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燕王掃北的結果 展開

燕王掃北

歷史事件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嫡不傳長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后,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借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基本內容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后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北 2張
燕王掃北
河北省農村流傳著一種說法:自己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燕王掃北,把河北一帶的人都殺死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領重兵鎮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死後,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燕王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和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

歷史淵源


山東河北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區,尤其是告西北重魏德州成了主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柄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漢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引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后又遷都背景,是為明成祖。歷史之稱此事為“建來之變”,民間俗稱“燕王掃北”。
山東德州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很重要。這是北上北京的咽喉要地,也是當時明朝國都南京的最後一道屏障。德州因屬山東與河北的交接處,又是運河交通和陸路交通樞紐,朱元璋稱帝后,就在德州設衛建倉,修築磚城,精心經營。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長孫朱允文即位當皇帝,引起了他的諸位叔叔不滿。尤其是具有文才武略並正有戰功的四叔朱棣,早已是對皇位垂涎已久。侄子希冀通過消藩消除和剪滅叔叔的勢力,叔叔卻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變。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及省,就變成了朱棣叔侄大戰的棋盤。
起初,朱允文派老將耿炳文討伐燕王,經過一兩個回合,戰爭進入膠著狀態。作為擁有天下的皇帝,求勝心切,改派年輕氣盛但少勇寡謀的李景隆任大將軍,率50萬大軍討伐燕王。李景隆將交通便利的德州作為北伐基地,征戰的糧草和軍隊,從四面八方紛紛向德州集中。經過簡單的集訓,隊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北進了。李景隆的部隊和燕王的軍隊在北京附近一交手,就敗下陣來了。李景隆丟下軍隊,帶領親信跑回德州。黃子澄是李景隆的推薦者,害怕前線失敗的消息被皇帝知道會受到處罰,竟然掩蓋失敗的事實,說是因天氣寒冷,暫時退兵休整,以圖來年春天再戰。結果,打了敗仗的李景隆,不僅沒受到處分,反而加封太子太師並得到了大批賞賜。但是,李景隆在領教了燕軍的厲害后,他與黃子澄肯定也明白這場戰爭打贏是很難的。不得不做長期打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守住德州這塊陣地和設在德州的皇倉,在沒有大山大川作天險的德州,只能是人為地構築工事做守城的打算。修建十二連城的計劃就這樣被提上了議程。

原因


燕王為什麼要對河北一帶百姓大肆屠殺呢?史書上說:“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元璋)遺威餘烈,因勢初張,仁聞昭宣,眾心悅服,成祖(即燕王)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可見當時百姓在思想上傾向建文帝,而不傾向燕王。其實燕王在發動“靖難”戰爭之前早就看出這一問題了。當僧道衍密勸燕王發動戰爭時,燕王曾憂慮地說:“民心向彼,奈何!”(《明通鑒卷十一》)。不出燕王所料,當他發動“靖難”戰爭后,各地官民對他進行了頑強抵抗。據《南宮縣誌》記載,“燕兵所過,各州、縣義民目為叛逆,爭抗拒之”,《邢台縣誌》記載,“靖難兵起,傳檄征響,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應”。由於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軍隊接連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極大憤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南宮縣誌·兵事篇》)。另外戰爭期間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劇減少。史書上記載“青燐白骨,怵驚心目”,“長淮以北則鞠為草莽”。當時景狀之慘,可想而知。

經過


建文二年(1400)春天,德州十二連城開始修建,它南起現在的北營、張庄,北至哨馬營,西倚運河,東至長庄王家道口,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2.5公里。從南至北依次為:鮑家城、夏家城、幹家城、河家營城、肖家城、顧家城、翟家城、白賀城、錢家城、哨馬城、邊家城、陳家城。因為十二連城是駐兵打仗的軍事堡壘。故老百姓口語相傳中,就稱其為“十二連營”。
十二連城大部分剛剛建好,甚至有的才建了一半,二次北征的膏梁豎子李景隆,率60萬人軍右台溝河一帶被燕軍打得一敗塗地。李景隆單騎跑回德州。燕軍窮追不捨,一直追到德州城下。還沒有完全建好的德州十二連城,也就倉促間應用於戰鬥。建文二年(1400)四月三十日,燕王開始進攻德州。德州的朝廷軍隊憑藉十二連城,與燕軍展開了生死搏鬥。雖然史書對這場戰爭記載不詳,但從後來此處不斷出土的銅炮和銅火統來看,戰爭應該說也是十分慘烈的。因為連城是土築的,城牆下又有取士的壕溝,戰亡士兵的屍體和武器就隨著城牆的坍塌被自然掩埋在德溝內。可惜,德州保衛戰才打了幾天,燕軍就迅速佔了上風,李景隆也放棄德州逃奔濟南。五月初九日,德州被燕軍攻破,得糧100萬擔,大大壯大了燕軍的實力。後來,盛藤、鐵鉉收復德州,並仍以德州作為抵抗燕軍的基地。建文四午(1402)正月,燕軍再次佔領德州。
拉鋸式的爭奪戰,使德州這個名字與靖難之役一樣響亮。但德州在朱家叔侄爭奪皇位的鬥爭中,不知死去了多少兒女,這裡的土地荒蕪了,家園化為了灰燼,就連這剛剛建成的十二連城,也只剩下成片的斷壁殘垣。五個月後,朱棣打敗自己的侄子后,終於登上了帝位,成為蓋世的明君英主。朱棣登基后,在德州設立左衛,修建行宮,加大對德州的移民力度,疏通運河,擴建倉廒和擴大州學等發展德州的舉措,使德州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重新恢復了元氣,並很快成為魯北和冀南的政治、商業和文化中心。但是經過這次慘烈的戰爭,魯西北一帶“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留下了許多悲慘的故事和傳說。

事件結果


“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公元1403年,燕王軍攻佔南京,建文帝於亂軍中失蹤。燕王即皇帝位,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發展生產,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的經濟。永樂初年,山西民申處山等上言:“請分丁於真定、南宮一帶占籍為民”。於是便在山西洪洞縣建立一個移民機關,專門辦理移民事宜。相傳此處有一棵老槐樹,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問祖先來何處,洪洞縣裡老槐樹”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