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共和黨
美國建國早期的一個政黨
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是美國建國早期的一個政黨。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和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1790年代創建。民主共和黨的對立政黨是聯邦黨。與聯邦黨相比,民主共和黨更強調各州的權力,並且重視自耕農的權益,反對君主主義。主要支持地區是西部和南部。1825年,美國民主共和黨發生內訌。其中一派由當時的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和當時的國務卿亨利·克萊領導,自稱國家共和黨;另一派由安德魯·傑克遜領導,於1828年創建民主黨。
民主共和黨在1801年到1825年的第一政黨體系時期控制總統與國會,以及大多數州。在1791年它僅僅只是一支國會中由反對新憲法的政治家組成的政治派系。民主共和黨人因自己的共和主義意識形態而自稱為“共和黨人”。他們不信任聯邦黨對於共和主義的承諾。民主共和黨最終於1824年分裂為傑克遜派(在1830年成為了民主黨)與短暫的國家共和黨(美國輝格黨的前身)。
托馬斯·傑斐遜
“反聯邦黨”的支系在國家首都(費城)建立,以此反對漢密爾頓的金融體系。傑斐遜譴責這個金融體系會導致君主專制且顛覆共和主義。傑斐遜需要一個全國性的政黨來挑戰漢密爾頓的聯邦黨,後者在幾個中心城市擁有許許多多的盟友。
1794-1795年,外交事務成為了一個核心問題,共和黨人強烈的反對與英國簽下的《傑伊條約》(Jay Treaty),而後又是關於英法戰爭的立場問題。共和黨人認為法國在大革命后變得更加民主,而英國則代表著被憎恨的君主政體。共和黨譴責漢密爾頓的大部分計劃違反了憲法,尤其是關於國家銀行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該黨所代表的是廣大自耕農的利益。
該黨對於共和主義十分的執著,以至於他們擔心受到有君主傾向的漢密爾頓派聯邦黨人的威脅。共和黨於1800年傑斐遜贏得總統選舉后得以掌權,而聯邦黨因為過於的精英化以至於無法表達廣大人民的意願,開始逐步衰落,最終在1815年後完全解體。共和黨人在第一政黨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儘管內部存在分歧,但是直到1816年後的“和睦年代”(the Era of Good Feelings)才變得逐步衰敗。
該黨選擇的總統候選人都是國會中的核心成員,他們包括托馬斯·傑斐遜(於1796年被提名,於1800-1801、1804年參加選舉)、詹姆斯·麥迪遜(於1808、1812年參加選舉)、詹姆斯·門羅(於1816、1820年參加選舉),直到1824年,這個核心體系才幾乎土崩瓦解。1800年後,共和黨佔據了國會與除新英格蘭外的所有州政府。到了1824年,該黨被分裂為四個支系,加上缺乏核心領導,第一政黨體系才最終瓦解,隨之而來在1830年出現了第二政黨體系用以重整之前的政治派系。一支成為了由安德魯·傑克遜與馬丁·范布倫於1828年組建的民主黨,另一支則成為了由約翰·昆西·亞當斯與亨利·克萊建立的國家共和黨,後者於1835年發展成為輝格黨。
美國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美國兩大政黨之一,始建於1791年,當時稱共和黨,1794年改稱民主共和黨,又稱反聯邦黨。1825年,該黨分裂。其中一派由當時的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領導,創建國家共和黨(共和黨的前身之一)。另一派由安德魯·傑克遜領導,於1828年創建民主黨。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民主共和黨沒有固定黨員,黨籍自由。黨員總數按本黨總統候選人投票的結果計算。
美國民主黨以驢為徽,因此該黨與以大象為標誌的共和黨的競爭被稱為“驢象之爭”。從1833年到1856年,它的對手主要是輝格黨。民主黨的顏色是藍色,黨符號是驢。從1856年之後,它的主要對手是共和黨。在南北戰爭期間,民主黨主張與奴隸制的南方妥協,思想保守。但是在後來20世紀時,共和黨轉變成保守政黨,民主黨則代表自由主義思想。美國民主黨每4年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本黨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制定競選綱領。1831年,該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選出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這也是美國歷史上黨派的第一個全國性代表大會。1840年,該黨召開全國第3次代表大會,正式定名為民主黨,並首次通過了黨綱,僅僅有大約1000字。但是,該黨黨綱不是固定的,以該黨總統候選人的政治綱領為黨綱。後來,有時黨綱領洋洋洒洒長達4萬字,是最初的40倍,足見冗長。
塞爾維亞民主黨
1992年選舉前不久從民主黨分裂出來的一個政黨,為民主行動聯盟的台柱。但是後來傾向右派,比民主黨更極端。1993年塞爾維亞國會大選時,該黨堅持極右派路線,贏得百分之5.1的選票、取得7席。並加入社會黨領導的政府。
民主共和黨
歷史
共和黨於1854年成立,最初由美國民主黨和美國輝格黨中反對奴隸制的人士組成,曾得到許多支持。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在南北戰爭中戰勝美國南方邦聯,廢除了奴隸制。南北戰爭后,由於民主黨四分五裂,共和黨人開始長期當選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拉瑟福德·B·海斯、詹姆斯·加菲爾德、切斯特·A·阿瑟在南北戰爭后連續任總統。1897年,共和黨威廉·麥金萊任總統,大肆對外侵略擴張,使美國進入帝國主義時期,此時期西奧多·羅斯福、威廉·霍華德·塔夫脫、沃倫·G·哈定、卡爾文·柯立芝和赫伯特·胡佛先後任總統。由於共和黨在經濟方面採取自由放任主義,導致美國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無法解決。民主黨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后,共和黨20年在野。共和黨艾森豪威爾當選后,美國進入兩黨輪流執政時期。尼克松、里根、老布希先後任總統。老布希在1989年當選總統,但由於波斯灣戰爭以及共和黨執政十二年的包袱,使他未能連任,民主黨執政。自1994年起,共和黨控制了美國的眾議院,雖然與民主黨在參議院進行拉鋸,但最後亦控制參議院。2000年,老布希的兒子小布希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在普選票落後於民主黨,但以選舉人票勝出,2004年,小布希連任。共和黨成為美國保守力量的代表,小布希任總統,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和幹細胞研究,主張減稅和加強軍隊防禦力量消滅支持恐怖主義嫌疑的國家,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即是證明。
民主黨黨徽
與此相反,自由主義理論認為,放任的資本主義經濟導致了嚴重的貧富不均、高失業與一系列其它問題,而高度發達的科技與經濟發展並沒有明顯改變美國社會不平等現象,如種族歧視,婦女權益得不到足夠保護等。因此,自由主義理論深信,美國社會的急迫問題不是個人權利受到侵犯,而是社會不平等沒有得到糾正。同時,自由主義理論還認為,美國諸多的社會經濟問題如此之嚴重,如此之深刻,非得政府出面參與解決不可。換言之,自由主義理論堅信政府權力不是造成美國社會經濟問題的原因,而是消除這些問題之重要手段。
由於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對大、小政府持不同意見,近幾十年間,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諸如撥款、稅收、政府調控經濟、民權保障、槍支管制、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明爭暗鬥,針鋒相對。美國兩大政黨關於政府權力大小之分歧在大選年顯得最為突出。1980年,羅納德·里根以“小府”,作為其競選基調,猛烈抨擊民主黨的社會經濟政策,認為自由主義派的高開支,高稅收及“福利社會”政策導致了高速貨膨脹、高失業、高利率、高國債與低速增長。1988年,喬治·布希挾里根保守主義當權八年之餘威,再次祭起“小政府”旗幟,信誓旦旦地向全國選民證,"Read My Lips No New Taxes",1992年,民主黨時來運轉,比爾·柯林頓利用美國經濟不景氣而布希政府應對無力之機,又向全國選民開出沉寂了十二年的“大政府”藥方,強調政府必須採取強有力措施,以幫助入們渡過難關。振興經濟,走出蕭條。從以上三例來看,“大政府”與“小政府”的藥方均為有效,因為美國兩大政黨在政府權力與作用問題上早已界線分明,只要社會條件與時機有利,爭得中間勢力同情,政治鐘擺的方向將會很明顯。
美國兩大黨關於大、小政府之爭在國會立法中表現得同樣激烈。儘管有議員跨黨投票現象,總的說來,共和黨和民主黨對與政府權力有關的議案的表決通常是營壘分明。柯林頓1993年當政后,其刺激經濟的法案在參議院遭到共和黨議員封殺,其聯邦赤字減縮法案也受到參眾兩院共和黨議員一致抵制。在布希執政期間,民主黨雖在參案兩院佔有優勢,成功地通過了幾十個法案,但由於共和黨佔據白宮,布希利用總統權力將那些與“大政府”有關的法案一一加以否決。四年期間,布希總共否決了近三十個國會兩院所通過之法案,只有關於政府對有線電視價格施加控制的一個法案後來又被兩院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成為法律,其餘均為夭折。柯林頓一入主白宮,民主黨議員急忙又將被布希否決的一些法案重新通過(如"Family Leave Bill"),交由民主黨總統順利簽署。關於大、小政府的黨派之爭並不限於聯邦國會,在美國五十州的州議會裡,類似的情形同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