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劇
邕劇
廣西壯族地方戲曲之一。邕劇屬皮黃聲腔系統,聲腔導源於湖南,舊時稱為廣戲、老戲、本班戲、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動中心在古邕州一帶,且用邕州(南寧的古稱)官話演唱而稱為邕劇,是廣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曾經流傳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和越南、柬埔寨等地。
邕劇的表演極具特點:線條粗獷有力,淳樸雄壯,是南派武功和粵西風骨的結合。與其他劇種迥異,許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投足等都來源於桂西南一帶壯、漢兩族人民共同喜愛的民間舞姿、武技和美術造型,在某些方面體現了壯族的雄渾粗獷的民族風格。
2008年6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報的“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邕劇演員表演高空跳躍
清朝末期,邕劇已在桂中、桂南地區流傳開來,甚至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受到極大的歡迎。
清朝末期,大部分的邕劇戲班是由成名藝人建立起來的,如當時紅極一時的四大本地班———全新鳳、合新鳳、壽新鳳、樂堯天,皆為此類。所以其時戲班多為“家族班”,劇目的的傳承大多靠師父一字一詞、一招一式傳授給徒弟。清朝末期南寧最有名的“家族班”當屬樂堯天班,有“一天蓋三鳳”之說,創立者為蔣祖友,其《打龍蓬》極為出名,有“戲狀元”之美譽。
邕劇表演
抗日戰爭時期,戲班藝人們也在戲台上表達著自己的愛國熱忱。蔣大增、杜松齡等邕劇藝人在隆安演出時,一改往日的愛情題材劇,上演《血戰高平》。據介紹,當喜聞樂見而又雄渾激昂的本地劇在台上唱起時,場下的戲迷們亦激情滿懷,都站起來和著藝人的詞一起唱戲。隨著日寇的入桂,不少邕劇藝人紛紛棄家出走,在逃難中,他們寧願賣番薯糖水,開茶館維持生活,也不願為侵略者粉飾太平。此後,邕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停滯期。
1949年,全國解放,這為文化藝術的發展開創了新天地,1951年元月,南寧市有關部門把街頭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邕劇團,並修建邕劇院(現南寧影劇院)作為劇團固定的練功和表演場所。 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邕劇曾經顯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極具魅力。
邕劇有自己獨特的表演程式,如:“甩髮”、“宮仔”、“孖宮仔”、“馬步”、“跳台”、“過山”等,並有諸多絕活特技,如“吐血”、“十八羅漢架”、“氣功變臉”、“羅帽功”、“獠牙功”、“苒口功”、“打叉功”、“舌花功”、“吊辮功”、“陰陽眼”、 “雙照鏡”、“大過山”、“蓮花座”等。
邕劇的表演風格古樸、粗獷,其文戲表演細膩,注重人物內心感情的抒發。武打則粗獷激昂,表演誇張、潑辣,講究硬橋實馬,拳、刀、槍、叉、棍、牃各有套路,與其他劇種迥異,而許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投足等都來源於桂西南一帶壯、漢兩族人民共同喜愛的民間舞姿、武技和美術造型,在某些方面體現了壯族的雄渾粗獷的民族風格。
邕劇節目表演
第一,李名揚的“變臉”。第三任團長李名揚有自己的“鎮山之寶”。在邕劇《李槐賣箭》中,他扮演的角色李槐遭到公孫贊戲弄,怒髮衝冠,臉色瞬間突變:由青變紅,再由紅泛青,紅時紅得透頂,青要青得嚇人。李名揚的變臉不像川劇那樣藉助臉譜表現,而是運用氣功,這可是實打實的真功夫。
第二為“耍獠牙”,這是老藝人蔣明甫的絕技。獠牙乃取大野豬或老母豬的犬牙製作而成,長二寸余。扮演花臉的蔣明甫為了在戲中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兇狠,需要在嘴裡含上四根長長的獠牙。為了不讓獠牙掉出來,得事先在獠牙里灌滿鉛,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後部。不需要時,把四根獠牙全部收入嘴中,需要時依靠舌尖和牙關節等部位的攪動,將四根獠牙推出做各種姿態,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兩牙相擊,把花臉的兇狠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為老藝人劉三的“砸爛台”。劉三其時已年過花甲,可表演起“砸爛台”一點不含糊。在舞台中央把三張桌子疊放在一起,再在上面加一把椅子,旁邊放好一張桌子。劉三爬上高椅,一個跟頭翻下來,背部砸在旁邊的桌子上,把桌子砸個粉碎,而人卻安然無恙,此乃當時武戲表演中的壓軸戲。
諸如此類的武功絕技令無數觀眾如痴如醉,嘆為觀止,這也正是邕劇最吸引人的地方。可惜絕技多是不輕易相傳的,即使師父願傳,要修鍊成功亦非朝夕之功,所以許多絕技已經失傳,後人只能在老藝人的描述中去想像當年的神奇了。
邕劇的語言用桂西南官話,並含有大量的白話、客家話、平話和壯話的民間習語、辭彙、諺語、歇後語等。
邕劇的臉譜原有一百多個,多專角專譜。一般常用黑、紅、白、綠、黃五色,有時也用藍、灰、金等色。其色彩表現的內容,一是說明膚色,二是寓意人物特點,並以此反映嶺南人民的傳統習俗和地方文化特點。
邕劇的劇目豐富多彩的,據不完全統計,邕劇傳統劇目大小共七百多個,保存下來的劇目有418個。這種極具地域特色的戲劇文化是嶺南民間藝術的結晶,有著特殊的價值。
邕劇傳統劇目主要有:《五台會兄》、《西河會妻》、《三進士》、《長生樂》、《七狀紙》、《紀鸞英招親》、《霸王歸天》、《楊八姐搬兵》、《百鳥衣》、《春滿櫃檯》、《王六郎》、《紅碗記》、《陳塘關》等。
1969年,由於歷史原因,邕劇團被迫解散,導致邕劇觀眾的流失和市場的萎縮,邕劇滑入了“疲憊期”,甚至一度銷聲匿跡。
為了使邕劇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從1987年開始,南寧市的有關部門對邕劇展開了一系列的搶救工作。2006年,邕劇被列入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