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皮院清真寺

小皮院清真寺

小皮院原名“真教寺”、“萬壽寺”,又因其在化覺巷清真大寺(也叫東大寺)以北,且規模較大,亦稱“北大寺"。據傳,小皮院清真寺興建於唐末,宋徽宗(大觀)丁亥年(1107年),真教寺為長安京兆四坊舊有“清真寺”,是西安伊斯蘭教最早建築之一。據寺內原碑(已毀)和現存碑文記載,它以悠久的歷史和為穆斯林培養出大批有成就的宗教學者而著稱於世,並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關注。至今,每逢禮拜時,八方信眾來此禮拜祈禱,朗朗誦經聲不絕於耳,宗教生活景象猶如當年。

正文


初建

小皮院清真寺敕建於元仁宗皇慶元年即公元1312年。

修繕重建

據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歲次正月敕匾該寺(百字贊)和明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611—1614年)間重修寺碑記曰:“‘天方之一脈,肇於唐初,盛於大元,皇慶(仁宗)年間,以迄於今,歷千餘載。’為進士馬士騏撰,其新野回回人也”(見馬以愚《中國回教史鑒》100頁)。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該寺曾遭侵華日寇飛機的轟炸,所幸炸彈為啞彈,大殿才免遭厄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中,寺毀殆盡,寺內歷代牌匾30多面被毀,僅剩禮拜殿孑然危立。小皮院清真寺的牌匾在大殿立柱下有明太祖御制至聖“百字贊”的木質牌匾一幅,山門正中門楣和一進院二門內后檐上分別懸掛明禮部侍郎董其昌題寫的“開天古教”匾和“敕賜禮拜寺”匾,北廳房檐下懸掛清嘉慶年雲貴總督僧學謙題寫的“六來堂”匾,大殿門內上方懸掛“欽若吳天”牌匾,大殿門內北側上方懸掛“臨下有懾”匾,大殿檐下懸掛“道貫古今”、“三畏四毋”匾,均由秦隴復漢軍兵馬總都督張雲山題寫。清光緒26年,庚子之役,慈禧與光緒從北京逃至西安,次年返京前為西安小皮院清真寺等揮筆題匾,慈禧手書“派衍天方”,光緒皇帝手書“教崇西域”,大殿中閣門上懸掛慈禧手書龍頭“福”字匾。大殿左檐下懸掛民國29年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白崇禧題寫的“興教建國”匾。
1980年以後,隨著國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寺院回到坊民手中,1990年,大殿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原則。為了使祖先遺留下來的這一珍貴遺產不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毀掉,經寺管會研究決定,根據現殘存建築,全面恢復原有面貌。在政府有關部門大力協助下,廣大坊民慷慨解囊籌措資金,為修復寺院做出了不懈努力。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歷時近二十年,終於使古老的清真寺煥然一新,重放光彩。

規模建制


該寺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宮殿建築藝術形式的伊斯蘭教寺院,佔地面積5986平方米,東西長146米,南北寬41米,總建築面積2032平方米,分四進院落。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小皮院清真寺建築古香古色,其風貌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與阿拉伯民族在西安伊斯蘭建築上的藝術成就,與著名的北京牛街禮拜寺、廣州光塔寺、泉州麒麟寺、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寺等齊名中華。在平面布局以及建築風格的處理上,除按宗教上規定的要求外,總體呈現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形式,並吸收外來文化與地方特色相結合,是祖先為我們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為研究中國伊斯蘭寺院的建築史提供了珍貴的歷史實物。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建築的全面恢復,是黨和政府落實民族宗教政策的充分體現。清真寺,正煥發著青春的活力,在寺管會一班人的領導下,將在宗教活動和民主管理方面邁開新的步伐。

主要建築

小皮院清真寺大門闊三間,坐南向北,歇山屋頂.九脊四面坡翼角單昂斗拱,山牆碼頭下部為石雕,上部為水磨磚雕,兩邊內牆磚雕凹壁,門兩邊各有大鼓石,前檐兩次問各置木柵欄,中置凈面門,上懸“清真北大寺”木匾,后檐屏風門,直菱窗。
一進院
一進院落正面為清真女寺,單檐硬山頂。院東有大照壁一座,兩側有配壁.均系水磨磚雕,壁頂五脊四面坡青瓦覆面,大照壁以東為沐浴室。
西面中間是二道門,房三問,單檐硬山頂,前後帶護廊。前檐直菱窗,后檐雙交梅花四扇推窗,前檐兩邊有刻花下馬石兩個,后檐兩側各有卷棚式屋面月亮門,門兩側有配牆,雕花凹壁,內刻庫法體和三一體的《古蘭經》文,花牆北廂房兩間為基建辦公室,南邊廂房兩間為亡人清水房。
二進院
南北兩側各有廂房五間,單檐硬山頂,帶護廊,中三間房安裝格扇門,上部格眼為三交六宛菱花,中部腰花板下部群板均為花卉雕刻,兩邊間房為四扇推窗,雙交梅花圖案,南為寺管會辦公室,北為滿拉(學員)學習和休息處。正西門樓三座俗稱“連三門”,全系水磨磚雕,中門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翼角飛檐,單昂斗拱,九脊四面坡,青瓦履面。內牆為雕花凹壁,門內外精刻磚雕撰聯,前為“認主獨一,正信靠求知滋潤培育;遵聖教誨,主道須務實躬身力行。"後面為“一生行善,遠名遠利;兩世求福,不偏不倚。”內置放明萬曆42年重修真教寺碑和地契,山門兩側角門樓建於二進院地平線上,五脊兩面坡硬山頂,青瓦覆面,東面雕花,《 古蘭經》文凹壁裝心,西面翼角飛檐單昂斗拱,三面坡青瓦覆面,兩側有磚雕配牆,凹面刻有庫法體和三一體的《古蘭經》文。
三進院
下石台階進三進院,南、北各有小廂房三間,均為滿拉習經室。北廂房中部為寺小門(俗稱腰門),門為磚雕,門楣上刻有“全體歸真”四字:門兩邊有下方上網頂八角的栓馬樁。沿寺小門下台階向西,南、北各有二間房和三間格扇門的廂房共五問,俗稱南北廳子。南為伊麻目、阿訇議事之地,北為講經堂和主講阿訇居住室。院內置草坪花卉、魚池,中置太湖奇石。院中青石引路三條,中央為御道,上有石雕遮陰棚,走廊下有兩排石坐凳。坡面鑲有高浮雕敕賜盤龍戲珠雕石一面,周邊圍以文房八寶圖案。
四進院
沿兩側石級而上,為四進院大月台,正面為三路花崗岩引路,大方青磚砌地面。月台上有石牌坊、石欄桿、石月亮、石座、石盆、石山、石桌、石柱、石凳,是一組精美的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群,台前三面有石雕圍欄桿,東沿正中立四柱三門石牌坊一座,東刻“恆承玄妙”,上款為“明萬曆歲次仲秋之念”,西刻有“感格昊蒼”,下款為“博士子弟馬化龍敬題”。南北石欄中部各有石階踏步與三進院平,與踏步相對各有磚雕大照壁一座,兩側有配壁,五脊四面坡清溝平、筒瓦覆面。西端正面為全寺主建築的禮拜大殿,面闊七問,內為九間,深四間帶前廊,為單檐歇山頂,九脊四面坡與後殿連接;後殿面闊三間,三面環廊,為四角重檐攢尖頂,四脊四面坡,檐下為五彩斗拱雙下昂。孔雀蘭琉璃瓦覆面,前、後殿採用勾連搭式連卷在一起,平面呈“品”字形,前殿為三架梁蓮花枕結構,十一檁十椽,雁尾槽掛椽板。後殿建築風格獨特,無內梁,斗拱出挑,層層內收,中部內頂為八角藻井,藻井鑲《古蘭經》文圖案。整座禮拜殿為大木構架,保持著明代建築藝術風格,前後殿角門均為磚雕,後殿推窗為兩層,外直菱窗,內為雙交梅花圖案,前殿五問為格扇門,兩邊間為雙交梅花圖案推窗,格扇門上部為三交燈球六宛菱花,中部腰花板為博古,下部群板為山水花卉圖案,整體效果炫燁耀目,流光溢彩,前殿屋面脊中央安放圓雙層蓮花瓣、葫蘆形風磨銅頂,最大直徑O.75米,高1.7米,後殿屋面中為二層蓮花瓣鬚眉座鎏金圓頂,前後殿內牆板和後殿天棚、藻井飾以彩繪,瀝粉貼金,仍然保持宋、元時期纏枝蓮卷草紋飾藝術風格,圖案皆由各種阿拉伯文藝術體書寫的《古蘭經》文與蔓草花紋飾構成,圖案呈現出中國伊斯蘭教寺院獨特的風格。大殿前兩側有山花牆“迎風馬頭”,下為青石雕刻,上為水磨青磚雕刻,山花牆外兩側各有磚雕角門,門楣上鑲《古蘭經》文,兩邊月亮門,南日“清靜真境”,北日“廣大永域”。殿後院沿台圍石雕欄板三面,樹木、花草、石山叢中有多座墳墓,磚築,呈長方形、半網形,其中著名的有旅居長安的波斯傳教士篩海黃金山巴巴、柳大鵬巴巴(賜名姓氏)等墓多座。正面有磚雕大照壁一座,兩邊有配壁。

地理位置


西安小皮院 清真寺位於古城西安市中心的小皮院巷內,東鄰市政府大院(亦是明清陝西巡撫衙門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