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村

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區新中村美稱

長壽村,一個由420戶人家組成的村落,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76名,而且其中不乏近百歲的老壽星。因為村裡高齡老人多,樊城區牛首鎮新中村被譽為“長壽村”。

據介紹,就目前而言,從行政區劃來說,長壽島分為四塊:牛首鎮的長壽島村、新集農場、袁營村農場、卧龍鎮的黃河村三組。其中,長壽島村分佈在洲上的牛家洲、馬家洲、林家洲、李家洲、許家洲、橋灣等,共10個組。洲上擁有2.3萬畝沙土地及沙灘,森林面積約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5%,居住人口近2000人,其中,長壽島村1640人,耕地面積3800畝。

位置


從牛首鎮往西的漢江河中央,那個島就是長壽島,島上的村就是長壽村。
在漢江牛首輪渡碼頭邊,乘6分鐘的輪渡,向西越過漢江,就進入島上。
長壽島呈蛋圓形,南北長約3公里,東西寬約7公里,面積約14平方公里,是僅次於魚梁洲(16平方公里)的市區第二大島。長壽島是因河道變遷而淤積起來的一個江心島,島上有碑記載,至少清咸豐七年(1857年),就有農民在洲上居住,開荒種地,當時叫中洲,但此前何時農民開始在此居住,目前無所考證。

發現


長壽村長壽的老人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勤勞、樂於助人。王炳蘭年輕時,白天在地里摘6背簍棉花,晚上還回家做一隻鞋底;閑不住的老支書劉大剛現在還下地幹活。王炳蘭曾為村裡100多名產婦接生;楊玉清現在還常主動調解村民間發生的小矛盾。
據林勇善介紹,新中村主要出產花生、山藥、土豆、油菜等農作物。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少年輕人陸續外出打工,村裡留下大量的老人、婦女和孩子。由於民風樸實,新中村近年基本沒有發生過治安案件。
我市規劃專家陳家駒認為,新中村位於漢江的沙洲上,這裡空氣清新,清澈的漢江水滋養了島上的居民;另外,熱愛勞動、處事心態平和等也都是新中村老人健康長壽的原因。

未來


長壽村人民希望有一架,牛首架設到卧龍的大橋——襄陽六橋在島上設一個匝道,一併解決兩岸及長壽島的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