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井衚衕

中國歷史遺跡

七井衚衕,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南橫西街北側。明代屬宣南坊管界,清代屬外城西城轄區。七井衚衕名為“七井衚衕井”,但是《京師坊巷志稿》卻分明記述為“七井衚衕,井一”。七井衚衕形成較晚,明代未見著錄,清末始見記載,衚衕又不長,宅門也不多,似無挖掘七口水井的必要,以情理推測,七井或為“七眼井”之意。

歷史沿革


七井衚衕位於牛街轄區東部,南橫西街北側。西接西磚衚衕,東到爛縵衚衕,南至南橫西街,呈“T”字形。衚衕全長310米、均寬3.8米,門牌:1—39號、2—28號。七井衚衕逐漸成巷是在清朝年間。早年間,因此地有七眼小井,供附近居民用水,人們稱之為七井衚衕,並沿用至今。現井早已被填死。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時,將七井衚衕北端的九間房衚衕併入,統稱七井衚衕。

衚衕文化


相關傳說

七井衚衕,在南橫西街路北,衚衕內有幾家相當氣派的老宅院。詢問這裡的住戶,都說此衚衕以前可能有七口井,所以叫七井衚衕。可是查閱清代光緒年間編纂的《京師坊巷志稿》,分明記著“七井衚衕,井一”。此衚衕不長,光緒年間只有一口井,此後也不大可能增加至七口井。

文學塑造

侯寶林先生在回憶錄《一戶侯說》里也提到井窩子,他說“我還幫人拉過水車,那是下雨天……那時興華寺街西口有個水井,一個山東人開了個井窩子,把水打上來,倒在大槽子里,然後雇個人推著水車,挨門挨戶往各家送水。一到下雨天,道上坑坑窪窪的,車不好推,推水車的就找個小孩在前邊幫著拉一把,給兩個大銅板,拉兩趟給四個大銅板”。

歷史故事

古代城市與水井的關係極為密切,因此街巷又稱“市井”,相傳北京的“衚衕”一詞即來自元朝的蒙古語“水井”。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古運河與城市供水研究》說,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統計,北京共有1245口水井,此數尚不包含皇家宮苑與私人宅院水井。但是老北京的水井普遍開鑿較淺,未能達到深處的凈水層,因此多數水井水質不好,被稱為“苦水井”。苦水不適於飲用和做飯,只能用於洗衣或澆花,少量水質好的水井被稱為“甜水井”,老北京有許多衚衕名稱就叫“苦水井”和“甜水井”。
清初曾在北京周邊大量圈地,分給王公貴族和八旗官兵作為莊園,稱為旗地。旗地分配本應以八旗左右兩翼為序,位居東方的左翼應自北向南依次為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然而攝政王多爾袞倚仗權勢打破順序,將左翼最北邊靠近山海關的永平、遵化一帶分給自己統率的正白旗。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意欲在自己的正白旗領地永平(今河北省盧龍縣)建城另立政治中心,他提出的借口之一即是“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
舊時北京的多數水井均有主人,他們在水井旁邊搭蓋“井屋子”,又稱“井窩子”,僱用山東大漢使用獨輪水車挨家送水,稱為“水夫”。居民用水需要交錢,節儉之家都備有兩個水缸,多買苦水,少買甜水。台灣作家林海音的名著《城南舊事》提到了老北京的井窩子,她寫道:“出了衚衕口往南走幾步,就是井窩子,這裡滿地是水,有的地方結成薄薄的冰,獨輪的水車來一輛去一輛,他們扭著屁股推車,車子吱吱扭扭的響,好刺耳,我要堵起耳朵啦!井窩子有兩個人在向深井裡打水,水打上來倒在一個好大的水槽里,推水的人就在大水槽里接了水再送到各家去。井窩子旁住著一個我的朋友——和我一般高的妞兒。”

衚衕特色


老北京舊有衚衕上千條,多數衚衕都有水井,不少衚衕索性即以水井命名,如苦水井、甜水井、大井、小井等等。舊時打井,須由工人進入井筒挖土,有時還須用磚石砌築井壁,因此井筒直徑較大,井口自然也大,稱為大口井。但是大口井不安全,易使人、畜不慎落井,也易飄落雜物污染井水,於是人們在井口加蓋石板,石板開鑿圓孔,形成小口井,又蓋上木製井蓋,以防雜物飄落井中。北京故宮裡的水井都是小口井,井口上蓋有石鼓狀的井圈,井圈口徑不過一尺,周邊布滿年深月久被井繩磨出的溝痕。清代嚴禁宮女、太監在皇宮裡投井或懸樑自盡,如發生自盡事件,死者父母將受牽連治罪。宮廷使用沉重的石鼓狀井圈覆蓋井口,含有防止宮女、太監投井的用意。
小口井雖有安全和防污作用,但是不利於多人同時汲水,因此老北京有許多水井,在覆蓋井口的石板上開鑿四個或五個略大於水桶的圓孔,這樣的水井被稱為“三眼井”或“四眼井”,老北京舊有多處名叫“三眼井”和“四眼井”的衚衕,即由此而來。現在的大柵欄地區三井衚衕,舊稱“三眼井”衚衕,那裡還有一塊帶著三個圓孔的石板,就是昔日“三眼井”的井口。七井衚衕,過去或許有過一口“七眼井”。
如今在東直門外東北方向,有一座自來水博物館,是北京第一個自來水廠的舊址。1908年,清朝農工商部引進德國技術設備,從東郊的孫河引取水源,在這裡建成京師自來水公司,於1910年首次向北京輸送自來水。
現在的七井衚衕有些宅院比較狹窄,又有高大的老樹遮擋陽光,居民們就將洗過的衣服晾曬在大門外面。現在沒有人再用苦水井裡的苦水洗衣服了。
七井衚衕
七井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