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鎮

蒲城鎮

蒲城鎮位於蒲縣中心,東連黑龍關鎮,南界堯都區河底鄉和吉縣,西依山中鄉,北接紅道鄉。東西長12公里,南北長 28公里,總面積265.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全鎮轄10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85個自然村,1個城鎮居民委員會,總人口6970戶。該鎮氣候溫和,自然資源豐富,城鎮發展較快。

區劃代碼:141033100,代碼前6位:141033,長途區號:0357,郵政編碼:041000,車牌號碼:晉L,行政級別:鎮

2021年6月,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5388人。

簡介


蒲城鎮地處蒲縣中南部,縣城所在地,東與黑龍關鎮相依,西與薛關鎮為界,南與堯都區河底鄉和吉縣接壤,
蒲城鎮
蒲城鎮
北與紅道鄉為鄰。東至石堆東側300米處,西至桃灣河西村紅石咀,東西長16.5公里;北至紅道坡,南至豹子梁,南北長32公里,總面積256.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地理座標北緯36°11′~36°15″,東經111°01~111°11′之間。境內有土石山區、黃土殘塬溝壑區,年平均氣溫8.7℃,無霜期180天左右,年降雨量586毫米。
境內水系發達,南川河主流從本鎮南耀村東溝中豹梁瓦窯溝西側發源流經南川於荊坡村口匯入昕水河,而且支流眾多,覆蓋整個南川地區。昕水河、北川河均從鎮域內流過。
境內臨大一級公路穿境而過,通村油路連接各村委,荊河高速引線貫通荊坡、棗林、茹家坪、刁口、南耀四個南川沿路村委,鎮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境內森林面積11560公頃,覆蓋率45.14%。主要樹種為遼東櫟,是本縣主要林區之一。境內野生植物有山丁子、山楂、沙棘、山桃、山杏、酸棗、黑木耳、蘑菇等。藥用植物有枸杞、地黃沙參甘草、白赤芍、豬芩、連翹、荊芥麻黃柴胡、大黃、知母五味子、地 皮、薄荷等270餘種。陸棲脊椎動物有70餘種,主要是金錢豹花面狸、貓狸、青羊、野豬、原麝、野兔、喜鵲、百靈、烏鴉、鵪鶉、錦雞褐馬雞、金雕等。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山西省省鳥褐馬雞、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金錢豹主要分佈於豹子梁及周邊山林一帶。金雕主要活動於人跡罕至的荒山河旁。
礦產資源有煤、鐵等,尤以優質主焦煤為主,地質儲量2.27億噸。
全鎮耕地面積1722.06公頃,是本縣糧食主要生產區之一,主要有玉米、小麥、穀子、馬鈴薯、小雜糧等。
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蒲縣古迹柏山東嶽廟,位於縣城東柏山上,是以東嶽行宮大殿為中心的一組大型建築群,相傳始建於唐,元、明、清均復修重建。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建築物280餘座,廟宇中間主殿雄居,四周是古樸的圍廊和逼真的塑像。主殿前聳立有富麗的“天堂樓”,後排列有上下兩院的“地獄府”。周圍松柏千餘畝。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歷代為本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置蒲川縣以來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均為蒲縣縣治所在地,民國時期,為當時縣政府所在地。民國37年(公元1948年),蒲縣解放后至今,為中共蒲縣縣委、蒲縣人民政府所在地。蒲城鎮是由原城關鎮和刁口鄉於2001年4月合併而成。合併時,城關鎮轄城關、荊坡、桃灣、曹家莊、棗林、鄧家山、碾凹、木家莊8個行政村,刁口鄉轄刁口、南耀、茹家坪、安溝、前腰5個行政村,合併後有13個行政村。2003年又進行了撤併行政村,鄧家山併入荊坡村、安溝村併入刁口、前腰併入茹家坪,撤併后全鎮轄城關、桃灣、荊坡、曹家莊、木家莊、碾凹、棗林、茹家坪、刁口、南耀10個行政村,56個村民小組。2008年,木家莊與碾窪合併為碾窪村。2010年總人口21930,其中農業人口9320人,城鎮居民11610人。

人口


2021年6月,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5388人。

鎮下轄村


城關村桃灣村碾凹村曹家莊村木家莊村棗林村鄧家山村荊坡村刁口村前腰村南耀村安溝村茹家坪村

自然狀況


境內有土石山區、黃土殘塬溝壑區,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8.7℃,無霜期180天左右,年降雨量586毫米。境內森林面積11560公頃,覆蓋率達45.14%,主要樹種為遼東櫟,是本縣主要林區之一。林產品主要有黑木耳、猴頭等。動物資源亦很豐富,達幾十種之多,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礦藏資源有煤、鐵等尤以優質主焦煤為主,地質儲量2.72億噸。

基本情況


蒲城鎮是在2001年由原城關鎮與刁口鄉合併而成,全鎮轄10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85個自然村,1個城鎮居民委員會,總人口6970戶,21971人。其中農業人口2118戶,9101人;非農業人口4852戶,13870人。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1.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68元。

發展簡況


全鎮上下大力實施“農牧穩鎮、商貿富鎮、科教興鎮、工企強鎮”戰略積極落實中央和省、市、縣的支農惠農政策,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引進項目工程,促進了和諧蒲城的建設。
農牧業區域發展以城郊為主的蔬菜開發區,蔬菜大棚發展到60個,面積60畝,露地蔬菜150畝;以沿川為主的糧田高產區,玉米、穀物種植面積10000餘畝;以曹家莊東西山垣為主的土豆、小雜糧生產區,種植面積5000畝,其中克新一號新品土豆種植1000畝;以保彥莊園為主的藥材示範區面積1500畝;以桃灣小尾寒羊養殖場、荊西千頭豬場、樂生養鹿場為主的新型養殖業年實現收入500餘萬元。
新農村建設重點突出
蒲城鎮城關村是臨汾市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之一,該村投資80萬元實施巷道硬化5000平方米、綠化荒山300畝、建成佔地3600平方米農民休閑廣場、完成戶戶通自來水等工程。桃灣村是蒲縣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之一,該村投資80萬元實施了后凹油路400米硬化、河西村昕水河大橋建設、北桃灣和新豐兩個村組巷道2000米硬化、前凹和后凹兩個村組的飲水解困等工程。荊坡村投資30餘萬修建了跨南川河大橋、硬化巷道1000米工程。
各項工作協調並進
教學工作以貫徹新的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學手段為突破口,使全鎮學生學習成績穩步提高,荊坡小學連續五年在全縣統考中名列第一。大力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成立了桃灣威風鑼鼓隊、蒲城鎮乒乓球隊、蒲城鎮門球隊。加強衛生院建設,蒲城鎮衛生院已成為蒲縣公安局刑偵的協作醫院,並擁有兒科、牙科等特色醫療服務,正在籌建二級乙等標準衛生院。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農村五保戶和困難村民都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