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

漢語詞語

莊嚴,指端莊而有威嚴;形容人莊重、嚴肅、嚴正。

見《法苑珠林》卷十三“求婚”引《菩薩本行經》:“莊嚴自身,令極殊絕。”

基本解釋


[dignified;stately] 佛家語。佛家對錶相事物,或心理行為的道德意義的修飾、加強,稱為莊嚴。
今人以端莊而有威嚴為莊嚴。

引證解釋


裝飾端正。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五》:“王太后皆莊嚴,將入朝。”
莊重而嚴肅。 ①《百喻經·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生死道異,當速莊嚴致於遠處而殯葬之。” ②《朱子語類》卷八七:“人不可以不莊嚴,所謂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 ③張天翼華威先生》:“華威先生的態度很莊嚴。”
指文辭典雅莊重。元 劉祁《歸潛志》卷十:“蓋其文雖格律稍疎,然辭藻莊嚴絕俗,因擢為第一人。”
指建築物壯盛嚴整。 ①《宋書·夷蠻傳·呵羅陁國》:“城郭莊嚴,清浄無穢。” ②明 高明《琵琶記·寺中遺像》:“但見蘭若莊嚴,蓮台整肅。”
佛教謂用善美之物盛飾國土。 《阿彌陀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如: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謂建築寺塔,裝飾佛像。 ①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明懸尼寺》:“有三層塔一所,未加莊嚴。” ②清魏源聖武記》卷五:“於歸化城 立廟,以八寳莊嚴佛像。”
指佛菩薩像端莊威嚴。 ①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見觀自在菩薩妙相莊嚴,威光赫奕。” ②郭沫若《牧羊哀話》二:“西望那夕陽光里的金剛,色相莊嚴,雲煙浮動,我的靈魂,早已陶然沉醉,脫殼優遊。”
佛教謂以福德等凈化身心。有戒、三昧、智慧、陀羅尼四種莊嚴。見《大集經》卷一。 ①宋 晏殊《訴衷情》詞:“宜春耐夏,多福莊嚴,富貴長年。” ②清 俞樾《小浮梅閑話》:“身體端正,福德莊嚴。”
佛教語。指宏偉精妙境界。鍾動《香江冬夜臨海望月》詩:“何不策高足,競此莊嚴界。”
1.
裝飾端正。
2.
莊重而嚴肅。
3.
指文辭典雅莊重。
4.
指建築物壯盛嚴整。
5.
佛教謂用善美之物盛飾國土。
6.
謂建築寺塔,裝飾佛像。
7.
指佛菩薩像端莊威嚴。
8.
佛教謂以福德等凈化身心。有戒、三昧、智慧、陀羅尼四種莊嚴。
9.
佛教語。指宏偉精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