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士報
便士報
便士報的實質就是買報人不再需要支付報紙的全部成本,報社通過這一方式改變了以前報紙只是富人才買的起的狀況,使報紙成了當時最大的信息傳播媒介,為後來的報紙廣告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報紙獲取最大利潤率的關鍵。便士報的背景
1776年美國發表《獨立宣言》,正式建國。美國建國之後資產階級內部分裂為相對保守的聯邦黨和比較開明的民主共和黨,兩黨的爭論使得美國報刊進入政黨報刊時期。 19世紀20年代后,聯邦黨日益衰敗瓦解,民主共和黨一分為二,一部分為輝格黨,后演變為美國共和黨,另一部分為民主黨。共和黨是北方黨,代表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民主黨是南方黨,代表農場主、小資產階級的利益。由於南方的奴隸制限制了勞動力的流動,減少了工業資本主義原料的供應,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等原因,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分歧嚴重,鬥爭日益激烈。此時有明顯黨派傾向的報紙占主導地位。
19世紀初,美國開始工業革命,19世紀30年代,工業革命正飛速進行,出現了大量的工人階級。工業化的進行也帶動了城市化的發展,尤其在東北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大幅增加。此外,印刷出版技術得到大大改良, 1810年出現了效率相當於人力印刷機10倍的滾筒式印刷機。這為廉價報紙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19世紀30年代,美國教育日益普及,公民識字率上升,為報紙造就了大量的潛在讀者群體。
(1)政治上、經濟上獨立(2)真正以新聞為主
(3)面向社會大眾;有許多社會新聞;新聞簡短通俗,有故事性,被稱為“故事新聞”;售價低廉
(4)高度重視經營
19世紀30年代,首先由美國的《紐約太陽報》帶頭,掀起了所謂"便士報運動"(即一便士買一份報紙)。在《紐約太陽報》的成功示範下,各地也競相開辦“便士報”,僅紐約市就有12家之多,除《太陽報》外,當時美國大眾報紙主要有:詹姆士·戈登貝內特1835年創辦的《先驅報》,霍斯勒·格里利1841年創辦的《論壇報》等。此後,以普通勞動者為讀者對象的通俗化的報紙,就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了。
便士報的崛起是世界工業革命的必然結果:城市大量產生並迅速繁榮,人口激增,教育普及,工商業發達。
“便士報”的出現開創了美國報業的新局面,大小報紙紛紛趨向大眾化,美國的報業因此迅速走向繁榮。到1910年,美國僅日報就達2433家,此後這一高峰記錄一直未被打破。如今全美國共有各類報紙約9000種,其中日報約1500種,發行量超過5萬份的日報約有250家,而發行量超過25萬份的則只有7家。美國便士報引發了美國新聞史上的"傳播革命",建立了報刊以新聞信息集聚傳播能力,廣告則為傳播能力進行價值補償的"雙重服務"模式,解決了獨立革命以來長期困擾報業的經濟獨立問題,促使報刊不僅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或業主謀利的企業,而且成為美國社會政治制度的一個部分。報刊"第四權力"由此成為制度性的權利。
便士報奠定了近代報業的基礎,第一次真正讓新聞取代言論成為報紙的主角,報紙真正成了新聞紙。從整體看,便士報的新聞重在故事而不在信息,重在消遣,而不在提供決策,而且隨著競爭而日趨煽情,逐步開始墮落。
便士報並不是一種具體的報紙,它是一種經營理念,同時它也開創了一門新興的學科——公共關係學。
“便士報”的火爆除了售價低廉外,還因為在內容上面向社會中下層,以廣大平民百姓為主要讀者對象,盡量迎合大眾口味,突出人情味、離奇性,只要是大眾喜愛看的就可以成為報道內容;在立場上,標榜“超黨派”,強調獨立性;在經營上,實行企業化管理,商業經營,廣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在形式上,文字簡短通俗,編排活潑花哨。
19世紀30年代,美國報界掀起了一場“便士報”運動,即報紙以低廉的價格和能人的內容去爭取大量的讀者,使報紙完成了大眾化、通俗化的飛躍。從此,價格低廉、以大眾為讀者對象的報刊大量出版印行。
這份由本傑明·戴(BenjaminH.Day)創辦的報紙,並不是美國的第一份便士報,在它之前已有三家同類報紙,不過壽命都不長。一般之所以把《紐約太陽報》視為美國商業報刊誕生的標誌,是因為它是第一張獲得成功的“廉價報紙”或“便士報”。 《紐約太陽報》的成功,從新聞業務上看大致歸因於兩點:第一,改進報道內容;第二,革新發行式。
先談第一點。《紐約太陽報》一掃政黨報刊死氣沉沉、長篇大論的作派,而改為大量刊登富有人情味的社會新聞、公眾關心的本地新聞以及聳人聽聞的黑幕新聞。本傑明·戴在《紐約太陽報》的創刊號上宣稱:本報的宗旨,“是在每個人都能支付的價錢下,將一天中發生的所有的新聞奉獻在公眾面前,同時也給刊登廣告提供一個便利的工具”。
從報道內容看,《紐約太陽報》的取材多為人文瑣事,由於注重人情味、趣味性和幽默感,自然遠比政黨報刊具有吸引力,所以十分暢銷。剛創刊的時候,它的發行量只有1000份,半年後就達到8000份,到1839年則為5萬份。便士報雖以軟新聞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只關心風花雪月,不操心國計民生。相反,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它們一樣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上面是《紐約太陽報》獲得成功的第一點原因,即改進報道內容。下面再來看看成功的第二點原因,即革新發行方式。以往的報刊多靠訂閱,往往一訂一年,訂費昂貴,普通人大都負擔不起。而《紐約太陽報》則首創街頭零售的方式,而且零售價只有一分錢,低得無法再低。另外,本傑明·戴還採用折扣的辦法來刺激報販的積極性。他賣給報販100份報紙,只收67分錢,也就是說,報販每賣掉100份《紐約太陽報》,自己就可賺得33分錢,賣得越多自然也就賺得越多。
總之,《紐約太陽報》的創刊及其成功,是西方新聞傳播史上的一場革命性變革,它帶來的一系列新的新聞理念、新的報道方式、新的經營之道等,都對新聞傳播事業產生深遠影響。F.莫特曾用“太陽東升”,一語雙關地說明其歷史地位:一方面指《紐約太陽報》的創刊本身,另一方面也指它驅散美國政黨報刊的“黑暗”。阿特休爾甚至把《紐約太陽報》創刊的1833年9月3日,確定為大眾媒介的起始之日。
《紐約太陽報》開了廉價報紙的先河,而一發不可收。它的誕生,是西方新聞傳播史上一場革命性的變革,它帶來的一系列新的新聞理念、新的報道方式和新的經營之道,對新聞傳播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預示著“大眾傳媒”時代的誕生,使新聞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