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防禦

自我防禦

自我防禦 O(ego-defense) 精神分析理論術語。以潛意識偽造或曲解現實,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諧統一的過程。有多種方式,如壓抑、認同、投射、反向作用、升華作用、文飾作用、固著作用、退化、解脫等。⑦(self-de—defense) 羅傑斯心理治療術語。與“經驗開放”相對。患者保護自己的行動,不使別人和自己察覺自己的問題,以適應環境,減少焦慮。

術語來源


由“本我”引起願望與其本身道德觀念(超我)相悖,引起強烈的心理衝突,而採取保護自己的方式。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S.弗洛伊德最早使用這一術語,後為其他學者引用。
本我與超我的矛盾使自我感受困惑,產生焦慮與罪惡感,激活一系列防禦機制,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採用一定的行為方式,把自己與現實世界相互矛盾的關係變換成相適應的關係,從而避免引起心理上更大的痛苦和不安,以減少其內心的衝突,維護心境的安寧。

方式


自我防禦的主要方式有:①壓抑。把不能被意識接受的思想、感情、意向和經驗,在不知不覺中抑制到無意識中去。這是最基本的自我防禦方式。②投射。個體把自己所不喜歡,或者不能接受的屬於自己的東西轉移到他人身上。③攝入。個體把現實中存在而自己缺乏的,但又希望得到的東西利用想象以獲取滿足,避免精神上的不安和痛苦。④否認。不是把已發生的痛苦與不快的事“忘卻”,而是對其加以“否定”,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方式,竭力迴避,以保持其心理平衡。⑤曲解。個體把現實世界曲解變化,以符合內心的需要,一般常用誇大性的妄想或幻覺來解除心理的挫折與不安,以消除自卑與痛苦。⑥退行。個體遇到挫折時,放棄已學會的成人方式,恢復使用早期幼稚的方式應付事變,以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照顧,躲避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減少痛苦。⑦幻想。個體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現實困難,使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與現實脫離,在幻想中處理心理上的紛擾,獲得心理上的滿足。⑧轉移。個體對某一對象的情緒、慾望和態度,不能為自己的理智所接受,便把它轉移到另一個可以代替者的身上,以減輕精神上的負擔。⑨隔離。個體把整個事情中的某一部分從意識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直接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⑩反向。個體有一些不能被自己的理智或社會所接受的慾望與行動,雖然被壓抑而潛伏到無意識中去,但仍具有強大的動機作用,有時會改換面目,以相反方向表現出來。⑾抵消。個體用象徵性的事情來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平衡心理上的不適和不安。⑿補償。個體由於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適時,力圖以種種方法來彌補缺陷,以消除不適感。⒀升華。個體把自己被社會所禁抑的行動慾望導向為社會所認可的方向,以滿足社會和本人的需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