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包括創始人弗洛伊德,即他的學生阿費烈德·阿德勒、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奧圖·蘭克、卡倫·杭妮、史塔克·蘇利文等。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開創,其後被不斷修正與發展,影響力遠遠超出心理學,所以讀者群相應更為廣泛。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多年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主要著重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獨特的解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慾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

簡介


要想對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認識,還可以讀幾本介紹其思想的著作。查爾斯·布倫納所的《精神分析入門》(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與精神分析的主要內容,闡述明確貼切,在同類書中極為難得。《弗洛伊德和馬克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闡述了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書雖寫於上世紀30年代,卻仍不失其價值。
觀點: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多年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主要著重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獨特的解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慾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
精神分析學派在協助當事人(案主)能夠去發現,現行行為的潛意識基礎。並認為內在的行為是受了過去的因素(潛意識)所支配,即人類早期發展影響目前行為,幫助人了解過去,以便了解現在。

概念


精神分析或稱為心理分析學,是二十世紀初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創立的一門學科。當時精神病學普遍受生物學的影響,對於心理現象的構成、發展及治療,以工業革命時代流行的機械主義的方式進行,弗洛伊德於1885年到巴黎拜著名精神及人腦科學家Charcot為師,並受到Charcot研究歇斯底里(hysteria)的影響,開始了他關於早期或童年創傷經歷和情緒病的研究。其首個研究個案是聯同Josef Breuer完成,病者化名 Anna O的病患記錄,他們初期利用催眠和講談療法(talking cure),心理病患者提供了解心靈困擾的技術,後來鑒於弗洛伊德認為催眠雖然可以發現病患者的過去創傷經歷的片斷,但卻沒法為病者帶來治療的方法,弗洛伊德因而開始建立另一套潛意識理論。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Freud 1856-1939)
奧地利人,受尼采、叔本華等人影響。著有<<夢的解析>>。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後來,由於觀點的不同,兩人的關係終於宣告破裂。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02.07-1937.05.28)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04.13-1981.09.09),法國心理學家、哲學家、醫生和精神分析學家,結構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提出的諸如鏡像階段論(mirror phase)等學說對當代理論有重大影響,被稱為自笛卡爾以來法國最為重要的哲人,在歐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來最有創意和影響的思想家。

人格動力


----人的本能、衝動(libido)。
人的本能衝動:
(1)生之本能:食、性、愛欲=>愛神(Eros)
(2) 死之本能:衝突、攻擊性、死亡=>死神(Thanatos)

人格結構


本我是個體原始的意識狀態,它遵循簡單快樂原則。也就是說它需要滿足時就馬上希望得到滿足。
自我是指個體為了調和周圍世界和內部驅力通過暫停或停止快樂原則,追隨客觀環境的現實原則而發展出來的意識狀態。它需要滿足時會願意有一個等待的過程。它遵循現實主義原則。
自我一般是延遲本我的即時需要而產生出來的意識水平。
一種觀點認為自我的範式與本我同時存在,然後發展強大。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
以上兩種都屬於經典概念的說法。
超我是來自外在環境的道德等影響而產生的意識狀態,它遵循理想原則和完美主義原則。超我是社會性的,它會以良心等形式表現。
對於超我開始發展的時間在精神分析學派中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超我是在6歲開始醞釀形成,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超我是10歲左右開始形成的。本我做為個體早期的基點,它遵守快樂原則,然後在個體和現實環境的互動和適應發展中出現自我,以開始適應現實原則。
主要表現為幼兒的本我遵循的快樂原則是即時快樂的方式——初級思維(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這可能和現實環境情況不合拍,因此在成長中出現延遲獲得快樂的次級思維(想得到但會不要求立即得到),這樣自我就開始崛起和發展。
在大約六歲以後超我的力量開始崛起。這主要是社會道德等的加入個體內部的競爭,在自我的基礎上發展出超我,所以超我應該看作是一種特殊的自我,但它又反過來制約自我。
在6歲或10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個體的主觀分化,能夠感受他人的感覺和想法與自己的感覺、想法可能有所不同的年齡段的開始或者完成的階段。
本我
(ID):本然的我,遵循快樂享受原則,受生、死本能之支配。Ex:潛意識之舌誤現象、筆誤現象。
為達成趨樂避苦的目的,本我採取兩種歷程以為因應,
一為生物層面的"反射動作",另一則為精神層面的"原始性思考程序"
(a)對一切事情之因果演變,均以感情、慾望為原動力,不考慮邏輯。
(b)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所以也不受時空的限制。
(c)一切事情均以動作來表現。
(d)對於各種感情均未有仔細的分化,常以單純且極端的感情代
表所有類似之一群情感。
(e)對於事物之劃分不甚明確,很容易產生凝縮(condensation),
轉移(displacement)。
自我
(ego):現實原則,衡量客觀現實的規範,有理性、有組織,符合大眾期望。其功能有下述四端:
(a)獲得基本需求的滿足,以維持個體的生存;
(b)調節本我之原始需求以符合現實環境之條件;
(c)管制不為超我所接受的衝動;
(d)調節並解決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
自我的行為是受現實原則所支配,其行事準則是:
(a)判斷是否實在,而非空虛的幻想;
(b)考慮是否可能,符不符合現實,斟酌利害關係,及考慮後果如何;
(c)必要時得控制慾望,延遲其滿足的時間;
自我運作或精神活動,則是遵循"衍生性思考程序"(secondary thinking process) 其特點如下所述:
(a)以邏輯為其思考步驟,應用邏輯解釋事情的因果關係。
(b)以語言代替動作。
(c)各種情緒、觀念都精細分化,不再含糊不分、混為一體。
(3)超我(super ego):高超理想,遵循完美道德原則,良心、道德至上。
超我
包含三個重要部份: (a) 自我控制
(b) 自我理想
(c) 良心
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三種:
(a)阻止本我的衝動,特別是具有性及攻擊衝動的本能,
因這兩種衝動的表達,特別會引起社會的高度的譴責。
(b)說服自我以道德目標代替現實目標。
(c)鼓勵人們奮力追求完美。
3、意識層次與潛意識:
按照弗洛伊德的見解,人的意識層次 (level of awareness)可分成
意識層面(conscious level)、
前意識層面 (preconscious level)與
潛意識層面(unconscious)三個層面。
4、焦慮:
(1)焦慮的來源:
(a)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為爭奪心理能量而衝突的結果。
(b)幼年時期發展經驗中,在意識或潛意識記憶中所遺留的恐懼感。
(c)本我的危險衝動,例如性慾是一種禁忌。
(d)來自超我的罪惡感。
(e)自我處理衝突時,所體驗到的不足感。
(2)焦慮的型態:
(a)現實性焦慮(reality anxiety):
現實性焦慮的程度,與外在環境的危險及威脅程度成正比。
(b)精神性焦慮(neurotic anxiety):
精神性焦慮是指對本我將失去控制的恐懼,及恐懼會去做某些會遭受逞罰的事情。
(c)道德性焦慮(moral anxiety):道德性焦慮則是對良心的恐懼。
(3)焦慮與精神官能症
(a)焦慮反應(anxiety reaction)
(b)恐懼反應(phobic reaction)
(c)強迫反應(obsessive compulsive reaction)
(d)歇斯底里反應(hysterical reaction)
劃分為兩類,即轉化型反應 (conversion reaction)和解離型反應 (dissociative reaction)
喬道夫和來昂斯 (Chodoff & Lyons,1958),綜合出歇斯底里人格的七個特徵,大致是:
(a)自我中心、自負;
(b)愛表現、過於戲劇化;
(c)情緒不穩定、易於激動;
(d)情感膚淺、易受感動;
(e)性關係隨便、富於挑逗性;
(f)實際性交時則為性冷感;
(g)過多要求、依賴。
5、防衛機能:
本我壓抑下去(潛抑):
衝突焦慮->紓解->防衛機制、夢境實現。
人會產生困惑、焦慮、緊張。
自我壓抑*夢中出現(超我>本我)
自我防衛機制:
(1)壓抑作用
(2)否認作用
(3)投射作用
(4)反向作用
(5)退化作用
(6)補償作用
(7)幻想作用
(8)轉移作用
(9)升華作用
(10)合理化作用
(11)替代作用
(12)內化作用
(13)認同作用
(14)儀式與抵消作用
6、人格發展:
口腔期 0~1 吸允 對人不信賴
肛門期 1~3 排便溺(訓練大小便、排大小便時的快感)。產生肛門性格,脾氣暴躁,對人有敵意
性器期 3~7 男:
戀母情結~閹割的恐懼:
弒父->模仿父親->認同
女:
戀父情結~陽具的羨慕
(但是有人認為此時期的特性,
主要是由於對權威,管教的反抗。)
潛伏期7~13
兩性期14~
互相關係
無意識大部分是本我的範疇,也有包括自我和超我的一小部分內容。
前意識大部分是自我的內容,是自我隱藏,但通過注意就能出現的部分。但它也包含超我的一部分內容。
意識主要是包括自我表現和超我的可意識層面,包括個人的自我意識、感受等。
我們涉及了幾個意識層次和人格結構三個我之間的關係,同時還需要關注的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俄底浦斯情結。
俄底浦斯情結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概念,在精神分析現代主要潮流的客體關係理論中,俄底浦斯情結並不受到過多重視,而更多討論前俄底浦斯期的內容。
在西方的女權主義作者中,俄底浦斯情結也受到廣泛質疑。

意識狀態


經典描述是使用了比較現象的方法.
意識:個人在任何時刻覺察到的感覺和體驗。
前意識:使用適當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關於事件和體驗的記憶等。
潛意識:對意識構成威脅而必須推開的記憶和情緒等內容,是不能簡單注意就能意覺察到的,可能在夢、口誤、詼諧中泄露其部分。也可以通過精神分析學等技術發現。
潛意識和無意識是否存在區別呢?
在一些翻譯上這有時候混在一起,按照張春興的《現代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引用的資料定義,這兩者存在區別但也有相同處。
潛意識如上面定義。
無意識則是指不能覺察的意識狀態。

心理作用


自由聯想
到舒適的地方自由聯想,可藉助「投射測驗」,內心的念頭,潛意識的投射透過此身入的了解當事人現在行為的現象。
投射測驗
運用一些投射測驗來輔助分析,
例如 羅夏克墨汁測驗,主題統覺 (TMT) => 這兩個投射測驗都不是弗羅伊德發明的。
夢的解析
(釋夢)
(1)夢的本質:願望的實現。
(2)夢的改裝(象徵):
顯意
隱意
(3)夢的過程:
(a)凝縮作用(簡化作用)
(b)轉移作用
(c)象徵化(用具體來表達象徵)
(d)夢中的情感
(e)修正(校正)
(4)作用:睡眠的保護
抗拒作用
當事人拒絕將潛意識題材呈現出來=>防衛作用、逃避*顯現出來問題的核心點。
移情作用
當事人將情感轉到諮商人的身上。
(1)正移轉(愛上你)
(2)負移轉(想成仇人)
功能:
(1)可把此移轉善加利用。
(2)當事人更能了解現實和想象的差距(困難)。
(3)修正、領悟:透過修正使之正確。

力比多


徐鈞(dhiti)
什麼是力比多?
心理活動的能量,即神經中樞的興奮。
當力比多發生作用時,我們就發生一種心理興奮狀態。
力比多和本能有什麼區別?
本能包括膝跳反射等簡單的反應,而力比多不包括這些簡單的反射。
但在精神分析的某些文獻中,力比多可能等於本能,但這裡的“本能”是里比多的意義,而不是生理學上本能的意思。
力比多包括性力比多和攻擊力比多兩種。
弗洛伊德的觀點,可能更偏向和生理類似意義的表達,因為他是傾向生理學的基礎的。
不過他也認識到這和簡單的生理興奮不完全相同,它是比較高級的“生理”興奮。
但也不是所有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都同意這一觀點。

有關故事


主要是來自於希臘神話中俄底浦斯故事
故事是從一個嬰孩的降世開始的,正當忒拜國民為自己可愛的王子歡呼之時,偉大的先知卻預言嬰孩終有一天要殺父娶母,在倫理觀念初步形成的古希臘,老王不得不將王子送入深山任其葬身獸腹,幸運的王子卻受了牧羊人的搭救,長大成人,在知道他的命運時,他遠離了深愛的牧羊人夫婦。命運卻在這時和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在天神的戰爭中射殺了一個神,而那正是忒拜國王——王子的生父,命運並非放棄可憐的王子,而是將他引誘到忒拜城下,此時妖魔司芬克斯——人面獅身獸正用一個哲學的謎題肆意傷人,“什麼動物早晨四肢走路,中午兩肢走路,下午三肢走路?”勇敢的王子輕鬆的解答了謎題擊敗了妖魔,卻中皇后的懸賞成了忒拜國王,娶了自己的生身母親,再一次印證了先知的預言。在追查謀殺先王的過程中,終於一切真相大白,痛不欲生的俄底浦斯刺瞎了雙眼,行乞終生,洗贖自己的罪責。
這個故事象徵兒童依戀自己異性的父母一方,而排斥與自己同性的父母一方。

防禦機制


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的和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防禦機制定義是:自我對於本我衝動的對抗作用就是防禦機制。
詳細的講,就是自我對於本我的某些衝動進行對抗,在自我對於本我的衝動生起信號焦慮反應,然後自我作出某些防禦活動。這些防禦包括包括壓抑、合理化、反向等等方式.
防禦壓抑
一些弗洛伊德著作中,怎麼敘述的意思是壓抑等同於防禦呢?
壓抑是防禦里最重要的方式,有的文獻觀點裡好像是認為防禦就是壓抑。因為壓抑把一些不願意出現的內容排除在意識之外是最普遍的防禦方式。
這有歷史原因這個詞在精神分析的發展中有過幾個轉換,
在精神分析學發展的前後一段時間裡,有人使用壓抑代替防禦,在一段時間后又使用防禦替代壓抑。所以如果不知道這個歷史背景可能在閱讀中產生迷惑。
不過從1926年之後,弗洛伊德最後明確了防禦模式這個辭彙,說明壓抑是防禦的一種方式,而取消了過去的一些概念不確定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現代談的精神分析防禦機制的問題。
不過也有說區分壓抑和所有的防禦方式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在心理治療的關係處理中。
用壓抑一種防禦機制來解釋來訪者的防禦機制會比較單一,因為其他的防禦模式也起著一定作用。
因此在1926年之前的精神分析文獻中,壓抑的概念含義可能更大,以至替代防禦的使用。但在1926年或更後面的時間裡,由於這一防禦的概念被重新確定。因此我們現在使用防禦這個辭彙來指示自我對於本我衝動的對抗等形式。
——參考<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第277頁*“壓抑與防禦”(長春出版社
防禦類型
防禦機制的模式?
一,壓抑——是自我阻止本我的不利衝動或由此本我派生的記憶、情感、幻想等,所有這些,都是在意識活動中不存在的。這些內容不自覺的被潛抑到無意識中去,以使個體不再因之而產生焦慮、痛苦。例如一個女性來訪者可能忘記了她多年曾經被強姦的事件,即使被提醒也對此沒有任何記憶,而且這一表現在起意識層面並沒有假裝和掩飾的痕迹。但她可能因此壓抑而產生神經症的痛苦,來維護一種自尊不受到攻擊。
二,合理化——是自我遭受挫折時,用利於自己的理由來為自我辨解,將面臨的窘境時的本我衝動加以文飾,以隱滿自己的真實動機,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例如:吃不到的葡萄所以說是酸的。
三,轉移——個體對某個人的情感、慾念、態度,以為對方或社會接受困難而被自己的理智所控制,並把它轉移到其它人或物件身上,以減輕心理負荷。
比如我們往往會發現,當一個人正在氣頭上的時候,誰和他說話他都會怒氣沖沖的,好像他吃了槍子兒似的。其實他並非真的要向別人發火,卻不由自主的將自己心中的怒氣轉移到了別人身上。
四,否認——以隨心所欲的方式對於不愉快或不希望的現實加以否定。
常見的例子是一些突發事件:一個給爸爸打了一頓的小男孩說他自己是個大英雄,以否認自己的失敗,而以一種強有力的表現來取代前面不舒適的衝動。
五.反向形成——是指對內心的一種難以接受的觀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表現出來。例如一個人很愛她的一個同性朋友,但其實可能是一種無意識中的恨。或許因為她的同伴比她強。她通過表面上強化自己這種友好來抵禦內心的嫉妒衝動。
六。退行——人受到挫折無法應付時,即放棄已經學會的成熟態度和行為模式,使用以往較幼稚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這叫退行。
如一個人因為外在事件而導致價值觀破碎時,可能暫時退回到童年期的心理特徵中。
七。投射——自我將所不能容忍的本我衝動、慾望轉移到他人的身上,將自己的慾望投射到別人的身上從而得到一種解脫的心理機制。
例如一個自己邪惡的人說別人是邪惡的,這就是一種“投射”,或一個男孩很愛一個女孩,但因為害怕表白,就說是自己同室的室友喜歡那個女孩。
八。升華——個體把那些不為社會或他人所接受的行為所導致的消極情緒轉化為符合社會標準、高尚追求的行為,即“化悲痛為力量”。
例如失戀后不是一蹶不振,也不是憤世嫉俗,而是通過奮發上進,寫詩寫小說來發泄被壓抑的情緒,以消除焦慮情緒,重新找回自信,保持內心的平衡。但升華在一些觀點中並不被認為是防禦模式之一。
九。隔離——當一些不快的記憶或情感已經進入意識中時,自我強烈的將它們排除出去,而不讓意識去接觸,把這些分隔於意識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這種機制叫隔離。
如一個失戀的人不願意意識到他的失敗,他拒絕設想裡面的情緒。而作別的事情。但情緒的衝動還是攻擊他的自我。
十。反向自身——當自我需要表達忿怒等情緒時,因為害怕反對者,所以轉而攻擊自己。在無意識中認同攻擊客體。
十一。補償——是指個體利用某種方法來彌補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從而掩蓋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是這種作用。
這在殘疾人身上看的很明顯,比如盲人的聽力特別好。
心理發展理論中,弗洛伊德通過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
十二。過度代償,又稱過度補償,是指一個真正的或幻想的軀體或心理缺陷可通過代償而得到超乎尋常的糾正。這是一個意識的或無意識的過程。如有些殘廢人可導致驚人的努力而變成世界著名的運動員。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變成一位說話流利的演說家。
十三。幽默,是指對於困境以幽默的方式處理。它沒有個人的不適及沒有不快地影響別人情感的公開顯露。它與詼諧、說笑話還不完全一樣。幽默仍然允許一個人承擔及集中注意於困窘的境遇上,而詼諧、打趣的話卻引起分心或使從情感的問題上移開。
十四。認同,是指無意識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之長歸為已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藉以排解焦慮與適應的一種防禦手段。如高官顯貴的子女常以父輩之尊為己尊,遇到挫折則自抬身價,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態,以免除在人們面前的尷尬局面。兒童在作業時遇到困難時,常說:“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從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業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固著
在早期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固著”一般情況下意味著“里比多”停滯在人生早期四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生殖期)的某一個階段的某一方面,而沒有完全轉向後一期的階段。
即某一個階段里比多受到某種原因的阻礙而沒有得到合理釋放而潛伏捲曲於某一方面,這部分沒有得到解放的力量在其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因此造成身心的一系列問題和障礙等。
一個階段滿足太多則里比多在這一階段不願意離開;而如果滿足太少挫折和焦慮就傷害了未來的發展。
早期精神分析的工作是將這一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的里比多釋放出來,使其滿足而得到癥狀等的解脫。
焦慮
在1926年之後,由於臨床經驗和研究的豐富,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理論。在更多的方面他強調“焦慮”而非“固著”,這一辭彙和一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焦慮或者在焦慮癥狀中使用的焦慮不同。它特定的指以下三個焦慮:現實焦慮、神經焦慮、道德焦慮。
現實焦慮:一個環境或者一個不友好的人和我們在一起時,我們體驗到的就是現實焦慮。也就是來自現實環境的威脅所引起的焦慮。
神經焦慮:個體自我無法控制多來自本我的衝動感情等等時,而這一表現將會作出受到父母和某些特定權威人物的懲罰事件,這一焦慮是神經焦慮。個體未必能有意識的體會這一焦慮的原因,但可能會感受到恐懼或即將來臨的事件等。
道德焦慮:當恐懼違反社會標準或父母的標準(超我)時,就體驗到道德焦慮。例如內疚、羞愧等情緒。
這些焦慮有對防禦機制的形成具有意義。
阻抗移情
然後圍繞移情還有個小問題,移情和共情(同理)有什麼區別?
阻抗是患者表現出抵制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力量,如拒絕改變、拒絕接受問題、拒絕改變幼稚衝動,這和防禦模式直接有關。
當患者朝向治療師投射他們自身的重要關係或一些重要內容時,我們稱之為“移情”。這意味著過去某種生活關係的重現。這也是精神分析學派中分析性療法的關鍵點。
這需要治療師有充分的敏感性來反省發現,而不是認同為一般社會的感情。
諮詢師在這裡的發現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諮詢師對於來訪者的感受能力,二是諮詢師需要充分了解來訪者的過去生活背景關係,只有在這兩點中獲得把握才可能很好的掌握移情的真正內容。但從發現移情所孕育的關係到給來訪者揭示移情的關係,是不能在發現的時候馬上揭示的。不然這就是所謂的野蠻分析家。真正的揭示要等到來訪者對於此的意識足夠成熟到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時候,才去為來訪者揭示。不然即使發現移情中的關係和揭示,對於來訪者的好轉也沒有任何好處。移情處理是經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技術。
這裡經常有人將羅傑斯的以來訪者為中心療法中提出共情概念和精神分析的移情概念相混淆。這是錯誤的。"共情"(Empathy)是一種能夠感受被分析者感受的能力,也是一種心理分析的技術和產生心理分析治癒效果的重要條件。但和"移情"(Transference)不同。國內某些翻譯者沒有注意這兩者差異,所作的翻譯則容易引起誤會。而在台灣和香港地區,那裡對於共情的稱法是“同理”。
野蠻精神
一般地理解,這個術語是指試圖用他們往往還沒有理解的精神分析概念來解釋癥狀、夢、話語、行為等的業餘的或者沒有經驗的“分析家”的干預類型。
在更為技術性的意義上,如果一個具體的分析情況在當下的動力學和它的特殊性方面被不正確的理解——尤其是如果壓抑的內容在沒有考慮抵抗﹡和移情﹡的情況下被簡單地告訴患者,這一解釋被認為是“野蠻的”。
在弗洛伊德討論“《‘野蠻’精神分析》”的論文(1910k)中,他首先用無知來定義它。他的干涉受到弗洛伊德批評的醫生在這裡已經犯了科學的(涉及性慾、壓抑和焦慮的本質)和技術的兩方面錯誤:“在第一次診療時,試圖‘催促’(患者),通過唐突地告訴他醫生已經猜測到的秘密,在技術上是遭到反對的” (1a)。因此,任何知道精神分析的某個概念但還沒有接受所要求的理論的和技術的訓練(α)的人可以被稱為是一個野蠻精神分析的實踐者。
然而,弗洛伊德的批評並沒有停在那裡——他擴展到所作診斷是正確的和對無意識內容的解釋是準確的案例:“我們早已超越了這一概念:…根據這一概念,患者因為這種無知而痛苦;如果一個人通過給他提供信息(關於他的疾病與他的生活的因果聯繫,關於他兒童期經驗等等)來消除這種無知,他一定會康復。病理學的因素不是他的無知本身,而是他無知的根源在於內在抵抗;就是它們首先產生了無知,現在它們依然維持著。…定期地告訴患者他的無意識通常導致他內在衝突的加劇和困難情況的惡化。”因為這個原因,直到移情很好地被建立和壓抑的內容已經逐漸接近意識時,才可以做出這樣的揭示。否則,它們會引起分析家無法控制的焦慮情勢。在這個意義上,人們可以回頭把初期的精神分析,正如弗洛伊德經常強調的那樣,當它仍然並不太清晰地與催眠的和宣洩的﹡技術分離時,描述為“野蠻分析”。
弗洛伊德在野蠻分析中嚴厲批評的更多的是通過追求“高人一等的知識”來證明他們權利的分析師所採取的某一態度而不是“無知”。在一篇弗洛伊德沒有特別點名地使用野蠻分析這一術語但是觸及到這一問題的論文中,他引用了哈姆雷特(的話):“…難道你覺得我比一根笛子更容易擺弄嗎?”(2)。在這個意義上,防禦的或者移情的分析可以明顯地和無意識的內容的分析一樣野蠻。
費倫齊把野蠻分析定義為可以在分析之中和分析之外一樣容易出現的一種“分析的強迫”;如果在分析的每一刻,我們能夠看到根據預定的計劃而確立的結構,他把它與分析的每一案例所必須要求的靈活性作一個對比。GLOVER寫到:抓住一個語誤或者把一個夢或者夢的片段從它的背景中分離出來的分析師只是正在“儘力享受一個脆弱的全能”。
再進一步探究這些觀念,人們可以把野蠻分析,無論它是“熟練的”或者無知的類型,描述為分析家對他身陷其中的特定分析的抵抗——促使他誤解患者的陳述並強加已經準備好的解釋(給患者)的抵抗。


什麼是夢?
睡眠中出現與意識之中的主觀體驗,醒后睡眠者稱之為夢。
什麼是夢境?
睡眠時的意識體驗,不論睡眠中在醒后能否回憶,都稱為夢境。
什麼是顯性夢境?
夢的各種組成成分,在醒來時能夠記憶的夢境,稱為顯性夢境。
什麼是隱性夢境?
促使睡眠者作夢的潛意識思想和慾望,稱為隱性夢境。這之後通過精神分析的自由聯想等方式才容易得到。
使隱性夢境變成顯性夢境的潛意識心理過程,稱為夢的工作。
夢的起源範疇是哪三部分?
1.夜間的睡眠者的感官印象,例如睡眠者把腳伸在被子外面,然後夢到自己踩在水裡腳很冷。
2.睡眠者在白天醒覺生活中的活動和佔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和觀念,例如白天想著要考試的事情,於是晚上夢見自己在考試。
3.睡眠者曾被壓抑本我的衝動,這可能包括一個到幾個的本我衝動。在醒的時候由於自我的防禦而把這些排除在意識之外,但當睡眠時自我功能減弱,而本我的衝動就得以出現。精神分析所關心的就是這一起源範疇的夢。

精神分析


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於治療者的解釋協助病人能對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病情有所領悟和了解,特別是壓抑的慾望,隱藏的動機,或者不能接觸的情結,通過自知力的獲得,了解自己的內心,洞察自己適應困難的反應模式,能進而改善心理行為為及時處理困難的方式,間接接觸精神癥狀,並促進自己的人格成熟。
所謂知難行易,能懂得自己的心理,隨著也就能自己去操縱自己的行為,消除困難。可是要去體會自己內心隱藏的動機,面對潛意識境界的情結,或者了解自己心理與行為上的缺點,並非容易,往往會遭遇到心理上的阻抗,阻礙對自知力的形成,稱為阻抗現象。它通常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如正面的反駁治療者的解釋,拒絕說明,不願聽取,甚至停止治療。所以如何適時且適當的供給指導解釋,並能較好的處理病人的阻抗作用,乃是治療上的技巧。
假如病人的病情乃因內心有說不出的痛苦或矛盾,不能表達的癥結,或不可滿足的慾望。而一直悶在心裡受折磨,治療的要點乃在協助病人能透露其矛盾,表達其苦惱,發泄被壓抑的情感,以便取得心理上的舒暢。這樣的情況治療的技巧乃能以批判的態度,以同情心體會病人的心裡情況與處境,聽取苦惱,是病人能宣洩,表露內心的感覺與情慾。
雖然分析的治療,乃在促進病人對自己心理的了解,獲得認知上的自知力但是自知力不止於認知上的了解,而需連帶的影響情感上的變化。所以不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情感上的體會及行為上的表現。精神分析的理論特彆強調情感與慾望是行為的主要原動力,如何糾正更改感覺,情緒和情感乃是治療的焦點。
分析性心理治療,其重點不止在於解除精神癥狀,而只在於改進病人對於現實的心理適應方式,包括對內如何處理自己的慾望要求,調節超我的適當控制,以較有效的方式來應付外界之現實的要求。即治療的範圍要包括內在的精神,人際關係,現實的適應。其最終目標乃在促進自我性格的成熟。因此治療的目的要與病人協商,依病人的需要與治療動機而調節治療的期間與範圍。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與步驟1,心理活動的探討2,綜合了解心理3,指導解釋4,工作修通
適應症對於因受特別情結或心理挫折而呈現“神經官能症”或“環境適應障礙”的病人有用,同時也可運用對人的深透性了解的特徵,來補助各種其他方式的心理治療,及我們日常對各種精神病患者的醫護工作。
精神分析學派首推則是弗洛伊德,作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他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理論觀點涉及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結構和防禦機制;性里比多和死里比多;其關鍵治療核心在於宣洩和對移情的成功處理,以消解問題的情結,這些都構成了此後精神分析學派發展的基本框架。但以1926年為界限,可以區分出弗洛伊德早期理論和晚期理論的一些區別,例如定義上的、認識上的等等。嚴格遵循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思想而繼續發展的精神分析學派,一般稱為經典精神分析學派,它可以說是所有和精神分析學有關的思想和學派的發源地。
意義
不過精神分析顯然也不是一些朋友所認為的是唯一真正有效的療法,這其實並不是一個理智的認識。精神分析學派是一個心理治療的創造性開始,但並不是全部。至少在人本主義療法和行為主義療法興起后,它就不是唯一的有效療法了。
參考書目:約瑟夫《卡桑德拉的女兒》(究竟出版社)
車文博主譯《弗洛伊德文集》(長春出版社)
石林等譯《三種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錢銘怡等譯《精神分析入門》、《精神分析治療指南》(北京出版社)

經典學派


經典精神分析學派的發展學派,個人以為可以分為早期和晚期。
早期精神分析學派發展出的理論當首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在精神分析界中,幾乎可以和弗洛伊德相當的影響我們或許應該承認是榮格,他提出意識、個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原型等精神系統的結果概念;治療中採取宣洩、分析、教育、個體化治療階段和廣泛的創造性技術;他的貢獻還對於心理類型學的發展工作。
而阿德勒發展的個體心理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脫離了精神分析學派的一些基本假設,因為他更多的理論是一種社會性的理論,他假設了優越情結、自卑情結、家庭次序等關係,並在社會心理學的意義上採取更接近教育的方式治療。這使他和精神分析之間具有更大的區別。
羅洛梅在對於精神分析的某一回顧性的引用中還經常提起蘭克的焦慮理論和意志治療觀點。
榮格、阿德勒、蘭克等是最早從經典精神分析學派中脫離出來的著名心理學家。在當前,發展最大的是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派,它在當前至少有三個發展,一是保持榮格以往的觀點,強調人生前階段的自我實現和人生后階段的個性化發展問題經典的榮格學派;二是在美國佔有主導地位的原型學派;三是以英國為根據地的英國學派,把榮格心理學的思想結合客體關係心理學而發展出的理論。
後期的精神分析學派發展最大的發展源於是兩位傑出的女性分析家,那就是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蘭茵。
安娜*弗洛伊德和艾立克森、哈特曼等發展出了以適應發展為主題的精神分析自我學派,其中最經典的觀點是艾立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等的階段性理論。
而遠在英國的分析家克蘭茵則創造性的建立了客體關係心理學理論,客體關係理論是當今精神分析學派中最強盛的理論之一,但要總結性的討論它的全部觀點則是困難的,因為客體關係理論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理論,而是一群客體關係心理學理論。我們或許可以簡單的介紹其中的著名理論作者,布蘭克的安全基地概念、弗爾貝恩的客體關係理論、女醫生馬勒的發展心理學式的客體關係理論、康伯格的綜合性客體關係理論、溫尼科特的客體關係理論等。雖然他們的理論和經典精神分析已經有很大不同。他們在對於前俄底浦斯期的兒童內部客體的形成和形成階段等具有很強烈的關注。這也使他們在對於最難治療的人格障礙治療中具有強大的治療力量。
在1970年後,曾任美國精神分析學會主席的科胡特在客體關係理論和對於自戀性人格障礙治療的基礎上,建立了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派。這一學派從人格的自戀問題著手來治療來訪者的問題,其中最有特點的是對於自戀性人格障礙的治療。
在此幾乎同時或稍前,霍妮、沙利文、伯恩、哈伯特在分別提出自己的學派觀點,因此有了霍妮學派、沙利文的人際交往學派、伯恩的人際溝通學派(TA)、聽療。其中TA還是適用於團體諮詢的學派,他使用基礎於本我、自我、超我概念而發展出的成年的我、父母的我、兒童的我而討論個體行為背後存在的腳本,而進行澄清、糾正等等治療。
在美國,短程精神分析療法也作為一種理念而興起,這一刺激來自保險公司要求的治療短程化。雖然在精神分析中,短程療法是有選擇性的,未必是對於所有來訪者都適用短程療法的,但現實還是促使各種短程精神分析療法的發展,著名的有支持性精神分析療法,限時療法等,例如其中限時療法建立在對於問題從人際關係、人生髮展、存在意義的三點為切入,對於障礙背後的問題進行一小步的關鍵改善來促使來訪者的改變的啟動,以從中獲益。
短程療法還有不少種。但基本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學派性的程度。在許多方面還是歸屬於某一主要學派。
在目前的效果研究報告中,短程精神分析的療法只要選擇對象合適,在治療效果方面幾乎很少和長程的精神分析療法效果並無多區別。
在法國,拉康的學派無疑也屬於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個發展,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他們的觀點稱為是精神分析的詮釋學派。
1971年,美國曾經有人將精神分析比喻為偽科學和騙錢玩意,這顯然是一種以物理等自然科學的方法去衡量所有人文科學的偏差。在精神分析而言,它更多是一種人文科學和經驗科學,而不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至少在目前的效果研究中,精神分析各學派的治療效果還是存在的,並和其它療法的治療效果相一致。雖然有個別純生物學取向的心理學家或者醫學家徹底否定精神分析的意義,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貢獻


(1)人格理論、夢的解析雖然未必完全正確,但卻開風氣之先,推論論證相當嚴謹。
(2)諮商內容潛入案主的潛入世界。
(3)著重早期經驗、病例史,從人生髮展來了解,相當周全。
(4)開學術風氣之先,為後來各派由此出、或言語、或批判。

缺失


(1)諮商技術艱深,學習不易,且過程甚維持久。
(2)相當主觀,不夠科學,效果也不明確,成敗關鍵在於諮商員的經驗技術,以及當事人的配合程度。
(3)太注重生物性的、病理的(Sex),所以被稱為"傷殘的心理學"及"泛性論"的心理學。
(4)忽略種族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