢?就是在人們生產、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意識”。在這一問題上,唯物主義有遜於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分別誇大了“物質”和“精神”的作用。
不必再說唯心主義對“精神”作用荒謬的誇大,單說在人類社會範疇,唯物主義對“物質”作用的誇大。唯物主義者崇尚“實事求是”,講“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然而卻籠統地強調了“物質是第一性”,實際上把對純自然界的概括認識,武斷地概括到非純自然的人類社會中,作為宇宙的“普遍規律”;從而形成了對物質在整個大自然(包括不可忽視的客觀存在的人類社會)中作用地位的片面的觀點。
如果拋開人類社會,那麼唯物主義世界觀,便無懈可擊。但是離開了人類,哪還有什麼世界觀呢!科學的世界觀不應當忽視人類社會的實際特點,而應當涵蓋對人類社會的正確認識。應當是建立在包括對屬於宇宙局部的人類社會現實,實事求是地作出具體地分析、歸納,得到正確結論的基礎上。不可以憑對純自然世界的一般認識來概括非純自然的人類社會;當然也不可以以對人類社會局部的認識代替對整個自然世界的認識。我們應當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審視物質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
我們不妨把人類社會比作樓房——如果說“精神”是樓房的上層建築,那麼“物質”顯然就是樓房的根基。這樣,我們的眼光由下往上地看它的層次時,“物質”算作“第一層”;反之——俯瞰下來呢?“精神”就是“第一層”了。因此,物質的意義在於它是人類生存和活動所必需的資源條件,它在人類社會具有“本源性”或“基礎性”特徵;它在人類社會範疇的層次地位決不是凌駕於精神之上,它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的“本源性”或“基礎性”需要;與居於“上層建築”的“精神”相比照,“物質”顯而易見地是處在“上層建築”之下的“基礎”層次。物質供人類和其它一切生物所需,人類按需有選擇的支配和利用物質。在人類社會現實中,無疑是物質受人的意識調動,服務於人類,決不是人類受物質支配和服務於物質。儘管人的存在是由物質本源條件決定,然而人類不同於其社會範疇以外的自然世界的無生命物質那樣,純粹從屬客觀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因為從人類古往今來的歷程來看,並非完全順應自然的,而是具有改造客觀自然的主觀能動性。人類自從孕育出勞動能力后,改造自身所在社會範疇物質環境條件的能力與日俱增。隨著人類智能的發展,人的意識不僅主導和支配著自身的生產生活實踐,還支配和改造著地球上一切人類可以利用的物質資源,甚至主宰了整個地球。至此,可見精神在人類社會範疇無疑是具有的主導性和決定性作用的,並由此可窺唯物主義觀點的疏漏。

統一

• 我們應當肯定“精神”是人的屬性或人類社會的特有屬性。在自然世界,物質的存在是人類存在的先決條件,而人類的存在是“精神”存在的必然物質條件。沒有人類,便無所謂“精神”。人的生命與精神相依賴,共存亡。而物質是自然的本質屬性,即使沒有人類,物質依然客觀存在。“精神”與“物質”不屬於等同並列的範疇。這是因為:“精神”的存在只限於人類社會,它伴隨人類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的滅亡而滅亡;而“物質”的存在是普遍永恆的,它涵蓋人類社會的存在。人類社會只不過是龐大的自然世界中的一個小小的局部。在整個物質世界統一範疇,人類社會也只是一個子範疇。從這個意義上說,“精神”和“物質”無疑是從屬關係,即人的精神從屬於自然物質,由自然人類派生。因此,從宏觀的純自然的角度看來,無疑是“物質決定精神”。
然而,具體到自然世界局部的人類社會,由於人類業已按自己的意志改變甚至主宰了這個範疇的一切;因此如前所述,在人類社會範疇,“物質決定精神”的觀點受到質疑
• 統一論認為:“對立”不是事物總體的特徵和屬性,它只是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相對的和局部的存在,是暫時的,不穩定的存在。“對立”存在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然而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無不趨向“統一”。
• 統一論反對一切“唯”字論。唯此、唯彼都不會是全面看問題的觀點;因為這些觀點都是陷於對立的層次和處於相互對立的一面,而沒有佔到能夠全面完整看問題的高度,以至於必然顧此失彼。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站在“統一”的立場上,才能夠高瞻遠矚,明辨是非,才可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古人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講“對立”與“統一”關係。儘管這句話是講國家、民族的分裂與統一,但其義亦可外延至諸事物。用統一論來分析這句話,雖見其狹隘,但畢竟是古人所言,無意求全責備,義在所受啟發。
其實,“天之大勢,分之必合。”才是硬道理。“大勢”即總體狀態;“分之必合”是說事物中的矛盾對立必然會不斷化解,趨向整體平衡和統一的狀態。國家、民族如此,人類世界如此,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如此。
因此,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這兩種對立的世界觀,也應當由鬥爭發展到統一。應當擯棄對立,尊重事實,去偽存真,把兩種觀點的合理成分結合起來,形成精神與物質統一的世界觀。
• 精神與物質是統一的。對人類來說,精神和物質都不能孤立的存在,決不能把二者割裂開。構成人的軀體的物質是精神存在的基礎,精神依附於軀體,與軀體結合成生命統一體,神形相隨,神滅形消,形毀神無。精神是物質的完美組合和高度統一的結果,是物質聚合成生命的標誌,是構成生命體的所有物質統一的屬性,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量——“意量”。生命是物質呈現意量的形態。歸根結底,“精神”在本質上就是物質。
沒有本源物質就沒有精神。倘若沒有精神存在,就沒有人類存在,這樣物質相對人類而言也就無異於不存在。儘管物質的存在與否不以人的意志所決定,但沒有精神存在的時空何談物質和精神呢?
• 正視精神與物質的統一性對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深遠的意義。
• 不可否認:“物質”對於人類的誕生起先決作用,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在這個意義上,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派生精神、決定精神存在與否。
• 還要認識到:在人類社會中,只有“精神”與“物質”的有機統一,才是真正的主導和決定因素。
正確的世界觀必須始終把握整個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緊密聯繫。任何不符合大自然和脫離人類社會實際的觀點,起碼是毫無價值的;一切具有影響力的片面觀點,只會給人類以誤導或帶來危害。
我們應當揭去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神秘面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化解紛爭,確立全面、完整、統一的世界觀,以引導人類社會和諧發展,造福於人類,造福於大自然,造福於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