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教育

對兒童進行的教育方法

兒童心理教育是指對兒童進行的一系列可以提高其心理教育水平的教育方法。

心理是指人的內心世界的活動,如智力、情緒、意志和性格方面的活動,也可稱精神活動。兒童處於迅速生長發育階段,除了體格方面不斷增長外,心理發展也很快,性格也逐步形成,但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歸納為兩大類:遺傳與環境、教育。

成因


健康的軀體和發育正常的大腦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父母雙方的遺傳因子,如肌體的構造、形態、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大腦等的特徵都可以傳給後代。還有許多遺傳性疾病會伴有智力低下、精神異常或身體畸形等癥狀而影響心理的健全發展。另外每個孩子生下來即表現有不同的氣質特點(氣質的生理基礎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這是遺傳的。如細心觀察的產房護士或父母會發現一些新生兒屬於容易型:他們比較溫順,睡和醒、飢和飽、大小便都很有規律。而另一些孩子屬於困難型:他們特別好動,不停哭鬧,難以哄住,也缺乏生活規律性,屬於難以照管的孩子。還有一些孩子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其他孩子則介於他們之間,這種與生俱來的氣質雖然是遺傳的,但可因環境和教育訓練而發生一定改變。
在正常的遺傳條件下,周圍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精神心理發育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使氣質中的優點得到發揚,弱點得到克服,出生后的環境影響來自家庭、托幼機構、學校和社會的影響。家庭是兒童從出生到青少年階段接觸最密切的環境,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影響最大。和諧的家庭關係、父母良好的道德品德,充滿著愛的安定環境和豐富充實的生活使兒童獲得健康的心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對兒童早期情緒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溺愛和照顧過多會使孩子養成幼稚、膽怯、任性、粗暴、無責任心、社會適應性差、依賴性強的性格。如對孩子採取冷漠忽視或粗暴壓制的態度,則會使孩子的性格傾向於對人冷漠、孤僻、不合群,有時則有反抗、暴躁、執拗的表現。如父母對子女態度親切、講理、民主,則兒童大多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積極向上。父母對人處事的行為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兒童最早進入的集體是家庭、託兒所、幼兒園和小學,在集體機構中可鍛煉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兒童發展的特點,有規律地進行正面教育,教師的言行對兒童的深刻影響常可延及一生。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人們問他:“你是如何獲得許多優秀品質,諸如毅力、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敢於探索等等的?”他回答說:“都是在幼兒園裡培養的,應該感謝幼兒園老師。”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接觸社會逐步增多,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都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育。父母和教師必須重視兒童的心理衛生,主動為他們選擇圖書、電視、錄像,指導他們正確地交友。

最佳教育時期


兒童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后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干食物的關鍵年齡,進干食物正個月後,就能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后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辭彙能力的關鍵時期。
6~12歲是兒童心理發展塑造的黃金時期。

培養方法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求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教育原則


分4部分介紹。

魚缸法則

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來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他們不會將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傾向於親身研究和體驗,大自然的神秘和新奇永遠令狼驚異。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了解危險,從而有力的生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南風效應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一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后將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同學成績提高的秘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的關注了他們。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父母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護、期望和珍惜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長方向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期望。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教育方式


家長應為孩子主動地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選擇“有營養”的教育內容。圖書、動畫、玩具、音樂、親子活動……都是可以有效藉助的工具。除此之外,近些年興起的、被教育學家及兒童心理學家普遍認可的一種兒童心理生理教育方式,就是兒童職業體驗。讓孩子在兒童城市進行職業體驗,做城市的“主人”,自己動手,體驗成長的樂趣。

成就感

成就感之於孩子,意義遠不止讓孩子得到家長的肯定或老師的獎勵而欣喜一時,成就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孩子健康的心態。通過一項職業任務的完成、長了一些關於職業的專業知識、做了大人才能做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她)清楚了“我”的價值,知道了“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首先是“有用的”,是“受歡迎的”。
這無形之中培養了孩子完整的人格,王者的風範,是任何說教所望塵莫及的,也是千金難買的。因為成就感帶來的快樂是最本質的。這種快樂沒有任何障礙地到達孩子的內心深處,指導他(她)的行動,並留在那裡,形成孩子的思想。

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是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交流的最好方式。比如世界充分利用了暑假這一孩子與父母交流的最佳時間,推出了“親子小奧運”等一系列親子活動。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參加灌籃高手、水果忍者、跳房子等遊戲,通過默契配合獲得獎勵。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共同為著一個目標努力,角色平等、義務平等,能從內心拉近孩子與父母的距離,並且通過競技及獎勵提高孩子的成就感。

個性培養


個性是一個人整體的精神風貌,是個人在處理環境關係時表現出來的一定的行為傾向性以及在思想方法、情緒反應和行為風格等方面心理特徵的總和。個性結構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個性的傾向性,它決定個人活動的動力,如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觀;二是個性心理特徵,表現為一個人典型的心理活動與行為,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第三個層次是個體對自身的個性傾向、個性特徵的認識與評價。個性品質的健全有利於兒童活動和交往的效率,有利於增強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利於處理好人際關係。

氣質發育


氣質構成了兒童以後個性發展重要的生物學基礎,它決定兒童在行為方式上的表現,如心理活動的速度(如知覺快慢、思維的靈活性)、強度(如情緒體驗的強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穩定性(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傾向性(如情緒表達的外顯或內隱)。
(1)氣質的穩定性與可塑性:一般認為,嬰幼兒與生俱來的行為表現即為氣質的反映。20世紀70年代,Thomas和Chess等發表了對嬰兒氣質前瞻性研究報告,包括活動水平、節律性、注意力轉移、與環境的接觸能力、適應性、注意廣度和持續性、反應強度、反應閾值和心境等,並根據上述9個特徵以及行為表現,將兒童分為4種類型:易於相處兒童(easychild),佔40%;興奮緩慢兒童(slow-to-warm-upchild),佔15%;撫養困難兒童(difficultchild),佔10%;混合型兒童,佔35%。
難以撫養型兒童主要表現見表3-4。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氣質類型兒童以後發展情況特別是行為問題的出現率不同。難以撫養兒童在5歲時約50%被評定為有行為問題。
氣質也具有可塑性,當在外部或內部條件的影響和要求下,原來氣質被掩蓋或轉換,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
(2)兒童氣質與教養:Hippocrates把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鬱質4種類型,但更多的人表現為混合型。任何一種氣質類型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氣質通過影響人的意志行為、情緒表現等影響兒童的發展。
對兒童氣質評定意義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幫助父母了解和接受嬰幼兒從小表現出的行為特徵,避免強烈的焦慮和自責。第二,不同氣質類型兒童採取不同的教養方式,撫養困難型兒童在父母教育和引導下,可以不出現行為問題;在不良的環境下,安靜的兒童可能出現退縮行為,一名活動適度的兒童,可能出現多動。父母的氣質特徵與兒童的氣質特徵不一致時,就會因教養問題而出現的心理壓力和親子之間的適應困難。研究表明,父母與兒童之間"適應良好"是兒童行為表現良好的重要前提。
撫養困難型兒童的教育與管理的重點應放在改善環境以適應其氣質和行為特徵,而不是要改變撫養困難型兒童氣質本身。氣質雖然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也無充分證據提示通過心理治療行為矯正方法可以改變兒童的氣質。

自我意識


兒童對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評價,關係到兒童自尊、自信感的形成以及社會的適應。自我意識的發展是在成人社會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自我意識規律

1)從輕信他人評價到自己獨立評價:學齡前期兒童,囿於家長、老師、兒童讀物、電視等對事物和行為的評價,此時兒童最常用的一句話是,"書上說的"、"爸爸講的"。隨著知識和社會活動的增加,學齡兒童開始以自己的眼光、行為標準評判事物、評價他人和自己。
2)從外部行為品質到內心品質評價:對"好孩子"的評價,學齡前兒童評價標準可能是不打架、聽話;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則以學習認真、守紀律為評價標準。
3)從對自己的積極評價到對自己的全面評價:3歲兒童認為自己漂亮、聰明,不能評價自己的不足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展為對自己的客觀與全面的評價。
4)從比較籠統到比較細緻的評價:學齡前兒童對人對物的評價總是籠統的"好"或者"壞",而學齡兒童能對其說出1、2、3來。

教養意義

家長從小給兒童以積極的評價,使兒童對自己有積極的評價。講清道理,也就是使兒童逐漸認識事物的其他方面,培養兒童全面地評價人和事。籠統的、全面的否定性的批評,對兒童自我意識發展不利。例如,我們常常提到父母有這樣的抱怨:"你怎麼這麼笨"、"你總是不安靜"等,顯然會傷害兒童的自尊,影響正確的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