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道君的結果 展開

道君

道教神仙譜系中對高位仙官的稱謂

道君,在古代又稱聖君、仁君,形容當時治國的皇帝聽取臣下的諫言,行使相關制度推行仁道治國,推進國家昌盛繁榮。

道教緣由


道教神仙譜系中對高位仙官的稱謂。據《秘要經》稱:太清九宮皆有僚屬,其最高者稱太皇、紫皇、玉皇,其高位者總稱大道君。《老幼壽誕》:“弗陵太子,懷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誕。”

歷史上的道君


太上老君常被認為是老子的化身。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日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史,主張無為之說,後世以之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老子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現今社會各行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等,皆祭拜老子為祖師爺。亦稱之為伯陽、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對我國歷史文化及社會影響很大。中華文明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在國外被最為廣泛翻譯和閱讀的一本書就是《道德經》。《道德經》所說的中心思想是“道”,而“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的意思雖然比較難明白,但我們可以將“道”的意思歸結為“自然”。道家認為,“道”是不敗的,人應該順其道而行。在中國,雖然儒家思想是中國歷代哲學的主流,不過儒家思想也借鑒了道家的思想,可見儒家還是很尊重道家思想的。
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高神。從東漢起,他被神聖化。東漢的張陵(後來的張天師)創立天師道,後來,道教典籍將老子極度神化,謂其生於無始之時,無因而起,是萬物之先,元氣之先。
在早期天師道經典《女青鬼律》中, 已有“大道”和“太上大道”。該書卷 1曰: “天有六十日, 日有一神, 神直一日。日有千鬼飛行, 不可禁止。大道不禁, 天師不勅, 放縱天下, 凶兇相逐 , 唯任殺, 中民死者千億。太上大道不忍見之,二年七月七日日中時 , 下此《鬼律》八卷, 紀天下鬼神姓名、吉凶之術, 以勅天師張道陵, 使勅鬼神。 ”( 《道藏》第 18冊 , 第239頁)。以上“大道”和“太上大道”, 均可視為“老子”、 “老君”或“太上老君”的別稱, 與早期上清經中的“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和其後成為“三清”之一的“太上大道君”沒有直接關係。這種情形其實在古靈寶經中也有反映。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記載老君自稱: “吾有靈寶文, 詣蓬萊府謁為真人, 諸天中央, 入明堂, 歷璇璣, 登無極紫宮 , 拜為道君。下治萬物, 來入中原, 秘於勞山之陰。五帝代禪, 不得妄傳。”
在北方,太上老君地位最高;南方則最初是太上老君最高,到了東晉末年在江南有三支,除了張天師代表的天師正一道外,還有源自天師道祭酒魏華存茅山派以及葛巢甫的靈寶派。之後南北朝時上清靈寶兩派漸起,南北朝後期南方道教逐漸接受了元始天尊、道君,卻常常以老君或其他新造的神格來取代道君的地位。故在南北朝時期,太上老君的神格地位是南方道教所承認和堅持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與張道陵的師徒關係,代表了南朝天師道道教的傳統;太上老君與尹喜的師徒關係,代表了北方天師道道教的傳統。
《佛山忠義鄉志》載太上廟有二間:一在汾水鋪安寧直街,嘉慶己未重修;一在明心鋪,宣統三年修。鄉志並說明:汾水太上廟古迹始於康熙五十年,廟內祀奉的是老子道君。

道君皇帝


道君皇帝即為北宋欽宗趙詰。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月2日~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後於同月立他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