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丁涵的結果 展開

丁涵

中山大學中文系副研究員

丁涵,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現為中山大學(珠海)副研究員。學術專長:中古辭賦、中國古代紀游文學、海外漢學

人物簡介


丁涵博士,2003年保送進入南京大學匡亞明榮譽學院。在2007年再次被保送進入南京大學哲學系深造,並於2009年初破格提前畢業,獲授哲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取全額獎學金負笈新加坡國立大學,於2011年碩士畢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該專業博士學位,以學分績(CAP)4.90(總5.00)修完全部課程,在2016年獲授哲學博士學位(文學方向)。

學術成果


近年發表論文

1.《紀行賦在建安時代的變奏及其成因探微》,《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CSSCI源刊)2017年7月在線優先發表。
2.《唐代古文家紀行賦探微》,《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源刊)2017年第4期。
3.《從盛世華音到末世哀歌——元代詠承露盤賦的藝術新變及成因》,《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源刊)2017年第4期。
4.《〈圍城〉中的“西行”——論〈圍城〉對〈西遊記〉的受容〉》,《明清小說研究》(CSSCI源刊)2017年第1期。
5.《張九齡、李林甫“黨爭”發微》,《文學研究(文學評論叢刊)》(CSSCI集刊)2016 年第1期。
6.《關於中國文學史中物質性的思考》(與Wilt Idema教授合作),《上海師範大學學報》(CSSCI源刊)2014年第4期(轉載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12期)。
7.《從哀傷到哀而不傷:陳子昂與張九齡的〈感遇〉詩對比研究》,《中正漢學研究》(THCI CORE期刊)2012年第1期。
8.《招隱·不遇·自適——漢賦中隱逸的三大母題》,《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國際會議

1.《一處江南,兩種哀愁——明清易代之際“哀江南”賦中的民族觀》,台灣中央研究院與中正大學合辦“「2017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4月。
2. 《他山之石——屈原學在東南亞》,四川大學湖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共辦“‘巴蜀文化湖湘文化’高端論壇之2016年海外漢學專題論壇”,2016年11月。
3. 《唐代古文家之紀行賦》,湖北大學三峽大學共辦“第十二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
4. “Imperial Examination, Ancient-style Prose Movement and Travelogues: Poetic Travelogue in the Mid-Tang Rhapsody (Fu),”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2015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Western Branch), Oct., 2015.
5.《紀行賦研究——回顧與前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新加坡國大與香港浸大中文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15年6月。
6.《從〈詩經〉到〈遂初賦〉——論紀行賦文體的確立與特徵》,清華大學:“全球化與中文學科建設的新方向”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5月。

近年獲得獎項


1. 2009-2015, “Research Scholarship”,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 2015,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Support Scheme for Conference Fund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3. 2013,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Support Scheme for Thesis-related Field Work”,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4. 2008年,“優秀研究生會工作者”,南京大學
5. 2008年,“常州市法學會基礎刑事法學研討會論文二等獎”,常州市法學會。
6. 2007年,“人民獎學金科技創新一等獎”,南京大學。
7. 2007年,“南京大學首屆讀書節徵文比賽特別提名獎”,南京大學。

學術兼職


1.2016年,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中文系兼職講師。
2.2016年,新加坡新躍大學中文部兼職講師。
3. 2013年至今,美國東方學協會(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會員。
4. 第八屆新加坡特選中學學術幼苗計劃(8th SAP Mentorship Programme)論文指導老師暨評委。
5. 2007年至今,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詩書畫研究院會員。

參與項目


1.2017年至今,中山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
2.2011-2012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全晉賦校注”項目(“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n the Complete Fu Collection of the Jin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