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子

地盤子

地盤子流傳於鄂西咸豐縣水井槽、朝陽寺、曾溝、雞鳴壩、燕朝等地,尤以水井槽、朝陽寺為盛,當地不僅漢族人民愛跳,土家族人民也喜歡跳。表演時間主要是在春節期間。它通過生、旦、丑三個角色的相互打趣逗樂、插科打諢,生動地表達了人們歡度佳節的喜悅心情,同時也較含蓄地表現了男女之間的愛情。

藝術起源


清末民初,咸豐縣朝陽人李宗順、劉桃安、李仁堂三人,都是木匠,善雕刻,愛娛樂,且交誼甚厚,每逢春節就在一起玩花花燈。他們在唱詞唱腔方面,揉進了不少山歌小調,使表演更加活躍,更富趣味。他們還以民間故事“七仙女下凡”為題材,把花花燈中的一旦兩丑改為一生一旦一丑(旦為張七姐,生為董永,丑為土地公公),在動作上突出了生角的瀟灑和敦厚,加強了丑角的滑稽和詼諧,同時還把交換場地時走的較簡單的橫移步改成了弓步旁移帶轉身的“丟一字”,使三人在場上轉來轉去,交替循環,於是又名其為“三人轉”。後來三人轉在表演上又有所發展,三個角色始終站成三角形,生、丑都是貓著腰,眼睛盯著旦角,而旦角始終跳“丁丁步”,故又稱“丁丁貓”。丁丁貓表演達到高潮時,那靈活的轉動似盤子在地上轉,從而又被稱為“地盤子”。

歷史記載


同治版咸豐縣誌記載:“地盤子,三人舞,內容燦采,形象生動,舞姿豐呈,鼓樂清揚。故自唐千載而下,日陶月鑄,歷久彌新。平唱鏘鏘,蓋動於梁塵;萬舞奕奕,攸贊乎霓裳。妙語解頭,常逗掩口於葫蘆;插科打諢,總起眾興之鬨堂。白雪同調,催放嶺頭之梅;青睞宜群,常爆熱烈之掌,實土家族民間之獨特歌舞。春節燈花之期,讌集慶典之會,不可或缺也”。

流行情況


地盤子屬燈舞,一般是在春節期間進行表演的。它通過生旦丑三個角色間的打趣逗樂、插科打諢的表演,生動地體現了勞動人民在春節期間的熱鬧場面和喜悅心情,語言地方化、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舞蹈動作


地盤子的舞蹈動作非常豐富,有梭步、鶴鷹展翅、懷中抱月、半邊月、半推磨等十幾個動作。在表演上,生角文靜、瀟灑,旦角嬌羞、含蓄、輕盈,丑角粗獷大方,靈活健美。動作以下沉、順邊、顫步、丁丁步為主要特徵,貫徹始終。

音樂唱腔


地盤子的音樂和唱腔也豐富多彩。音樂有鑼鼓長路引(引子);唱腔有高腔、平腔、顫腔、十一字掉三等眾多曲牌,多為微調式和六聲商調式。高腔高亢、優美,平腔舒展柔和,大板腔平穩,顫腔節奏鮮明。伴奏樂器是馬鑼(又稱“咚子”),大鈸大鑼、鼓等民間打擊樂器。

表演形式


地盤子的表演形式是且歌且舞,一領眾和,或一問一答。一段唱腔一段鑼鼓。唱詞中間以問答方式,運用民間傳說介紹其源流外,其餘為即興創作,多系恭維、慶賀之詞。另外還插些鬧五更、十二月等民間小曲。唱詞的結構為7字2句式。表演開始時,生旦角先上場,唱完一段后兩人交換位置,接著丑角出場,動作和生角相同。三人一起邊唱邊跳,唱完一段后又交換位置。三人一進一退一阻,配合默契,妙趣橫生。

發展現狀


2000年來,地盤子經咸豐縣縣專業文藝幹部加工整理后,被收入全國《民間舞蹈集成》系列叢書。2002年,咸豐縣縣地盤子《從小明理講誠信》參加全省第五屆少兒戲曲小品展演獲劇本獎、優秀音樂設計獎、優秀表演獎、優秀演出獎。2003年,朝陽寺鎮註冊成立了以地盤子為主體的“民間藝術協會”,組織引導群眾開展經常性的地盤子演出活動;2004年參加全省第九屆“楚天群星獎”評選中,我縣《從小明理講誠信》榮獲少兒組優秀獎;2004年,朝陽寺鎮舉辦了首屆地盤子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