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嶽麓山寺

長沙市嶽麓山寺

麓山寺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西郊的嶽麓山上,又名嶽麓寺、慧光寺、鹿苑、萬壽寺,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嶽麓山是南嶽衡山延伸到長沙的山腳,為南嶽82峰之一,海拔295米,與湘江相依。這裡古木參天,幽澗婉蜒,山巒秀美,風景宜人。夏日楓林蔥鬱,濃蔭覆地,深秋層林盡染,紅葉似火。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就是描寫這裡的景色。

基本介紹


麓山寺創建於西晉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是第一個到湖南傳播佛教的僧人竺法祟所建,距佛教傳入中國僅200年左右,它不僅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廟,也是我國早期佛寺之一。因此,麓山寺山門上有一副“漢魏最初名勝,湖南第一道場”的對聯,說明了它的歷史地位。
繼開山祖師竺法崇之後,晉代住錫麓山寺的高僧還有法導和法愍和尚。南北朝的期,麓山寺得到歷朝統治者的護持,不少官宦留書藏石,別構正殿,“建涅槃像於寺中”,“獻貝葉經於層閣”,使這座寺廟建築更加完備。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天台宗創始人智額游化荊、湘二州,住麓山寺開講《妙法蓮華經》,弘揚天台宗“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教義及“圓頓止觀”禪法。後人將他講經處命名為講經堂。今講經堂已毀,原址在今蔡鍔墓處。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文帝在麓山寺賜建舍利塔一座,供奉印度僧人帶來的舍利。
唐代的麓山寺殿堂雄偉,規模宏大,杜甫稱它是“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砂湖”。頭山門在湘江之濱,二山門即今天的麓山門,大雄寶殿在今嶽麓書院處,前有放生池,兩側為鍾、鼓樓,沿清風峽迴廊婉蜒而上,經舍利塔、觀音閣、藏經樓、講經堂、法華泉,直至山頂之法華台。活動於麓山寺的著名僧侶有曇捷、權武、智謙、摩訶衍那、首楞嚴、惠鏡、惠齊、興哲等人。摩河衍那是唐代高僧,唐德宗時曾入藏講經,力倡禪宗,一時西藏僧人風靡相從,貴族婦女30餘人從其出家。后赤松德贊派人從印度請來寂護的弟子蓮花生,傳印度佛教,於是發生了長達三年之久的兩派辯論,史稱“頓漸之爭”或“拉薩法諍”。據西藏史書記載,摩訶衍那辯論失敗后,返回內地。摩訶衍那與蓮花生的這場辯論,至今還是國際佛教學者研究的課題。
唐朝盛時,許多書法家、文學家和詩人遊覽麓山寺,給我們留下了千古傳誦的佳作。杜甫、韓愈、李邕、沈傳師、唐扶、韋蟾、劉長卿、宋之間、曹松、羅隱、喻鬼、戎縣等都寫詩吟文,讚美麓山寺。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滅佛時,麓山寺殿堂全部被毀,僧侶離散。847年又開始逐步恢復。景岑禪師在舊址上重建麓山寺,改名麓苑。現寺內“虎,岑堂”就是為紀念他重修麓山寺而建的。寺院的建築範圍在清風峽以上,清風峽以下殿堂未能修復。
宋代來麓山寺弘揚佛法的高僧有山惲、文襲、從悅、清素、慕哲、悟新、惠洪、智才、智海等。元、明時,麓山寺兩廢兩興。明神宗萬曆年問(1573一1620年),妙光和尚在清風峽寺舊址處重建大雄寶殿、觀音閣、萬法堂、藏經樓等建築,賜名“萬壽寺”。明末高僧憨山大師德清(1546一1623年)曾住寺講經。李東陽、張洵、張邦政、蔣希禹、陶汝鼎、馮一第、胡爾愷等詩人留下了佳句。
清朝時,在智檀、文惺等法師主持下,對麓山寺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修建,前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都煥然一新。彌篙、天放、笠雲等詩僧輩出,稱為中興時期。他們能詩擅文,工於書畫,並著述行世。智檀法師有《嶽麓衡書》、《剪曼篇》、《滇游集》、《望雲草》行世,文惺法師著有《妙法蓮華經箋》、《南嶽遊仙記》、《嶽麓雜詠》、《曉雲詩集》。彌篙著有《三會語錄》、《南嶽山居詩》、《嶽麓山居詩》等。天放著有《十笏齋詩集》,並編纂《麓山寺志》3卷,使我們對麓山寺歷史能有較多的了解。
二十世紀以來,筏喻、道香等僧人任過麓山寺。他們曾隨簽雲法師出訪日本,受到日本佛教界的歡迎。抗戰時期,麓寺的彌勒殿、大雄寶殿、禪堂和齋堂等大部分建築被日本飛炸毀,僅留山門、觀音閣、虎岑堂等建築,佔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寺院總面積為8428平方米,四周築起圍牆。
1953年9月,長沙市人民政府把麓山寺交給佛教團體管理使用,“文化大革命”前仍有7名僧人住寺。“文化大革命”中停止佛教活動,改成公園。
1983年,麓山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嶽麓公園將麓山寺移交給長沙市佛教協會管理。1985年1月,僧人進駐寺內,恢復了中斷許久的佛事活動。這些來,府撥款重修了大雄寶殿、彌勒殿、講堂、神堂,使這座佛教古剎補具規模。現在,寺內僧眾濟濟,塑像齊備,藏書甚豐,佛教叢林制度度得到恢復。僧人還興辦了“麓山寺服務部”,向遊人香客供應名菜、素菜和各種副食品,也增加了以寺養寺的能力。
麓山寺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是《麓山寺碑》,由唐書法李邕所撰並書碑記,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刻於古麓山寺:移至嶽麓書院旁。明朝知府錢澍砌亭覆蓋,清咸豐年間移於嶽麓書院樓壁間,后存湖南大學,現仍完好地保存下來。高2.72米,寬1.33米,碑額篆書“麓山寺碑”四個大字。碑1413字,採用唐代通用的駢體文,詞藻華茂,敘述了自晉太年間建築麓山寺至唐開元立碑時,麓山寺的興廢修葺和歷任方丈禪師弘揚華法的事迹。還描寫了“無風而林壑肅穆,不月而湘浦澄明”的嶽麓風光。字體秀麗,遒勁有力。李邕(678於747年),字泰和,揚州江都人。他工文善書,“書中得仙手,長碑頌。朝中衣冠及天下寺觀多資金帛求其文字。”因曾任北海太守,時稱“李北海”,此碑又稱為“北海碑”。碑文後署有“前陳州刺史李邕文並書”和“江夏黃仙鶴刻”字樣。據(嶽麓志)記載:“仙鶴即邕託名也”。碑後有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書寫的“襄陽米芾同廣惠道人來,元豐庚申元日”16字。世人稱此碑為“北海三絕碑”,即碑的文、書、刻都達到最佳的境界。麓山寺碑,集漢魏碑刻之長,對後來的書法藝術有很大的影響,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
麓山寺自開放以來,前往參觀拜佛的人絡繹不絕。新建的仿唐式建築的殿堂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晨鐘暮鼓,碧聲陣陣,為嶽麓山帶來生機和活力,促進了旅遊事業的發展。
1994年8月,湖南省佛教協會召開了第二屆代表大會,選舉聖輝法師任湖南省佛協會長、麓山寺方丈。聖輝法師任方丈后,加強了寺院管理,花大力氣進行道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聖輝法師帶領僧眾一律實行統一上殿過堂,嚴格遵行叢林的傳統儀規進行,每晚8點至9點,全寺僧眾一起學習課誦、唱贊和佛教基礎知識,提高僧眾素質和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