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

致使他人精神遭到侵犯的行為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而低齡語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

概述


簡介

從表面上看,語言暴力比體罰顯得文明,但它帶給學生的傷害絕不會比體罰小。從某種程度上講,可能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體罰更多傷害的是學生的身體,其痛苦可能是短暫的,但語言暴力的傷害卻是長久的,不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損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殘學生心理健康,嚴重的還會導致學生心智失常,喪失生活勇氣,引發厭學、逃學、違法犯罪、自殺等嚴重惡果。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鄒泓說,“同伴或老師實施的語言傷害,還會給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種陰影,致使他們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覺得這個社會是冷漠的、惡毒的,對社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感……”

表現形式

第一種是教師對學生,採用諷刺、挖苦、揭短、當眾出醜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懲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使用一些諸如“你不學可以,但不要影響其他人”、“就你事多,快點,我很忙”、“沒見過像你這樣的學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麼越來越差了”、“不想聽的可以睡覺”、“你要不想學就回去”、“我怎麼一點都感覺不到你們年輕的朝氣”等語言,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
教師語言暴力可能使學生因自尊的喪失而徹底否定生命的價值。自尊心是人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標誌。它不但表現為對個人的自我尊重,而且也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權利和人格。
第二種是同學之間,比如給別人起綽號(對身體缺陷,姓氏等)、公開別人隱私、諷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但是起綽號並不總是表達憎惡或者諷刺的意思,一部分人認為叫綽號是跟自己關係好的表現,所以也要區別對待。對待不合理的稱呼,可以與其溝通,或者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來處理,好事者自覺無趣,也便不再起鬨。
第三種是家長對學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家長對學生採用諸如“你怎麼這麼笨”、“真後悔生了你”、“你就這樣,長大了沒出息”、“再哭我就打死你”、“你太笨了,某孩子比你強很多”、“你笨的要死”、“怎麼養了你這麼一個東西”等語言對學生進行語言攻擊。據美國布爾什海大學的研究員史特勞斯和帕斯查爾共同主持的一項研究指出:從小挨打、挨罵的小孩在智商測驗中平均得分為98分,不常或不曾挨打、挨罵的小孩平均得分為102分。可見,家長態度上的溫和可親、語言上的循循善誘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發展;而態度冷酷專橫、言語粗暴惡俗會阻礙兒童的智力發育。“笨蛋”的謾罵,無異於用“軟刀子”把兒童“削”成真正的笨蛋。

危害

語言暴力雖然從表面上不具備暴力的特徵,但是它對學生人格心理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長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1、形成“退縮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壓下往往迴避問題,迴避現實,不敢與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內向、封閉、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徵。
2、形成“攻擊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語言暴力”之後,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內心充滿仇恨、逆反,為了發泄不滿,而對他人和社會採取過激行為,直接影響和危害社會,害人又害己。

背景

據媒體報道說,時下出來一個新詞叫做“語言暴力”它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據報道說,語言暴力正在困擾著學校中的孩子們。
“傻豬”、“別給臉不要臉”、“換作我樓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多年前公布的“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顯示,48%的小學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師在批評自己或者同學時使用過這樣的語言。
無獨有偶,一個月以前, “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語言傷害”、“同伴暴力”、“運動傷害”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三大校園傷害問題。其中,81.45%的被訪小學生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與此同時,一些青少年教育關愛援助熱線發現,每逢期末或開學,總有不少孩子或家長打進電話。其中, “語言暴力”是他們反映的幾個主要問題之一。
語言暴力用一句話說,就是一種精神傷害。小學生的時候,往往也就忍了;因為覺得老師就跟父母似的,說什麼都要得聽著。而且有的話還不太明白,聽不懂的。有一個老師說:“你等著,我哪一天得上你們家去”。小孩說:“真的?老師,什麼時候去?”小孩還以為老師去了是好事呢。其實老師是要向其父母告他的狀。有些老師說小孩是“老鼠”什麼之類,“愛啃東西”。而小孩卻對老師說“我就屬鼠的”。其實是他聽不懂。小孩小的時候聽不懂,經常也是這樣的。但是年齡越高,反彈越強烈,可能因為一句話,就會自殺。曾經,我到內蒙去。有一個14歲的男孩,初二,他往老師背上甩鋼筆水,為的是報復這個老師,生老師氣。這個老師就過來訓他,最後一句話說“你是人渣,人渣啊”,在班上啊,結果那個14歲的男孩子,回家就上吊自殺了。如今語言暴力以是中國教育的一大新問題。

原因分析


來源

語言暴力,主要有兩方面的來源:一是老師對學生,2000年來,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大大減少,但採用諷刺、挖苦、揭短、當眾出醜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懲罰”的現象卻呈上升趨勢。二是同學之間,比如給別人起綽號、公開別人隱私、諷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
對他人實施語言暴力的同學往往最不受歡迎,經常惡語相向的老師也同樣令學生很反感。但語言暴力依然盛行於校園,原因何在?
專家分析,語言暴力折射出中國學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匱乏與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師綜合素質與人文精神方面的問題,也有中國教育制度與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
一些教師沒有意識到教師職業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粗話、髒話等不文明的用語甚 至成為他們的口頭禪,偏好以語言暴力等方式取代循循善誘的啟發引導。另一方面,教師本身也存在各方面的心理壓力,在壓力面前,他們往往容易失態。應試教育的壓力太大太重,教師有時也需要宣洩,語言暴力只是一種表現方式。教師心理不健康或人格有缺陷,必然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給學生造成師源性心理傷害。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名同學,父母離異,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他將自己的家庭作為一個秘密,不願和同學講起。可老師總在有意無意提起這件事,讓孩子無比煩惱,心靈受到了很大創傷。有一次,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某某父母離婚了,大家多幫助一下他。”儘管是出於好意,可孩子覺得自己的隱私公佈於眾,很沒有臉面。某次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又拿這件事來說教:“沒爹沒媽養的,這麼一堆壞毛病。”同一件事,心情好了就以一種憐憫的口氣“關心”孩子;心情不好了,又拿孩子的隱私去刺激孩子,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對此,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說:“師範教育的漏洞也是語言暴力盛行的一大原因。傳統的師範教學只注重課程的教學,而沒有設計學生心理呵護方面的內容。”
“語言暴力多發生在新老師身上,一是由於沒有經驗,二是因為師範畢業的學生大多二十二三歲,小的只有十八九歲,自己還處在青春期的後期,情感漏洞比較大,自控能力差,脾氣無法控制,不知道如何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所以有時候口不擇言,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談到同伴之間的語言暴力,在這方面,我們的教育也存在缺失。施暴的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施暴,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所以經常任著自己的性子來,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當然,也有些孩子可能是故意的,就是要用他人的缺點、劣勢來打擊對方。
“施暴者自己其實也是受害者,而且這種傷害更潛在、更久遠。”“如果任由其發展,孩子的交往圈子就會越來越小,造成被動孤獨的狀態。另外,時間久了孩子的攻擊性就比較強,會對自己的人生軌跡產生不良的影響。”

警惕

要禁止那些網路語言暴力,因為這是低級的語言快感,有可能讓人們喪失起碼的道德感和正義心,導致整個社會陷入暴力的惡性循環。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網路低俗語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按照原發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瑪”位居網路低俗詞語排行榜第一位,“屌絲”“逗比”“你妹”“草泥馬”“我靠”等榜上有名(2015年6月3日中國新聞網)。
低俗語言的網路傳播度之大,恐怕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連一些輸入法都可自動“聯想”出來。這也從側面表明,網路低俗語言的傳播並不僅僅是網民的事情,一些網路把關者和網站建設者也在自覺不自覺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既要正視低俗語言產生和蔓延的原因,又要理性處置、引導,不能因噎廢食,談低俗語言而色變,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蠻橫和霸道心態同樣是要不得的。
語言低俗的背後是我國網民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偏向於感性,容易輕信表面信息,想當然地對事情下對錯的判斷,習慣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容易被群體情緒所影響。導致網路文化的遊戲性和娛樂性特徵與其伴隨的語言不僅誇張,而且情緒化和低俗化隨意可見。
進一步說,網路語言低俗是當下時代文化趣味粗俗和淺薄的直接反映。不只網民,連一些作家的興奮點都集中於表達生理快感,文化趣味低級,還不以為然,與藝術趣味相距甚遠。這或許是創作的需要,但能不對讀者產生影響嗎?在低趣味的文化環境中,網友難免樂於效仿,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審美價值的偏離和社會價值觀的異化,讓粗鄙成為時尚,庸俗成為流行,語言、文化的格調品位下滑跌落。網路語言的粗鄙化、庸俗化與暴力化正是時下文化品位在網路社會的折射。
網路低俗語言不只表現為語言的低俗和低級,更在於其積聚了相當的暴力行為。在一定意義上,網路語言暴力比語言低俗更值得關注。網路語言暴力的危害主要體現為污言穢語和謾罵攻擊、人肉搜索和道德審判,當然,也可以說是禮儀原則和倫理原則缺位。社會學家弗洛姆說,個人為了逃避某些責任獲得完全的安全,便會隱身匿名加入某一組織或者群體,這樣更容易表現出放縱的姿態。如果這種隱匿和放縱是打著正義的旗號,那麼個人或群體會因為這種虛擬的正義感無限放大和鼓勵自己的行為,導致群體開始跟隨他的行為,進而演發成群體暴力。這用來解釋網路暴力語言比較合適,因為在廣場式的狂歡中,真實身份被隱匿,語言暴力再強烈也可能不被發現,施暴者沒有後顧之憂,相反,大顯神威,為所欲為。
語言的變化反映著社會風貌與審美的變遷,這是常識。語言的更新發展是不可改變的,新的辭彙和表達方式肯定會加入到傳統語言的河流里來。對於網路語言的創製、運用與變異流行,不能徹底格式化。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語言可能越來越被公眾和社會所接受。因此,一方面要認識到“×絲”“×格”之類網路語言可能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的暫時現象,是公眾某種情緒的體現,另一方面要理性對待網路語言,不能無端限制網路語言的發展。堵與疏結合,方是上策。

解決辦法


在人際交往中使用語言暴力,表明行為人的心理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而自覺使用語言暴力的行為,則是心理嚴重失衡的表現。有一些人,使用語言暴力是因為自己對受害人存在著很強的優勢地位。學生和老師之間便是如此。由於地位上的差異,孩子們受到侮辱和傷害以後,一般無從發泄,只能將這些情緒積壓下來或採取極端的自我毀滅的方式加以反抗。這不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全社會的悲哀。消極抵制帶來的慘痛教訓,促使我們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用積極有效的方式來化解危機。

三大盾牌


亮明態度

發生類似事件時,決不能忍氣吞聲。受暴者應該用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制止事件的進一步發展。應該告訴施暴者,你這種行為已經對我造成了傷害,無論施暴者是同伴還是老師,都應該大膽提出。

因材施教

如果孩子告訴了家長自己的遭遇,那麼家長的態度就顯得尤其重要。首先,家長不應教唆孩子“以暴制暴”。有些家長告訴孩子要強硬,別人怎樣欺負你,你也怎樣欺負他。其實,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會使孩子的人際關係變得惡劣起來。其次,也不要讓孩子一味忍讓,比如告訴孩子“忍了吧”,“算了吧”,這樣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懦弱,以後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敢反抗,從而長期陷入一種“被動挨打”的局面。
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
正確的態度是,家長應該積極得幫孩子分析孩子自己的責任。以要分析受暴者,是不是 自己做事本身存在問題,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因此遭到別人的“隱形報復”。二也要分析施暴者,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的暴力是家庭人跡關係的一種反映,比如孩子家庭就是這樣的一個環境,粗話連篇,惡語相向,孩子在學校不自覺就無意傷害了他人。另外,在家裡特別受壓抑的孩子,就是所謂家裡的乖孩子,自己的某些惡劣情緒就會在學校得到釋放。疏導危機
孩子在學校受到了傷害,還可以向心理老師求助。在這種狀況下,心理上的緩解是很重要的,因為這種事情在現實中真的很難避免,所以理解孩子的感受,教會孩子如何從心理上化解潛在危機顯得尤其重要。如果孩子心理上長期得不到緩解,積鬱久了,可能會導致更多悲劇事件的發生。

專家看法


避免激將法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生活中,大人們以為罵孩子是為了他們好,是對他們負責的表現。他們以為孩子還小,挨了罵之後不會記在心上。還有一些家長和老師認為用語言“激將法”可以使孩子幡然悔悟,積極向上,於是“壞孩子”、“笨死了”、“你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等惡語便不加思考地拋向孩子。殊不知,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孩子天性純真善良,他們幼小的心靈最容易受到傷害。這些極端的話語會重重刺傷孩子稚嫩的心靈,傷害了孩子的人格尊嚴和自信心,甚至給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有些孩子甚至因此結束自己年幼的生命。
據專家調查和研究發現,孩子的自我認識水平很低,他們主要是根據別人,尤其是心目中崇拜的老師或父母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如此一來,上述這些具有“權威性”的評價,使他們深信不疑,並且產生嚴重的自卑感,不知不覺中按“壞孩子”的標準行事,長此以往,就可能變成真正的“壞孩子”了。

鼓勵和幫助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最需要鼓勵和幫助,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老師或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現時,更要善於尋找其閃光點,激勵他繼續向前。在這個問題上,愛迪生的母親是值得我們效仿的榜樣。愛迪生在小學期間被當做“搗蛋大王”開除了,甚至被校長稱為“幹什麼工作都一樣沒出息的人”。但他的母親堅信愛迪生是個人才,她親自給他上課,支持他搞試驗,終於培養出了享譽世界的大發明家。
因此,作為老師或是父母,應該學會給孩子以公正的、催人奮進的評價,千萬不要使用“語言暴力”,這樣才有利於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改正缺點,才能為孩子敲開成功的大門。