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齊家務鄉的結果 展開
- 河北省黃驊市下轄鄉
- 齊家務鎮
齊家務鄉
河北省黃驊市下轄鄉
齊家務人具有淳厚的性情,其歷史淵源與明代以來遺留之愚忠思想不無關聯。特別是從這片土地上孕育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傳統道德觀念與現代市場意識在他們身上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合,被業界盛讚有餘。齊家務鄉人民積極向上,善於創造,自創的民間花會麒麟舞洋溢著齊家務人的智慧與豪情,曾獲“全國第十屆群英獎大紅鷹杯”銀質獎。齊家務人熱情好客,遠近聞名的土特產娘娘河紅薯,歷來是饋贈親友的首選,而從不以此獲利。齊家務民風和諧,村民安居樂業,是全市最穩定的鄉鎮之一。齊家務自古以來以誠信為道,凡事誠字當頭,以誠待人,目前以誠信機關、誠信企業、誠信村莊、誠信群體為主體的誠信齊家務創建活動在全鄉已蔚然成風。
隨著環渤海經濟圈、天津濱海新區的崛起和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的加速,齊家務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產業資源、良好的人文環境,已日益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寶地。
本著將優勢發揮到極致的思想,按照黃驊市委“十二個新跨越”的總要求,確立了激活“一極兩翼三區”(黃驊對接京津的經濟增長極,齊家務精品鎮區東翼和李村特色鎮區西翼,臨津工業聚集區、李村印刷園區和公路港服務區),培育壯大“四大產業”(以冬棗為重點的特色種植業、以正邦為龍頭的特色養殖業、以五金印刷為主導的特色製造業、以農旅融合為載體的鄉村旅遊業),組織實施“五大攻堅”(園區項目攻堅、“三區同建”攻堅、新型城鎮化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扶貧脫貧攻堅)的工作思路,努力實現齊家務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狠抓“招商引資上項目、特色農業種植、為民辦實事、環境建設和社會穩定”五個重點,努力把齊家務建成對接京津的工業重鎮、底蘊深厚的文化古鄉、和諧美麗的黃驊北大門。
齊家務鄉風景
齊家務鄉現有企業703家,經過多年的“冶鍊”和“培育”,已初步形成了以電路板、化工、五金、印刷為主的四大特色產業。齊家務是我國北方電路板生產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共有大型企業4家,2004年納稅418萬元,佔全鄉企業稅收的28.9%。生產的單、雙面多層電路板廣泛應用於電子、通訊、軍事等高科技領域,暢銷全國28個省市。產品出口美、德、英等國家。河北航凌電路板有限公司年生產電路板15萬平方米,標準機箱30萬台套,全國各大城市均設立了辦事處,其產品成功應用於神舟五、六號載人飛船、衛星、火箭、導彈的自動控制系統,正大電路板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平面變壓器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化工行業前景廣闊,現有的8家企業2004年納稅265萬元,佔全鄉企業稅收的18.3%。濱海化工廠生產的煙霧劑被用於珠海舉辦的國際航天博覽會飛行表演,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其“誘惑紅”食品色素國內僅有三家企業能夠生產,現已與美國客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投資1.2億元的三星化工項目年可實現利稅2000萬元,為化工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五金行業共有企業83家,年納稅320萬元,佔全鄉企業稅收的22.1%。主要生產滑車、醫療電器、輪椅、汽車玻璃升降器、衝壓件、紡織配件、彈簧等一百多種產品。黃驊市滑車廠生產的“同力”牌滑車,應用於三峽大壩、黃驊大港等重點工程建設,遠銷美國、利比利亞等國家。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輪椅,已簽約成為世界殘疾人協會指定推廣選購產品。齊家務鄉印刷行業企業星羅棋布,僅西南和二麻2個印刷專業村,就有印刷企業120家,年納稅60萬元。生產的食品包裝盒暢銷全國12個省市。投資3000萬元的李印刷工業園區正在籌建中,建成后將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食品包裝生產基地。在以上四大特色產業中,五金配件、包裝印刷和化工三大產業與天津聯繫最密切,總產值的50%來源於與天津方面的合資、合作和貿易往來,這將成為齊家務實施接軌天津戰略的重點接軌產業。
從優化軟硬體環境入手,減少企業要素成本和商務成本,不斷加大為企服務砝碼。齊家務工業城、李村印刷工業園是齊家務鄉重點規劃建設的“兩區”,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其中齊家務工業城佔地面積3000畝,進區企業10餘家,以化工、五金產業為主,園內建有3.5萬伏變電站1座,深機井1眼,道路5千米,路燈等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李村印刷工業園佔地1000畝,園區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虹吸周邊印刷企業入園發展,現已有20餘家企業達成入園意向。“兩區”的規劃和建設,為齊家務留足了項目發展空間,為搭建“兩區四產”的格局奠定了基礎。齊家務電力資源充足無憂,全鄉現有3.5萬伏變電站2座,年供電量2500萬千瓦,即使15年不建電站也可滿足企業用電需求。充足的電力和土地,是齊家務吸引投資的兩張王牌。
以“我做環境,您當老闆”為引擎,通過成立鄉項目服務中心,配強專業服務人員,建立無投訴管理、失誤追究、一站式服務等機制,設立企業服務檔案,建立鄉級領導包企業、包項目責任制等多項措施,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全力啟動“只要項目定了干,一切手續我們辦;只要項目開了工,跟蹤服務不放鬆;只要企業投了產,終身服務無極限”的企業快速發展列車。
齊家務冬棗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聚館村是冬棗發源地,2002年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2006年又榮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氣候條件
據專家考證,聚館村位於華北平原東端,地處北緯38°38`和東經117°24`,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2°C,年降水量500-700毫米。這裡熱量資源、太陽輻射總量和光合有效輻射都很豐富,氣溫晝夜溫差大,土壤中氯離子含量高,這種自然條件最適宜冬棗的生長。
產品特點
這裡的冬棗皮薄核小肉厚,肉質酥脆甘甜,聚館冬棗平均單重18克,最大單重52克,其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需的19種氨基酸和A、B、C、E等多種維生素,並含有鉀、鈉、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8%—42%,總酸含量0.367%,果膠0.286%,纖維素1.747%,鐵0.2mg/100g,鋅2.83mg/kg,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達370mg/100g,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金絲小棗的20倍,營養價值堪稱“百果之王”,被譽為“活的維生素丸”。因此,食聚館冬棗能“內潤六和肝腸,外通八極清氣”,“日啖一粒,紅顏常駐”。業界素有“棗中極品是冬棗,極品冬棗在聚館”之說。
發展前景
在原始冬棗林的影響帶動下,齊家務的冬棗產業也隨之迅猛發展。目前全鄉已有冬棗3萬畝,年儲藏保鮮能力1500噸。齊家務人視冬棗品質為生命,全部實行科學管理,上農家肥,施生物葯,實現了無公害生產。高質的鮮冬棗已成為中南海特貢棗,暢銷京、津等地。冬棗龍頭企業神農冬棗有限公司,開發研製的酥脆冬棗已被列為航空食品,投資1.02億元的冬棗深加工項目正在建設中,年加工能力達15000噸。冬棗這一天造地設的美味,吸收現代化的種植和加工技術,已成為造福於民的“金丹”。
齊家務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載,明代燕王朱棣為奪皇位,在冀魯豫皖同政府軍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史稱“靖難之役”,民間叫“燕王掃北”。飽經戰亂、災荒,企盼安居樂業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自發幫助政府軍抵抗燕軍。燕王的軍隊連連受挫,惹得燕王大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使得燕京以南“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幾為丘墟焉。”然而在這幕幕慘絕人寰的悲劇中,也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一個村莊卻倖免於難,原來燕軍臨近之時,突降大霧,籠罩村莊,燕軍擦邊而過,村民慶幸,遂將村名改為“起家霧”,后演稱“齊家務”。這便是如今齊家務的由來,因此,這裡也就成為了華北平原最古老的村莊之一,自然也造就了齊家務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延續了古老而淳樸的良好民風。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歷史積澱的福地上,古黃河在此涇流三百多年;大禹曾在此治水,疏浚九河;齊桓公拜將保邊、漢武帝東巡觀滄海、唐僖宗敬拜麻姑神、穆桂英卸甲等一段段古人軼事也在這裡傳唱不衰。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則是這裡的冬棗文化。在齊家務鄉聚館村,有一片千畝方圓的古冬棗林,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處最古老的原始冬棗林,林內古冬棗樹1067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樹達198棵。據劉氏家譜記載,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劉姓遷滄始祖洪公率四子二侄及其眷屬從山東省即墨縣移民北上,行至滄州東北部,饑渴難耐,忽見一片棗林,其棗大如蘋果,眾人分食,入口即酥,甘甜可口,頓覺神清氣爽,眾人認為是天降神賜的仙棗,遂在此立村,村名定為“聚館”。明正統年間(公元1436—1450年),吏部天官王翱由京返鄉,途中吃到聚館冬棗,稱讚“美不可言”。回到老家王帽圈(今海興縣,距聚館四十公里),命鄉民必種冬棗樹,以享人間美味,后逐步傳入山東等地。明孝宗皇后張氏,弘治帝原配(公元1470—1505年),滄縣興濟人。弘治三年,為治水患,張皇后詔諭胞弟張鶴齡、張延齡督辦疏浚減河,時人稱為“娘娘河”。“娘娘河”橫穿齊家務,途經乾符、隆庄、聚館、桃園等村,全長96公里。兩國舅督辦開挖興濟減河時,發現聚館冬棗,便令人採摘進獻皇帝皇后,冬棗一進宮便備受宮廷青睞,被弘治皇帝稱為“棗中極品”、“百果之王”,當即欽定為“貢品”,年年來朝。此制一直沿襲至清,冬棗也由此成為“貢棗”。而民間關於冬棗的美麗傳說更是不勝枚舉,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冬棗文化。如今,聚館原始冬棗林不僅做為寶貴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已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場所,每年大批的遊客徜徉於此,探尋歷史古迹,聆聽美麗傳說,品味冬棗文化,沉浸其中,愉悅心靈。
正在建設的津汕高速公路2007年將全線通車,在齊家務境內設立出口,由於此路北通天津,進而往北可徑直通到秦皇島、唐山,進入瀋陽、大連,與京杭、京哈線連接起來;向南可遠通廣東,連接長三角、珠三角,這條高速等於把我國沿海最富足的地區串了起來,為齊家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