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伶鼬的結果 展開
- 食肉目鼬科動物
- 鼬科動物
伶鼬
食肉目鼬科動物
伶鼬(學名:Mustelanivalis),是鼬科、鼬屬的動物。伶鼬身體細長,四肢短,耳朵亦小,夏季背面褐色或咖啡色、腹部白色,冬季被毛白色。
伶鼬通常單個活動,白天出外覓食,行動迅速、敏捷,一年換毛兩次,食物以小型嚙齒類為主,一年繁殖一次或兩次,每胎產仔3-7隻,喜棲息在乾燥的地域,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非洲等地。
合併圖冊
伶鼬冬、夏毛異色。夏季,背面自上唇向後經體側、直至尾端及四肢外側為褐色或咖啡色。腹面從喉、頸側到腹部呈白色。背、腹間分界線明顯而整齊。足背雜生白毛。體軀的褐色毛或白色毛從基部至尖端顏色相同。冬季被毛白色。少數個體尾端混生褐色毛。
伶鼬頭骨外形與白鼬很相似,但比後者小。顱型狹長。吻部甚短,眶前孔后緣至吻端的距離小於兩眶前孔間之最小寬度。鼻骨三角形,末端止於額骨前緣。眶后突明顯,三角形。顴弓細弱。顴寬略大於後頭寬。矢狀嵴和人字嵴顯明。眶前孔稍大,上犬齒的縱向直徑略小於孔的斜向直徑。門齒孔小,卵圓形。聽泡較大,為扁長圓形,其前端與顳骨后關節突的後端構成一平面。乳突不突出。下頜微曲,角突很小,冠狀突形似三角。
伶鼬上門齒橫列齊整,第三枚略粗。犬齒長而微側扁,略向內曲。裂齒薄如刀狀。前緣內葉大於外葉1/2。臼齒橫置,中央凹陷成溝,外葉高於內葉,內葉中央具明顯小尖。下門齒排列不平齊,第二枚門齒內移。下犬齒短於上犬齒。第一枚前臼齒較小。第二枚前臼齒齒冠斜形,前高后低。第一枚臼齒由三葉組成,前兩葉似刀狀,後葉很低略突出齒冠。臼齒很小,約為第一前臼齒的1/3。
伶鼬的棲息環境有些類似白鼬,但更喜好乾燥的地域。在林區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或乾旱山地針葉林,林緣灌叢,亦常見於草原地帶。
伶鼬
伶鼬一年換毛兩次,春季換毛在4-8月間,秋季在10月末至11月初。伶鼬春季換毛,先從頭部開始,逐漸是背部中央及身體兩側,最後是脫換四肢部的毛。
伶鼬的食物以小型嚙齒類為主。伶鼬能進入個體最小的小鼠活動區接近獵物,這是白鼬所不及的。伶鼬在一年裡能食掉3500隻小老鼠,同時亦兼食小鳥、蛙類及昆蟲等。伶鼬的天敵有黃鼬、狐等食肉獸類和猛禽。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共和國、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埃西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朝鮮、韓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爾他、摩爾多瓦、摩納哥、蒙古、黑山共和國、摩洛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聖馬利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塔吉克、土庫曼、土耳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茲別克、越南。
中國分佈在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川、新疆等地。
伶鼬
伶鼬母獸整年發情,妊娠期約35天(盧卡什金認為,3月份開始交尾,懷孕期54天)。每胎產仔3-7隻,最多達12隻。一年妊娠一次或兩次。幼仔21-25天睜眼,哺乳期約50天。4月齡達到性成熟。一隻伶鼬大概能活十年。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伶鼬朝鮮亞種 | Mustelanivalismosanensis | Mori,1927 |
2 | 伶鼬日本亞種 | Mustelanivalisnamiyei | Kuroda,1921 |
3 | 伶鼬指名亞種 | Mustelanivalisnivalis | Linnaeus,1766 |
4 | 伶鼬地中海亞種 | Mustelanivalisnumidica | Pucheran,1855 |
5 | 伶鼬東北亞種 | Mustelanivalispygmaea | J,A,Allen,1903 |
6 | 伶鼬四川亞種 | Mustelanivalisrusselliana | Thomas,1911 |
7 | 伶鼬莎車亞種 | Mustelanivalisstoliczkana | Blanford,1877 |
(資料來源:)
種群分佈不零散。該種種群數量在歐洲部分地區有些許下降,如英國等。儘管伶鼬分佈廣泛,但其在北美比較罕見;在歐亞大陸比較常見的,也不是經常被發現,適宜的棲息地種群密度可達每公頃0.2到1.0隻,然而,在更廣闊的區域,種群平均密度可能低至1-7隻/100公頃。該種種群數量每年季節性和波動,但總體趨於穩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