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羅羅腔的結果 展開

羅羅腔

羅羅腔

羅羅腔是一種流行於山西省大同地區及河北部分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由弋陽腔演變而來,興盛於清代乾隆年間,清末至民國時期漸呈衰頹之勢。羅羅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眾人在後台幫腔,和之以"羅羅喲喲"之聲,"羅羅腔"之名即由此而來。羅羅腔表演形式活潑,唱腔優美動聽,生活氣息濃厚,是大同地區、河北部分地區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之一。據清朝康熙年間戲劇家劉廷璣著《在園雜記》中記載:“近今且變弋陽腔為四平腔、京腔、衛腔,甚至等而下之為梆子腔、亂彈腔、巫娘腔、嗩吶腔、羅羅腔矣,愈趨愈卑,新奇迭出,終以崑腔為正音。”由此可見,羅羅腔是由弋陽腔演變而來的,其形成年代起碼是在康熙年間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雛形的羅羅腔,它主要活動在冀中地區。

劇種起源


羅羅腔演齣劇照
羅羅腔演齣劇照
羅羅腔的起源雖然說法不一,但到清代中葉,特別是清乾隆至嘉慶年間,羅羅腔已發展成為一個非常成熟的劇種。在當時的官方演出中佔有一席之地,曾經同花部的京戲、梆子戲等劇種一起,與雅部的崑劇爭雄。
清末,羅羅腔漸呈衰勢。到19世紀60年代,羅羅腔的流布範圍只剩下山西省的靈丘縣渾源縣應縣繁峙縣和河北省的唐縣阜平縣等一小片天地了。
民國年間,所剩無幾的羅羅腔流布地區是梆子戲的天下,羅羅腔的演出活動更是舉步維艱,羅羅腔除在廟戲、願戲中有習慣性演出外,其他演出就比較少了牞而羅羅腔藝人們為了糊口,常與“絲弦”、“老調”、“弦子腔”等北方弦索系統的劇種合台演出,逐漸融到了其他劇種中去。這一時期,羅羅腔與“梆子”、“皮黃”等大劇種在藝術競爭中處於劣勢,但是它有賴於民間傳統的演出習俗,仍能保留部分較為固定的演出台口,就山西省晉北一帶而言,大同市西南方有些村莊,每年都有羅羅腔固定演出的台口,繁峙縣沙河以東部分村莊,不論一年內唱幾台其他劇種的戲,都不算正戲,只有唱羅羅腔才算正戲,應縣不少村莊,男婚女嫁時,婆家和娘家一般都要請樂手把羅羅腔的【彩腔娃子】吹奏一番,以圖吉慶。

劇種歷史


羅羅腔演齣劇照
羅羅腔演齣劇照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京劇、河北梆子興起之後,劇目豐富,名伶 輩出,各個班社實力很強,相比之下的羅羅腔只能算個民間小劇種,各個方面都很遜色。因此,當時藝人們為了糊口,不得不到偏遠的山區另謀生路,於是就轉移到河北省的行唐、阜平與山西省的靈丘、廣靈、繁峙、渾源、應縣等地,並在雁北站住了腳根,成立起職業班社。據傳說,當時靈丘有個唱旦的演員,名叫雷有子,專攻青衣、小旦,唱腔優美動聽,表演藝術高超,踩起小旦“蹺子”飄然如飛,多少觀眾為之傾倒,享有“看了雷有旦,三天不吃飯”的盛譽。
解放以後,靈丘縣成立羅羅腔劇團。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羅羅腔在唱腔吐字、念白里柔合了雁北地方色彩,使之從演齣劇目到音樂唱腔及藝術表演等各個方面都有所發展,並以其獨特的劇種風格贏得了觀眾的讚賞。
羅羅腔傳統音樂唱腔主要有:“甩板”、“數詞”、“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種,其中“數詞”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說唱性強,很有曲藝說唱的味道。
文武場樂器與梆子劇種大同小異,有些曲牌和鑼鼓經也是從梆子劇種借鑒而來的。
傳統代表劇目有:“小二姐做夢”、“錦緞記”、“讀絨花”、“龍寶寺”、“黑驢告狀”、“兩狼山”、“楊家將”、“羅通掃北”、“飛天閘”、“描金櫃”等四十多個劇目。

唱腔音樂


演齣劇照
演齣劇照
靈丘羅羅腔的唱腔很多,相傳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哈哈”,但大部分均已失傳。流傳至今的計有【數詞】、【甩板】、【流水】、【山坡羊】、【歌南子】、【鳳絞龍】、【起腔】、【趕板】、【垛腔】、【哭腔】、【散板】、【糜子】、【娃子腔】、【彩腔】、【跪柱香】等。羅羅腔的演唱屬聯曲體的形式,這種聯曲體並不是元明的南北曲,而是各種俚曲小調的聯絡運用。它雖然有【干板】、【甩板】、【流水】、【起腔】、【跺腔】等,但它們調式不同,相互之間很少自然聯繫。因此,結構不成板腔體系,只能說它的個別唱腔是以不完備的板腔體形式出現的。
就其曲式、調性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以【數詞】為主,包括【甩板】、【哭腔】、【流水】、【起腔】、【趕板】、【糜子】、【垛子】等,均屬宮調式,演唱時定為A調,具有節奏明快、旋律清爽、委婉流暢的特點,善於抒情。
第二類以【娃子腔】為主,包括“彩腔”、“跪柱香”等,均屬徵調式,演唱時定為D調。具有活潑、風趣、熱鬧之特點,旋律跳動性較大,適合表現喜悅之情。
靈丘羅羅腔的演唱,吐字清晰,說唱性較強,真假聲結合使用。假聲的運用,常以高八度的“背宮音”用於句尾,形成它獨特的演唱風格。演員在行腔運調上多無嚴格的行當之分,僅【數詞】一類曲調有男女同調不同腔之別;而【娃子腔】一類曲調則純系男女同腔同調。
伴奏樂器有文場、武場之分。武場樂器有鼓板、磕板、鐃、鈸、小釵、手鑼、堂鑼。配合動作所用鑼鼓點,與山西北路梆子的鑼鼓點基本相同,連接唱腔部分的鑼鼓點則為自己獨有。文場樂器有小板胡曲笛、三弦、海笛、笙等。建國后加進了二胡、中阮、大提琴、揚琴等,但仍以板胡和笛子為主。板胡在伴奏【娃子腔】系統的唱腔時,指法特殊,拉“1”音不從外弦取音,而用左手第五指在裡弦上取音。否則就奏不出【娃子腔】的固有特色。

藝術特色


羅羅腔歷史悠久,形態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傳統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唱腔結構又在不斷變化。羅羅腔傳統的音樂唱腔主要有甩板、數詞、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種,其中說唱性較強的數詞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與板式唱腔有機結合的特殊結構,如以甩板、數詞與流水組合為一套曲子,等等。羅羅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較為特別,"唱時不伴",樂器過門在每句的尾音處進入。羅羅腔有南北之分,靈丘羅羅腔屬北曲弦索系統,在藝術上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劇目生活氣息濃厚,台詞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說唱性強,有曲藝說唱的味道。樂隊不拖腔伴奏,只在每個樂句尾音部分加入伴奏,過門之後即停。給演員的唱演留下很大發揮餘地,能說能唱,節奏可快可慢,音量可大可小,吐字格外清晰。很有特色的是男角在尾句部分用高八度的假嗓耍腔,俗稱:"背宮音",反映出其中古老唱腔的痕迹。"走花梆子"、"踩畦子"等台步、身段動作載歌載舞,生活氣息濃郁,是羅羅腔旦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伴奏樂器通常有:小板胡、笛子、笙、嗩吶、三弦等。打擊樂有:板鼓、戰鼓、堂鼓、手板、小鑔小鑼、中虎鑼等,又加進了琵琶、揚琴、二胡、小提琴等樂器,音樂表現力增強了。靈丘羅羅腔的傳統音樂唱腔傳說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哈哈",現存唱腔主要有:〔數詞〕、〔娃子〕、〔甩板〕、〔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哭腔〕、〔山坡羊〕、〔圪腦兒〕等十多種,其中〔數詞〕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說唱性強,很有曲藝說唱的味道。傳統代表劇目有:《小二姐做夢》、《錦緞記》、《讀絨花》、《龍寶寺》、《描金櫃》等四十多個劇目。

傳承譜系


旦行

演齣劇照
演齣劇照
王彥雲女,1934年生,靈丘縣武靈鎮魁見村人,主工旦行,藝名“黑巧旦”。14歲從藝,1949年登台,唱旦角,1983年退休。代表劇目《小二姐做夢》,1980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將這一劇目錄像存檔。
楊淑珍女,1954年生,靈丘人。工小旦。曾先後飾演傳統劇目《小二姐做夢》中的小二姐,《英台抗婚》中的祝英台,《秦香蓮後傳》中的皇姑,現代戲《朝陽溝》中的銀環等角色。
龍繼蓮女,1960年生於靈丘縣狐子溝村。工小旦、刀馬旦、小生。1994年任靈丘縣歌舞團副團長、導演兼節目主持和演員。1996年歌舞團與羅羅腔劇團合併后,仍擔任副團長、導演工作。曾在傳統劇目《春草闖堂》中飾春草,《小二姐做夢》中飾小二姐、《桃李梅》中飾三妹,《打金枝》中飾郭愛。執導過現代戲《阿鳳的婚事》、《父子爭權》等。
張翠娥女,1966年生於靈丘縣新莊村。工小旦。曾先後主演過《打金枝》、《小二姐做夢》、《啞女告狀》、《桃李梅》等。

醜行

王自謙男,靈丘縣沙嘴村人。主工醜行,藝名“千千丑”,演唱特點是風趣自然,行腔流暢,吐字清晰,假聲運用圓潤、婉轉,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曾在《草人媒》、《串竹記》、《淚中花》等劇目中扮演不同形象的丑角人物。
支瑞星男,1941年生,靈丘縣城內村人。主工文武三花臉。曾主演了《三岔口》、《盜馬》、《審土地》、《杜鵑山》等傳統及現代劇目。

生行

安富國男,1940年生,靈丘縣東河南鎮人,主工鬚生、花臉,已退休。他的唱腔寬厚,高亢,富有穿透力。曾飾演過《訪白袍》中的尉遲恭、《明公斷》中的包公、《打金枝》中的郭子儀、《紅燈記》中的李玉和等。
張國有男,1946年生,靈丘縣柳科村人。1958年從藝,工鬚生。他的演唱音色飽滿,高亢激越。曾主演《描金櫃》、《審土地》、《十五貫》、《逼上梁山》、《破洪州》、《沙家浜》等。

劇種現狀


羅羅腔為了解戲曲傳統、認識戲曲發展變化的規律提供了活生生的材料。古老的羅羅腔在現代社會陷入了生存的困境,由於資金缺乏,演出市場萎縮,演員紛紛流失,1960年成立的靈丘縣羅羅腔劇團是僅存的一個專業演出團體。現今已經到了搶救、保護這一珍貴劇種的緊要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