黌門街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轄街道
黌門街隸屬於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轄區黌門街社區,與漿洗街、國學巷等相鄰。
黌門街
楊遇春(1761年——1837年),四川崇慶(今崇州市)人,字時齋,武舉出身。乾隆年間,屢從福安康作戰,升至守備。乾隆六十年(1795年)從往貴州,鎮壓苗民。嘉慶二年(1797年)隨額勒登保到湖北,轉戰川陝,鎮壓白蓮教,升為提督。嘉慶十八年(1813年)為參贊大臣,從那彥成鎮壓林清、李文成起義,攻陷渭縣。道光五年(1825年)任甘陝總督,封昭勇侯,次年平定張格爾。每出征,建黑旗,時稱楊家黑旗軍。這個有功於清廷的三朝名將,後來告老回川,朝廷賜別墅於後來的國學巷。
存古學堂既設,門前之街便稱黌門街。古籍稱:“農事既畢,乃令子弟群居,還就黌學。”黌,即古代學校。黌門,學宮大門。從前讀書人考上秀才,便叫“身入黌門,天子門生。”但這條街的得名,並非因皇家學宮而來,只不過藉機附會。1912年存古學堂更名為國學院,延聘海內學者如廖平、吳之英、劉師培、謝無量到院講學,著名歷史學家蒙文通就畢業於該校。1927年國學院改為四川大學中國文學院,1931年文學院併入四川大學,此地改設川大附屬高中,校門移至小天竺街。1935年附高停辦,改設私立濟川中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成都第16中學。1925年辟此巷,故名國學巷。黌門街也因國學(巷)而得名。
黌門街
從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地圖上標有“黌門街”算起,此街已超過百年歷史,市民或讀或寫,都滾瓜爛熟地是“黌門街”。可是,剛好到了百年之際的2004年2月,熱心的市民發現,該街口,即南橋商場一側,不知何日,一個大型指路牌上卻成了“簧門街”,拼音也成了“HUANG”,當即由成都晚報組織由市民參與的“糾錯別動隊”予以曝光,提請有關部門及時糾正。
到了2008年8月,市民又發現在漿西街高架橋一側,一塊懸空路牌上的黌門後街成了“簧門後街”,拼音也由“hong”變成“huang”。成都日報予以曝光,次日“簧”字被改正為“黌”。可惜“黌門”拼音卻莫名其妙地拼成了“huangmen”。市民和媒體又揪著不放,再次才徹底糾正過來。真是“一波三折”。期間,一位老大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在這條後街居住了七十多年,一根生都是“黌門街”,現在反而成彈簧似的“簧門街”,有的公交車上的語音報站也是“簧門街”,讓人哭笑不得?
時間到了2009年1月,成都媒體針對去年的糾錯作了一次回訪,證明“黌”不再“簧”了。可是問題還是出現了。從石羊場到火車北站的28路公交車,沿途所有站牌的運營路線圖上都是“簧門後街站”(其實是2008年的“漏網之魚”)。成都媒體不得不再次曝光予以糾正。
四川省房地產開發總公司、武侯區教育局等機構均在黌門街上。
黌門街
附近的公交車:
28路、35路、343路、126路環線、82路、127路、45路、21路、1025路、8路、61路、26路、109路、340路、93路、335路、1路、213路、334路、99路、118路、78路、16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