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雲木冰記

明代黃宗羲創作的散文

《過雲木冰記》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一篇遊記。作品描敘了四明山過雲地區的“木冰”奇觀,並借山中老僧對“木冰”奇觀成因的解說引出一番深沉感嘆與深刻議論。這是唐宋以來古文的傳統寫法。行文顯然受到歐陽修《秋聲賦》的影響,飄逸靈動,但同時又深得韓愈散文的奇偉險峻之髓。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此文是黃宗羲在四明山區,見到冬天樹木上結成冰衣冰花而寫成的一篇遊記。作者由木冰而有感而發,提出大自然與社會千變萬化,指出“同一寒暑有不聽命於造化之地,同一過忒,有無關係于吉凶之占”,由此得出結論,人世治亂之數,也應認識並遵循這一規律。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歲在壬午”到“雖一葉一莖之微,亦莫不冰纏而霧結”。這一段描寫過雲木冰的奇異及其由此引起作者的驚異。
文章開頭便說:“歲在壬午,余與晦木、澤望入四明”,說明入四明山的時間以及同行人員。然後直逼主旨,寫道:“自雪竇返至過雲,霧靄滇濁,蒸滿山谷”,說明來到過雲,便見到奇異的山間景物。霧氣迷濛,蒸滿山谷,作者用霧靄形容雲霧,用一“蒸”字,描繪出霧氣之盛與瀰漫之狀,使人有霧氣撲面迎人之感。接著作者便用華美的詞句,濃墨重彩地工筆細描山間木冰形成的氣候條件:濃霧滿山,驟遇寒氣。作者形容霧濃,用“雲亂不飛,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燭。霧露沾衣”來加以摹寫。霧濃到亂雲不飛,瀑布高懸不落,將動態之物寫成靜態之物,在動與靜的對比中,造成反差,使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說到天寒,作者用“嵐寒折骨,相視褫氣,呼嗟咽續”,寥寥數語,使人頓生山高苦寒之感。濃霧加上天寒,作者展現出來的山間冬景,一片迷濛彷彿置身於神秘王國之中一般。作者寫到此處。忽而輕輕一轉,讓人進入了一個更加令人眼花繚亂的神奇天地里:“忽爾冥霽地表,雲歙天末。萬物改觀,浩然目奪。小草珠圓,長條玉潔;瓏松插於幽篁,纓絡纏於蘿闕;琤琮俯仰,金奏石搏,雖一葉一莖之微,莫不冰纏而霧結。”整個山區,就像神秘的幕布突然拉開,出現的則是瓊樓玉宇,玉樹瓊花,人們如同生活在仙境天宮中了。作者形容木冰的千姿百態,小草的葉上用“珠圓”二字來形容,長長的樹枝用“玉潔”來描繪。珠圓與玉潔可說是佳妙的對仗之詞。抬頭遠看玉玲瓏蓬鬆插在竹林叢竹之上,珠光寶氣的纓絡纏結於松蘿蔓草之中.最後總括為“一葉一莖”,“莫不冰纏而霧結”。作者用優美的詞語.細細描摹過雲木冰之美之奇,這種奇妙的景色,不得不使作者驚愕而感嘆了。
從“余愕眙而嘆日”至全文的結束,是第二大段。這一大段用作者同僧人的問答來探索木冰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對人生社會的感悟。
作者在驚異之餘,問道:“此非所謂木冰乎?《春秋》書之,《五行》志之,奈何當吾地而有此異也?”作者在驚嘆中點出“木冰”,可說是篇中點題,但忽有一問:為何在南方四明山地而有木冰?此一問問得有理?啟人深思。接著突然“有居僧笑於旁”而答,這一笑一答,來得突然,來得神秘,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僧人首先答以“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風起雲落,即凍[冫各]飄山,以故霜雪常積也。”山中苦寒,積雪常存,是形成木冰的原因之一。其次又答以四明山“去平原一萬八千丈,剛風疾輪,侵鑠心骨。南箕哆口,飛簾弭節。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為勃鬱煩冤而不散”,這是造成木冰形成的第二個原因。再加上“山鬼窈窕,腥風衝動”,“怪松人楓,謦石罔草”之類的山魅木客“興吐雲雨”。使“奮皋幽深其氣,皆斂而不揚,故恆寒而無燠”,這是造成木冰形成的第三個原因。原因種種,說明世間萬物複雜多變,不能用一個模式去說明、去限定,人對社會人世的見解就不能僵化凝固。由此,作者推論出“同一寒暑,有不聽命於造化之地;同一過忒,有無關係于吉凶之占”的哲理,便是順理成章。為人所接受的了。
這篇文章在寫作上也很獨特,它不同於一般的遊記。它的第一個特點是將敘事、描寫以及議論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其中敘事所佔的文字不多,而以描寫與議論占絕大部分。我們可以說,前半描寫,後半議論。描寫為議論作鋪墊,為議論提供形象的論據,而結論是描寫的自然歸宿與結果,兩者妙合無間,天衣無縫。在議論時,作者也不是抽象發議論,而是借用形象描寫去暗示、去說明,這就使議論不空洞,而是以形象感人,使人愛讀。結尾的結論也絕不羅嗦,也是恰到好處,戛然而止,餘味無窮;而又富有哲理性,因此使感性與理性融匯在一起,給作者以美的享受,又給予理性的凈化,受益無窮。
在語言方面,作者吸收了六朝以來的賦體語言的特點,多採用四六句.並將對仗運用到文章中來,既使文章語言優美,同時又使文章所描繪的山間景物意境化,使全文猶如一幅幅的畫卷,使讀者面對此文,猶如置身於神奇的美境之中。例如:“冥霽地表.雲斂天末;萬物改觀,浩然目奪;小草珠圓。長條玉潔”。作者在運用駢儷文的語言之時.也借用了駢儷文善於描摹情景與營造氣氛的特點,用語不多,意境如現讀者之前,如:“山鬼窈窕,腥風之行動;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陰崖冱穴,聚雹堆冰,故為玄冥之所長駕;群峰灌頂,北斗墮脅;藜蓬臭蔚,雖焦原竭澤,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這些描寫,使文章形象生動,感人至深;再加上文字優美,氣勢雄渾,讓人讀起來愛不釋手。

名家點評

近代學者王文濡《續古文觀止》:似六朝人手筆,小草數句,描寫盡致,不涉雕琢,故佳。奇境必有奇人,自當作此推想。

創作背景


崇禎十五年(1642年),明王朝內憂外患交熾,國內民不聊生,李自成、張獻忠等攻城破州,境外清軍已經攻下黑龍江地區,準備入關奪取中原;而此時明朝朝廷內黨爭卻愈演愈烈。已聲名顯揚的黃宗羲滿懷為國為民之志,卻被排斥在廟堂之外。這一年,黃宗羲北京科舉名落孫山。十一月初十,黃宗羲回到餘姚家中。從“歲在壬午,余與晦木澤望入四明”推斷,當是這次回鄉期間,黃氏三兄弟一起親見了“木冰”奇景,寫下此文。

作者簡介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長子。
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三日(1695年8月12日),黃宗羲久病不起、與世長辭。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