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炯

微生物生物化學家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2021年3月26日),江蘇吳江人,微生物生物化學家、遺傳學家。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畢業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1950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獲博士學位,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善炯1953年開始從事抗生素的研究,主要承擔研究金黴素和鏈黴素的生物合成,證明了鳥氨酸循環的作用,1955年他主持金黴素的生理研究和金黴素的生產工作,1963年他和學生在大腸桿菌中發現甲基乙二醛的合成酶,1964年他從黴菌中又發現能使木糖轉變為木酮(tong)糖導構酶,為葡萄糖轉化成果糖的工業生產開闢了道路,他對於核糖核酸在遺傳中的作用、葡萄糖代謝的新途徑的研究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1974年起,主要研究自生固氮細菌的結構、表達和調控的一系列遺傳學問題。1985年以後,他們的工作重點轉入共生固氮的遺傳學研究,以苜蓿根瘤菌為材料研究根瘤菌結瘤和固氮基因的調控問題。

沈善炯於2021年3月2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人物經歷


1917年(民國六年)4月13日,沈善炯出生在江蘇吳江屯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1924年(民國十三年),沈善炯入家鄉私塾。
1925年(民國十四年),先後入泰來橋初級小學和同里高級小學。
1931年(民國二十年),父親帶沈善炯去縣城投考吳江中學,結果被錄取了。
1934(民國二十三年)年夏天,沈善炯從吳江中學初中畢業,轉而考入江蘇省立蘇州農業學校。完成3年學業並以最好成績畢業。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考入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同年,夏天沈善炯又轉到廣西大學農學院借讀。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他轉入雲南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自西南聯大畢業后,沈善炯入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隨戴芳瀾教授研究真菌。
1942年至1944年,沈在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研究古瓶菌。他的第一篇論文被推薦發表於1944年《美國植物學》雜誌,該文糾正了前人對古瓶菌的錯誤描述,使他在科學研究領域初露鋒芒。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3月,他任華中大學生物系講師。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經張景鉞介紹到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沈善炯隨張景鉞到北京大學植物系工作,任研究助教。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張景鉞教授又推薦沈善炯赴美留學。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分子遺傳學期間。
1950年6月,獲得博士學位,經導師介紹去威斯康星大學生化系當博士后研究員。朝鮮戰爭爆發,他辭去威斯康星大學的聘約,於8月31日離美回國。11月回到祖國,經談家楨和丁振麟教授的介紹入浙江大學醫學院生化科任副教授。
1952年,轉到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副研究員。
1953年,植物生理研究室從實驗生物研究所分出擴建為植物生理研究所,他任微生物生理組組長,從事抗生素的研究。開始抗生素生產的研究,主要研究金黴素的生產,包括菌種的選育和金黴素的發酵等。
1956年,升任研究員。
1958年至1959年,沈善炯應邀在前蘇聯醫學科學院生化所任訪問研究員。
1961年,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又歸併到植物生理研究所,他仍任副所長,先後協助羅宗洛、殷宏章兩位所長負責學術工作。
1973年,沈善炯離開微生物研究所,調到植物生理研究所關於生物固氮的研究組工作。
1978年,加州理工學院在紀念T摩爾根(Morgan)建立生物系50周年所舉行的“基因,細胞和行為”的學術會議上,特邀請他做關於固氮基因的報告。美國南加州華人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根據他在微生物生化和生化遺傳學研究上的成績,授予他傑出成就獎。
1980年起,沈善炯先後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紐約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哈佛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和分子遺傳系訪問教授,波士頓生物醫學研究所傑出訪問科學家。
1984年,他又受上海交通大學邀請協助籌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任榮譽教授。此後,沈先生擔任了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中國生化學會理事等職。
1988年,召開的第16屆國際遺傳學會上,沈善炯應邀做報告。

人物逝世


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3月26日22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2021年3月27日,沈善炯院士、謝毓元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痛別8位院士。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沈善炯早年從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發現金黴素在分解已糖時戊糖循環的運轉與金黴素的合成有關,從而提出提高金黴素產量的理論;研究鏈黴素生物合成過程中,證明鳥氨酸循環的作用,精氨酸是鏈黴素分子鏈胍部分胍基的來源,發現這種精氨酸和鏈胍之間的轉脒基反應受時態控制。研究糖代謝時,在大腸桿菌中發現甲基乙二醛合成酶,指出已糖可由3-磷酸二羧基丙酮經甲基乙二醛而形成乳糖的支路進行代謝;在鏈黴菌中發現D-木糖異構酶,有助於國際工業微生物界對葡萄糖異構酶的研究和應用。在研究肺炎克氏桿菌的固氮nif基因組的精細結構中,證實nif基因呈一簇排列,不存在所謂“靜止區”。在nif基因的分析方面,他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W布里爾(Brill)教授的實驗室合作,根據一個突變點nifC的位點以及它的互補現象,指出nifJ蛋白是由相同的兩聚體組成。他們通過nifH上游區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以及基因融合試驗,最終確定nifJ的啟動子其轉錄方向與nifF相同,但與其他nif基因相反。研究nif基因的調節方面沈善炯最早應用克隆技術,證明nifA蛋白對nif基因的調節作用,他們還就氧和溫度等因素對nif基因的調節做了系統和較深入的分析。研究調節的分子機制方面沈善炯和來他實驗室工作的博士后D歐(Ow)等採用結構基因nifH啟動子區的定點突變,發現共同性順序的某些核苷酸置換可以改變nifH啟動子對nifA蛋白的依賴性為ntrC蛋白的依賴性。沈善炯還開展了植物分子遺傳學的工作。他們選擇研究大豆種子貯藏蛋白基因,其目的在於了解植物基因表達的組織專一性和時態控制。在研究大豆Gy4基因的結構和特性時,觀察到一些有意義的現象,如在基因的外顯子的多變區有類似可移動性因子的存在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研究細菌固氮基因的結構和調節。20世紀80年代開始,沈善炯的實驗室開展根瘤菌共生固氮的遺傳學工作。工作的重點在細菌和宿主植物間的相互作用的遺傳學關係。他們發現苜蓿根瘤菌與宿主植物建立的共生固氮系統中,結瘤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的順序性表達。
20世紀80年代開始,沈善炯的實驗室開展根瘤菌共生固氮的遺傳學工作,探索共生固氮菌與宿主植物間相互作用的遺傳學關係。對於結瘤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的表達和調節機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發現,多次受邀在國際生物固氮會議和國際遺傳學會上做報告,對國內生物固氮領域的研究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沈善炯在固氮遺傳研究工作中的成就為國際所公認。他的貢獻不限於生物固氮,同時為奠定中國近代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遺傳學在中國曾受困擾達20多年,他和他的學生經艱苦奮鬥,從研究固氮基因的結構與調節著手,首先開展了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其在固氮研究領域的第一篇論文即受到國際同行的矚目。他先後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美國南加州中國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傑出貢獻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曾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主要論著

1:San-Chiun Shen,A Form of Sporophlyctis Rostrata with Ciliated Spores,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44(1):229~233.
2:Horowitz,NH,Shen,SC,Neurospora Tyrosinase,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52(197):513~520.
3:沈善炯、單慰曾、洪孟民、謝瑞寶、陳俊標、宋鴻遇、殷宏章,金黴菌的生理與金黴素的生產Ⅰ,接種培養基對於金黴菌的代謝和抗生素產量的影響,實驗生物學報,1954,4(1):75~88。
4:沈善炯、袁麗蓉,鐵離子抑制金黴素產量的原因和去除抑制的作用的研究,實驗生物學報,1956,5(2):262~271。
5:陳善晃、金培松、童村、汪猷、殷宏章、沈善炯、單慰曾,有關金黴素試製的菌種選育、發酵及提煉的研究,科學能報,1956(1):73~74。
6:沈善炯、宋鴻遇、陳俊標、洪孟民、殷宏章,金黴菌的生理與金黴素的生產Ⅲ,磷酸鹽對於金黴菌的糖的利用和金黴素合成的影響,實驗生物學報,1956,5(2):249~261。
7:沈善炯、單慰曾,金黴菌的生理與金黴素的生產Ⅱ,金黴菌菌株間的混合培養和金黴素合成的研究,實驗生物學報,1957,5(3):461~472。
8:Shen,SC,Chen,JP,Koo,TA,Pentose Metabolism and the Influence of Orthophosphate on the Paths of Sugar Degradation of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Scientia Sinica,1958(8):733~745.
9:Chen,JP,Shen,SC,Mannose Isomerase of Xanthomonas Phaseali,Acta Biochimica Sinica,1958(1):173~179.
10:Hong,MM,Shen,SC,Braunstein,AE,Distribution of L-alanine Dehydrogenase and L-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n BasilliBiochi et Biophys,Acta,1959(24):929~937.
11:沈善炯、洪孟民、蔡瑞珠、陳蕙珠,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抗鏈黴素特性轉變因子的研究,生化學報,1960,3(1):1~8。
12:Shen,SC,Chen,JP,Hsu,ML,Wang,H,Evidence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Guanido-group of Streptidine During Streptomycin Synthesis,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2,1962,(4):253~259.
13:王孫倫、沈善炯,鏈黴菌的煙醯胺核苷酸酶,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報,1963,3(3):384~394。
14:Hsu,ML,Shen,SC,Repress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Enzymes System of Acetolactone Synthesis in Bacillus Polymyxa,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4(4):314~321.
15:Hsu,TY,Shen,SC,D-xylose Isomerase of Streptomyces Griseus,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4(4):342~350.
16:Wang,SL,Chen,JP,Shen,SC,NaD(P)Nucleosidase of Streptomyces Griseus,Scientia Sinica,1964(13):1221~1233.
17:Wang,SL,Chen,JP,Shen,SC,The Enzymic Conversion of 3-phosphoglyceraldehyde into Methylglyoxal,Scientia Sinica,1964(13):167~168.
18:Hsuch,CT,Chin,JC,Yu,YY,Chen,WC,Li,WC,Shen,MC,Chiang,CY,Shen,SC,Genetic Analysis of the Nitrogen Fixation System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Scientia Sinica,1977(20):807~817.
19:沈善炯,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遺傳系統間的關係,科學通報,1977,22(1):17~25。
20:Shen,SC,Genetics of Bacterial Nitrogen Fixation from Genes,Cells and Behavior 50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on the Founding of the Division of Biology,CalTech Edited by Norman Horowitz and Edward Hutchings Jr,1978,93~95.
21:Stacey,G,Zhu,JB,Shah,VK,Shen,SC,Brill,WJ,Intragenic Complementation by the nifJ-coded Protei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JBacteriology,1982(150):293~297.
22:Kong,QT,Wu,QLSyvaneu,M,Lin,ECC,Shen,SC,Effect of nifA Gene Product on Expression of lacZ under nifH Promoter in Escherichia Coli,Scientia Sinica,1982,25(10):1061~1070.
23:Shen,SC,Xue,ZT,Kong,QT,Wu,QL,An Open Reading Frame Upstream from the mifH Gen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Nucleic Acid Researches,1983(11):4241~4250.
24:Zhu,JB,Yu,GQ,Wang,LW,Shen,SS,Shen,SC,Effect of nifA product on Derepression of the nif Genes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Advances in Nitrogen Fixation Research,1984,752.
25:Ow,DW,Guo,Q,Xiong,Y,Shen,SC,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Klebsiella Pneumoniae Nitrogenase Promoter:Sequences Essential for Positive Control by nifA and ntrC(glnG) Products,JBacteriol,1985(161):868~874.
26:Ow,DW,Guo,Q,Xiong,Y,Zhu,JB,Shen,SC,Regulati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Nitrogen Fixation Gene Promoters by Regulatory Proteins ntrC,nifA and nifL,Nitrogen Fixation Research Progress,1985,461~467.
27:Kong,QT,Wu,QL,Ma,ZF,Shen,SC,Oxygen Sensitivity of nifA Promoter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JBacteriol,1986(166):353~356.
28:Zhu,JB,Li,ZG,Wang,LW,Shen,SS,Shen,SC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nifA Like Gene in Enterobacter Cloacae,JBacteriol,1986(166):357~359.
29:Xue,ZT,Xu,ML,Chuang,NL,Shen,W,Shen,SC,Two Expressed Copies of Glycine Gy4 Gene Subfamily in Wild Soybean Glycine Soya,Scientia Sinica,1987,30(12):1289~1297.
30:Shen,SC,Wang,SP,Yu,GQ,Zhu,JB,Expression of the Nodul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Genes in Rhizobium Meliloti during Development,Genome,1989(31):354~360.

人才培養

沈善炯培養了不少遺傳學家,有的已成為國內有較高聲望的學術帶頭人。

社會任職


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長。
1960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1962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併入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後任研究員、副所長。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1999 被授予“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獲獎)
1997 被授予“陳嘉庚獎生命科學獎”(獲獎)
1996 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 獲獎)
1981 獲美國南加州中國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頒發傑出貢獻獎(獲獎)
1981 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
1979 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
1956 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
1980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榮譽稱號
1986 獲美國波士頓生物醫學研究所授予傑出訪問科學家稱號(獲獎)

人物評價


沈善炯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傾注大量的心血,為推動中國科學技術進步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敬意。(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評)對沈善炯先生在學術上取得的傑出成就以及他嚴謹治學、提攜後輩的大師風範表示崇高的敬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裴鋼院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