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渡

唐曉渡

唐曉渡(1954年1月-- ),江蘇儀徵人,1982年1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2月到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編輯部先後任編輯、副編審,現為作家出版社編審、北京大學新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著有詩論集《不斷重臨的起點》、《唐曉渡詩學論集》等,譯有米蘭·昆德拉文論集《小說的藝術》等,主編“二十世紀外國大詩人叢書”多卷本、《新詩三百首》(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副主編)、《燈芯絨幸福的舞蹈——后朦朧詩選》等十餘種詩選。

個人經歷


唐曉渡
唐曉渡
唐曉渡,男,江蘇儀徵人,1954年1月生,1968年初中畢業后插隊三年,當工人六年。
1982年1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2月到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編輯部工作,先後任編輯、副編審;現為作家出版社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北京大學新詩研究中心研究員,海南大學、揚州大學文學院 兼職教授。
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和文學評論寫作,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
多年來主要致力於中國當代詩歌,尤其是先鋒詩歌的研究、評論和編纂工作,兼及詩歌創作和翻譯,被認為是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詩歌批評家之一。

個人成就


學者唐曉渡
學者唐曉渡
2005年與西川一起創辦並主持北京中坤集團帕米爾文學工作室;2007年10月應聘任中坤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創辦《當代國際詩壇》,多次組織並主持中外詩人、作家、翻譯家、學者的高端交流項目(包括迄今已舉辦兩屆的“中坤國際詩歌獎”評獎)。
評論和詩歌作品被收入國內外多種選(譯)本,其中《時間神話的終結》獲“首屆‘文藝爭鳴’獎”(1995,由謝冕汪暉陳思和、王曉明、童慶炳等學者組成的評委會評語為:“本文所揭示的‘時間神話’之說,切中了本世紀以來知識分子思維模式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並對當前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中的某些現象作出了坦率和尖銳的批評。文章由於其深刻性而給人諸多啟發。其觀點和膽識對清理20世紀的思想,具有較大的意義。”);《對話:中國式的後現代及其它》獲“首屆‘山花’優秀理論獎”(與歐陽江河、陳超合作,1995);《一次不確定的語言歷險》、《誰是翟永明》分獲2005、2006年“當代作家評論優秀評論獎”。
自1995年起,先後應邀赴荷蘭萊頓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布朗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法國里昂第三大學、捷克查理大學等國外學府講學或朗誦。
2001年應邀出席在法國里爾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公民大會。
2008年應邀出席第八屆柏林國際文學節。

主要作品


著有詩論集《不斷重臨的起點》(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唐曉渡詩歌評論自選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中外現代詩名篇細讀》(重慶出版社,1998)、《唐曉渡詩學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辯難與沉默:當代詩論三重奏》(三人合集,作家出版社,2008)、詩歌隨筆集《今天是每一天》(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等;
譯著有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文論集《小說的藝術》(作家出版社,1993),以及S·普拉斯、V·哈維爾、C·米沃什、Z·赫伯特、M·赫魯伯等詩人、作家的部分作品;
主編“二十世紀外國大詩人叢書”多卷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0,與劉東、楊煉聯合主編)、“當代詩歌潮流回顧叢書”多卷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與謝冕先生聯合主編)、《現代漢詩年鑒.1998》(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帕米爾當代詩歌典藏》(十卷本,作家出版社,2008)、《中國當代先鋒詩二十年:譜系與典藏》(佛山期刊出版總社,2010,與張清華聯合主編)、《新詩三百首》(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副主編)、《詩季》(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副主編)、《通才讀本。經典閱讀。詩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等;
另編選有《中國當代實驗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與王家新合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詩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二十世紀外國抒情詩精華》(作家出版社,1990,與王家新合編)、《在黎明的銅鏡中——朦朧詩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燈芯絨幸福的舞蹈——后朦朧詩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從死亡的方向看——長詩組詩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中國當代女性詩歌文庫。翟永明卷》(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九十年代文學精覽叢書。先鋒詩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等十餘種詩選。
1988年與芒克、楊煉聯合發起成立“倖存者詩歌俱樂部”並創辦民刊《倖存者》(只印行二期);1990年與芒克等創辦民刊《現代漢詩》(前後印行10期凡16卷)。

作品賞析


鏡 : 給我的孩子
鏡子掛在牆上
我們懸在鏡中
毛茸茸的笑聲把鏡面擦了又擦
——“這是爸爸”
一根百合的手指探進明亮的虛空
一根百合的手指來自明亮的虛空
——“這是爸爸”
水銀的笑聲在心底鍍了又鍍
我們隱入牆內
鏡子飛向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