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詩文的氣韻和風格。
唐·
皎然《
詩式》卷一:“語與興驅,勢逐情起,作不由意,氣格自高。”
《舊唐書·韓愈傳》:“常以為自
魏晉已還,為文者多拘偶對,而經誥之指歸,遷雄之氣格,不復振起矣。”
《
朱子語類》卷一三九:“人之文章也只是三十歲以前,氣格都定,但有精與未精耳。”
⒉ 指人的氣度和品格。
宋·
范仲淹《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誌銘》:“公少而倜儻,負氣格。”
宋·
陸遊《答陸伯政上舍書》:“
石守道、李泰伯氣格相上下。”
明·
王錂《春蕪記·訪友》:“看你氣格清標,體貌閒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