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八音

壯族八音

壯族八音,原指古代吹打樂器的統稱,所謂“八音”,依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將樂器分為金(如鍾)、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塤)、革(如鼓)、絲(如琴)、木(如祝)等八類,俗稱“八音”。壯族八音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受“廣州八音”影響,后又吸收邕劇壯師劇壯族民間音樂的元素,逐漸發展而成。興於清代,盛於清末民初,直到20世紀80年代,它主要流行於邕寧縣及其周邊廣大地區,以“邕寧壯族八音”為品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間民俗吹打樂的縮影。

2006年,邕寧壯族八音被自治區政府公布為廣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歷史


邕寧壯族八 音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民初,蒲廟那路一帶,在農村舉辦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喜慶活動時,大家都請“八音班”吹奏,因此,壯族八音就十分盛行,1915年左右,在蒲廟那路,以黃大紀等人為主的壯族七人八音班就很馳名(現還遺有該班直徑近一米的大鈸和一面16斤的大銅鑼)。此後,隨著廣東粵劇班頻繁進入廣西,邕寧壯族八音在富有壯民族和民俗特色的吹打樂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廣東音樂精華,逐漸發展為極具壯民族特色的“邕寧壯族八音”,並在廣大地區盛行不衰,在民間深深紮根。

基礎


壯族八音在邕寧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蒲廟、那樓、新江、中和等鄉(鎮)最為普及,每個行政村都有數支八音隊,長年開展演奏活動。如今邕寧區能演奏八音的樂手300多人,這對於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南寧市的知名度,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該城區政府實施了壯族八音的保護措施:一是舉辦2005年邕寧區壯族八音比賽;二是邕寧區政府決定從2005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邕寧壯族八音文化藝術節;三是增加經費投入,每年撥出專款用於壯族八音保護工作;四是成立青少年壯族八音示範班,培養壯族八音演奏人才。在邕寧區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邕寧壯族八音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發展,壯族八音這朵奇葩將在民族文化之林中大放異彩。

藝術特點


邕寧壯族八音中的鼓、鑼、釵、嗩吶等樂器均以男性表演為主,男性表演時雙臂力量厚重,丹田之氣充足,樂聲粗獷嘹亮,渾雄深厚,震懾魂魄,令人嘆服。這一觀念已經深深鐫刻在壯族人民的心裡,多年難以動搖。女性參與八音表演的歷史從幾年前才開始,邕寧區那路村壯族女子八音表演隊在2010年的邕寧壯族八音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用樂聲婉轉、風格獨特的演奏打動了在場每一位聽眾的心。
目前,壯族八音隊有以村為單位的,有以鄉鎮為單位的,也有以城區為單位的。

文化品牌


1983年,邕寧縣文化局組織文藝專干深入農村開展文藝輔導活動,對壯族八音這一民間音樂進行挖掘、整理、加工,組建了以農民為主的百人“邕寧農民八音隊”。農民八音隊組建后,選出團隊領導機構,制定規章制度,定期集中培訓,集中排練,使整體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在文化部門的指導下,農民八音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藝術形式,使壯族八音更具濃郁的民族氣息和獨特的藝術表演風格。在原以嗩吶為主的吹打樂器基礎上,增添了四人齊擂的大鼓及壯家姑娘喜愛吹奏的無孔笛、師公岳鼓、壯人喜歡唱的壯族山歌“嘹啰”調、彩調採茶調等;在單純吹打表演的基礎上,配以“抬花轎”、背新娘、師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風情表演;在演奏內容上,創作了一批熱烈歡快的新曲目,多年來,邕寧農民八音隊應邀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迎賓和表演活動,在中外嘉賓心目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邕寧八音,已成為邕寧民間藝術的一朵絢麗的奇葩,邕寧農民八音隊,已成為邕寧的“文化品牌”。

前景


一支由青少年兒童的八音表演隊也將出現在2011年邕寧壯族八音文化藝術節上。屆時,開幕式上分別由男女老少組成的幾支八音隊一一吹起那優美、嘹亮、高亢的八音,聽眾會得到別樣的享受。為了組建這一支青少年兒童八音表演隊,邕寧城區的文化部門頗費心思。因為兒童的聲帶處於發育期,而練習八音需要用到丹田之氣,力氣運用不當會導致聲帶受損,為此,邕寧區文化館特意請了專業老師對這些孩子進行專業培訓,一對一練習。為了達到完美而又不影響孩子們的聲帶,老師們在輔導的同時,也注意孩子們聲音有無異常的變化,一旦發現不對,立刻糾正過來。籌備時間歷經半年,這些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刻苦練習,除了中秋節放假一天外,其餘的每天都進行八音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據蒙志剛透露,這群孩子目前練習狀態良好,他對此很有信心,希望在今年的開幕式上,這支由兒童組成的八音表演隊會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