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餃子

蘿蔔餃子

蘿蔔餃子是湖北宜昌市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蘿蔔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製作原料以及製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

蘿蔔餃子將蘿蔔切成絲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蔥)苗、精鹽等調料、油炸時,先在特製的彎月狀鐵勺中放入底漿,再放上拌好的蘿蔔絲作餡,再蓋上漿,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成。食之外酥內軟、辣而不刺,味鮮可口。

在江西贛南地區也有這樣的做法用蕃薯粉做餃子皮,用蘿蔔剁成丁做餡,做好后清蒸即可食用,皮是透明狀的。

菜品特色


蘿蔔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製作原料以及製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北方水餃主要原料為麵粉、瘦肉和蔬菜,而蘿蔔餃子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和蘿蔔。北方水餃多為下水煮熟,而蘿蔔餃子
蘿蔔餃子
蘿蔔餃子
則非下油鍋炸不可,否則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水餃要輸蘿蔔餃子一段香脆。
上好的蘿蔔餃子要選用打過霜的新鮮蘿蔔,因為打過霜的蘿蔔味甜、細嫩少渣,口感好。另外要選用上好的大米以及顆粒飽滿的黃豆作原料。具體製作方法是將90%的大米和10%的黃豆浸泡5個小時,再磨成漿。蘿蔔切成細絲,撒上鹽、蔥、胡椒粉、芫須粉、味精等調料,拌勻待用。將植物油倒入鍋里燒至八成熟,然後開炸。油炸之前,先在特製的彎月狀鐵勺中抹一層底漿,然後放上拌好的蘿蔔絲作餡,放時要放滿鋪勺,中間稍厚,兩邊略薄,再澆上米漿,然後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即成,炸好的蘿蔔餃子形似彎月,外焦里嫩,鮮、香、辣、燙
每到秋末,宜昌最著名的傳統小吃蘿蔔餃子便會被擺上街頭,薄薄的一層米漿包上白嫩的蘿蔔絲,放進油鍋葉中炸得金黃焦脆,皮已經溶入餡料之中。這種小吃多少年來甚得宜昌人的喜愛。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羊腿肉(肥瘦相間)1斤多
胡蘿蔔兩大根
蚝油2勺
生抽2勺
老抽1勺
蒸魚豉油1勺
花椒一小把
適量
熱油適量
香蔥末和薑末4、5根
青蒜1、2根
絞肉機一台
麵糰
麵粉據吃飯人數和餡料多少
水(胡蘿蔔汁+水)適量
補充:蒸魚豉油(沒有可不放)1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因為要先利用胡蘿蔔的水來和面,和面後面團需要醒發,因此下來搞定胡蘿蔔。胡蘿蔔切大小均勻,放絞肉機絞碎。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絞碎后的胡蘿蔔。這時候要準備一塊趕緊的蒸籠布或紗布來擠掉水分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找一盆,將蒸籠布平鋪,將胡蘿蔔分幾次放入蒸籠布中用力擰掉水分。擠出的水可以直接放和面盆中。初學者單取一碗放碗里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擠出的胡蘿蔔水。我直接擰在了廚師機的麵缸里。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擠掉水分后的胡蘿蔔。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將適量麵粉倒入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先輕輕攪拌。可以看到麵粉顏色變為粉紅色了。這一步的水量需要根據麵粉多少來調節。餃子面需要稍微硬一點的人面才會好擀。和面過程中要注意硬度,水不夠加水,麵粉不夠加麵粉。初學者尤其注意哦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機器開始攪拌。廚師機確實極大提高了效率,也省了很多力氣,是我最中意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款廚房小電器。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很快麵糰就好了。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取出,用蒸籠布蓋好,醒面。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開始絞肉。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絞好的肉。絞肉機刀片真的是非常鋒利,一定要小心。我剛買到絞肉機就是用自己手指頭開的光,絞肉機300,醫院打破傷風+縫針(後用了貼傷口)花800多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切蔥末和蒜末。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倒入調料。鹽(需要考慮其他調料的鹽分)+2勺蚝油+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蒸魚豉油。攪拌上勁。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鍋里倒油,油熱下花椒,花椒不能糊,否則會影響味道。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趁著油熱,將熱油倒入肉餡中,沿一個方向迅速攪拌(花椒不應出現在肉餡中,倒的時候留在鍋里),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我準備了兩種餡料,所以拌餡兒的工作依然交給廚師機來完成了~我去切香菜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一多半肉+所有胡蘿蔔,攪拌幾分鐘后餡料就拌好了。放點青蒜末。稍微攪拌一下就可以等待包咯~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再來看看香菜餡。香菜洗凈切末。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廚師機繼續攪拌。
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一
拌好的香菜餡兒
步驟二十二
步驟二十二
步驟二十二
拌好的胡蘿蔔餡兒
步驟二十三
步驟二十三
步驟二十三
合集~這時候面也醒好了
步驟二十四
步驟二十四
步驟二十四
面已醒好。拿出麵糰稍微揉幾下,使之更為光滑。接著沿著側面切下一個個瘦長型麵糰,搓成長條。
步驟二十五
步驟二十五
步驟二十五
切面劑子。揪也可以。
步驟二十六
步驟二十六
步驟二十六
擀皮兒~開包。
步驟二十七
步驟二十七
步驟二十七
為了區別,我用了兩種不同的包法。
步驟二十八
步驟二十八
步驟二十八
不論用什麼容器來盛餃子,一定要墊面鋪粉
步驟二十九
步驟二十九
步驟二十九
燒熱水,開鍋下餃子。剛下鍋時要用鏟子頂著鍋底部輕輕撥動。全程都要保持水沸騰狀態,手邊擺一碗涼水,以免撲鍋。煮一會兒就可以加一點涼水。 姥姥說煮一鍋餃子需要加三次涼水,加完了,餃子就好了。從來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但這麼多年就是這麼煮餃子,許是不捨得丟掉關於姥姥的回憶吧。
步驟三十
步驟三十
步驟三十
差不多煮5-8分鐘后,餃子全部漂了起來。體積也膨脹了不少,差不多這樣的狀態就是熟了,沒譜兒的話就夾一個嘗嘗唄~
步驟三十一
步驟三十一
步驟三十一
笊籬盛盤子里,迫不及待先來一個嘗嘗~ 羊肉本來就是我的是愛,混合胡蘿蔔以後餃子味道甜甜的,很香很好吃!咬一口流出來的湯汁都是胡蘿蔔色!而且一點都不油,吃多少都不會頂~
步驟三十二
步驟三十二
步驟三十二
再來看看香菜餡兒~味道自然也沒得說。只是,不愛吃香菜的人,就不要嘗試了
步驟三十三
步驟三十三
步驟三十三
昨天做的餡料太多了,今天接著包~ 用普通白面來做
步驟三十四
步驟三十四
步驟三十四
餃子一定要薄皮大餡才好吃,看看我的餃子就知道這肚子里塞了多少餡兒了吧
步驟三十五
步驟三十五
步驟三十五
馬上出鍋時候的狀態,給個參考。胖乎乎,圓鼓鼓,肚子里充盈著湯汁,豐滿但是毫無破損
步驟三十六
步驟三十六
步驟三十六
白色餃子更能襯托出薄皮大餡,看著就很有食慾啊!畢竟,我們吃的是餃子餡兒,不是餃子皮兒~
步驟三十七
步驟三十七
步驟三十七
用補光燈打著拍了一張,也很好!
步驟三十八
步驟三十八
步驟三十八
就是這樣咯~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麵粉800克
牛肉500克
胡蘿蔔5根
麵粉用涼水460克左右
大蔥1根
鮮姜1塊
蚝油30克
醬油適量
適量
肉餡用涼水適量
芝麻香油3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餃子主料準備好:普通麵粉、牛裡脊或者牛腿肉,胡蘿蔔;牛肉要用偏瘦的,有一點肥的也更香;胡蘿蔔經過一個冬天的儲存有點皺皮了,但裡面還是挺水靈的,吃餡兒也是消耗大量胡蘿蔔的做法;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麵粉和涼水入盆中,手揉面或者機器揉面都可以,我用廚師機揉面,可以省把子力氣,揉面時我還可以處理餡料;揉好的麵糰收圓放盆里,蓋上蓋子餳至少30分鐘再用,麵糰會滋潤柔軟;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牛腿肉的筋膜去掉,瘦肉切3公分左右的塊,用絞肉機打成肉糜;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打好的肉糜入盆中,再用絞肉機將大蔥段、姜塊打成末同入肉盆中;如果家中有人不吃蔥姜,可以將蔥姜切細絲入碗中泡水,用蔥姜水來調理餡料也是去腥添香的好方法;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加適量蚝油、鹽、醬油、芝麻香油、涼水,將肉餡攪拌均勻;因為牛肉太瘦,所以放了些芝麻香油;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胡蘿蔔刮皮后擦細絲,再切成末,與肉餡混合均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餳好的麵糰搓成長條、切成小劑子、擀成圓皮,包上餡料,大肚餃子就包好了,入鍋中煮熟,開吃嘍!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吃時還可以蘸著臘八醋、辣椒油,更添風味。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麵粉300g
白豆乾116g
茶干110g
白蘿蔔400g
大蔥1根
生薑1塊
五香粉適量
花椒粉適量
適量
花生油適量
香菜適量
芝麻油適量
生抽適量
香醋適量
調料水適量
味精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先和好面醒著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白豆乾洗好切碎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茶乾洗好切碎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白蘿蔔擦碎,擠去部分水。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大蔥切碎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生薑切碎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鍋中倒入花生油,盡量多點,油熱炒香蔥姜。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放入白豆乾、茶干、白蘿蔔。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放入五香粉、花椒粉、鹽。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翻勻炒香,盛出晾涼即做好餃子餡。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醒好的面揉光,搓成長條,切均勻的小劑子。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放上餃子餡,依自己喜好的樣式包好。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依次包好所有餃子。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水開下入餃子,用勺子推散,蓋蓋煮3開,加2次冷水即可。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趁煮餃子的時候,碗中調入芝麻油、生抽、鹽、香醋、調料水、味精。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煮好餃子,先舀適量餃子湯調勻碗中的調料汁,接著盛入餃子,然後再加入適量餃子湯,放上辣椒油,撒入熟芝麻。攪勻開吃啦!

營養價值


菜譜的食療價值

1、蘿蔔含有能誘導人體產生干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2、蘿蔔中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除。
3、吃蘿蔔可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石等疾病。
4、蘿蔔還是一味中藥,其性良味甘,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
5、東北紅蘿蔔能夠有效調節體內酸鹼平衡,所以對痛風患者十分有利。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 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蘿蔔的藥用價值

南朝梁陶弘景之在《名醫別錄》中提到:蘿蔔又名萊菔,其性味辛、甘、涼,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痰咳失音、吐血、消渴、痢疾、頭痛、小便不利等症。現代醫學實踐證明: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糖化酵素和木質素,具有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以及防癌、抗癌的功能,胡蘿蔔又被人們譽為“小人蔘”。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則充分肯定了蘿蔔的藥用價值。從這層意義上講,蘿蔔餃子不失為小吃中的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